智能图书馆发展现状及研究

2015-01-10 07:49
科技视界 2015年34期
关键词:应用层构架智能建筑

张 丹

(吉林省图书馆,吉林 长春 220100)

智能图书馆必须能够方便的发挥传统图书馆的职能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扩展,必须能够方便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集成信息的搜集、存储、加工及发布等功能并能够对其本身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管理。智能图书馆的发展虽然尚处于初始阶段,但已经出现了多种多样模式的智能图书馆,比较常用的构架模式通常有基于物联网的资源管理系统、用于优化信息检索的个性化推荐用户本体智能图书馆系统、基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图书馆等。

1 基于物联网的资源管理系统

使用基于物联网的资源管理系统来构架智能图书馆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不仅有利于馆内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也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1 物联网的组成

典型的物联网可以分为三个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1]。物联网这种典型的工作方式十分适合用于管理图书资源,所以将物联网技术用于智能图书馆系统不仅能够十分方便的实现图书资源分配明确、易于流通等功能,还能同时大幅提高用户的体验,减小工作投入等。

1.2 系统框架的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工作模式,在构建智能图书馆过程中可以将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层次分别应用于图书馆的资源监测、信息传输、流通规则管理中。

其中感知层的感知和度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采集端来完成,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端可以是手机、PDA(掌上电脑)、红外传感器、二维码解读器、RFID(射频识别)标签读取设备、激光扫描器等等,各种类型传感器就像图书馆的眼睛一样,能够及时获取各种需要的物理信息[2]。

网络层则把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进行必要转换成适合的格式并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局域网络或者其他传输电缆等将其传输到图书馆的数据处理中心,在整个系统中,网络层是图书馆信息传输机构。

应用层负责整个图书馆的信息处理工作,应用层是图书馆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的核心[3]。该层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图书馆各方面信息汇总与交流,为工作人员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友好个性的服务。在确保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能够传输足够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应用层软件的扩展可以简化图书馆的各种工作并提升对用户的服务质量。总而言之,应用层是图书馆的大脑,他负责分析获取的信息并管理各项规则。

1.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特点及前景展望

智能图书馆不仅能大大方便工作人员对图书馆日常事务的管理,还能够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借助典型的物联网技术可以方便的实现图书馆自动安放管理、自动分配盘点图书等智能化管理,尤其方便内部资源的统计等工作。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无疑会使图书馆服务模式产生突破,这种构架方式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2 用户本体智能图书馆系统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个性化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何识别用户请求的描述问题,但一般基于数据库事务实现,反馈结果往往与用户真正的需求有所差异。本体技术旨在为用户在不同领域的关注倾向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精确的服务。

3 基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

3.1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通过对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各要素的最优化组合[6]。用户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智能建筑恰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环境,这也是智能建筑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智能建筑本身集成可视化、协同工作与虚拟技术等各方面技术。将智能建筑应用于图书馆可以很大幅度增强图书馆对信息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3.2 基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图书馆的构建

基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图书馆,按照其需求功能一般须具备三个特征:(1)具有多种信息传输渠道及通信设备来构成一个通信自动化系统;(2)图书馆能够对馆内各种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综合管理,能够实现自动化;(3)具有先进的办公系统自动化[7]。

确切的说基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图书馆实质是一个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利用馆内资源提供服务并能够搜集利用互联网上各种资源来拓展图书馆的相关服务。因此在搭建过程中必须考虑图书馆信息的传输媒介与综合布线,其次图书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应该安全稳定,能够依据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安防、环境优化等诸多功能,依赖这些功能为用户提供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工作成本;再次图书馆的办公自动化也应该能够把各项独立的事务处联系起来,通过信息整合提高图书馆中各种事物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可以依据传统的信息系统的构建方式,基于管理系统、数据库与网络技术,将办公事务交给专家系统进行信息汇总分类处理,优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内容,使人工智能造福与人。

3.3 基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图书馆的特点与前景展望

类似于智能家居的出现,基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图书馆也是在人们对更加舒适合理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追求过程中逐步诞生的,并且它所依赖的诸多技术也正在趋向成熟。利用智能建筑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图书馆冷暖空调通风、供电安全、给水控制、馆内监控、多媒体服务、用户智能卡自助服务等诸多功能,并且在目前先进的控制技术的支持下,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智能建筑改造并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可以预见基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图书馆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4 结束语

图书馆现代化程度越大,则其智能化的程度也就越高。智能图书馆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新馆舍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它高新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8]。智能图书馆的兴起一方面能是图书馆管理者变得更加省时省力,另一方便也有利于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个性化的服务体验。由于不同构架的智能图书馆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解决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例如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的构建主要侧重于对管内资源的管理,基于本体概念的智能图书馆主要侧重于解决用户对文献的精准检索的问题,而基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图书馆则主要侧重于解决对管内设备的控制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构架一个真正的智能图书馆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综合化的智能图书馆需要多种构架模式的融合。未来的图书馆可以通过将侧重解决不同问题的构架模式通过模块化进行规整,然后运用面向对象的概念将不同构架的模块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建设出一个各方面均比较完善的智能图书馆。

[1]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杂志,2011,30(3):65-68.

[2]宓永迪.UHF RFID 在图书馆的新应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1(2):40-42.

[3]岳莹昭,杨钰.物联网体系结构的研究[C].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福建·福州),2010-11-1.

[4]董慧.本体与数字图书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21-190.

[5]丁雪,张玉峰.基于本体的智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用户本体研究[J].数字图书馆技术,2009,19(2):61-71.

猜你喜欢
应用层构架智能建筑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高可靠全平台ICT超融合云构架的设计与实现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新一代双向互动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层协议研究
防雷接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Current advances in neurotrauma research: diagnosis, neuroprotection, and neurorep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