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梅 赵永生
摘 要:中国城市交通占我国交通行业能源消耗一半以上,且是城市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城市交通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至关重要。基于此,以银川市为例,对城市交通节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之道,旨在顺利实现我国城市交通的节能减排。
关键词:交通节能;高效节能;绿色城市交通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2-0092-0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交通运输的线路网络和客货运量均快速增长。但同时城市交通行业资源占用率高、能源消耗率大、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加剧。尤其是随着汽车的保有量尤其是私人汽车保有量迅猛上升,导致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增。据统计,到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破亿;截至2012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8.7%。研究表明,自2013年以来,北京形成的雾霾天气,汽车尾气的过量排放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石油进口大国,随着能源进口依存度的逐年提高,如何提高我国交通行业对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油、减少城市交通污染,解决城市交通所带来的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作为一个西部的城市,银川市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许多中国城市的“通病”,如城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等,城市中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就是其中之一。
一、银川市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现状
银川市城市交通主要由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出租车交通系统和私人机动车三部分组成。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银川市加大对城市交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力度,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大公交”
银川市依照 “建立健全多层次、差别化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形成便捷、高效、智能、环保的城市公交体系”要求,结合银川市的实际初步形成以快速公交为骨干,普通公交为主体,慢行系统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城市客运系统。
2012年4月开工建设的BRT一号、二号线覆盖全市交通的重点区域。银川市的BRT系统平峰期能提高25%的速度,高峰期能提高50%的速度以上,极大地节约了乘客的出行时间。同时,由于专用道路的路权保障,BRT系统运营的准点率大幅度提高,乘客运送量是普通公交的2倍,起到了骨干运输作用和客流运力走廊效应。
同时,通过增加投入等方式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覆盖率,使城市万人拥有的公交车数量由2008的10.6标台增长到13.5标台,公交站点覆盖率中心区由62%提高到85%。
(二)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减排
银川市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目前为止,改装双燃料出租车3 600辆,占全市出租车总数的80%;400辆公交车全部改为天然气,建设了14家汽车加气站。
(三)加大技术创新,推动城市交通的节能减排
为了实现公共交通节能减排的目的,在银川市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下,银川市公交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例如目前正在申请专利的后置式纯天然气大马力发动机是银川市公交车公司的发明创新,与传统的前置式发动机相比可节约大约为15立方米左右;此外,它所使用的清洁型燃料天然气的甲烷含量可以达到99%,燃烧后几乎不会产生污染,废气物的各项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
(四)加大立法,保障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2年8月,银川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银川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以立法的形式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对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二、银川市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途径
(一)银川市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银川市正处于摊大饼式的扩张态势,导致现有的公共交通建设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此外,银川市机动车拥有量以年均25%的速度迅猛增加。2013年上半年,银川市汽车保有量达到38万辆,每年新增近6万辆,但与快速增长的私人机动车相比公共交通的增速明显比较缓慢。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居高不下,造成公共交通异常拥挤的常态。车内拥挤、候车时间长、行车慢,尤其是高峰时段情况更为严重,以上问题就成为人们乘坐公交车时的难题。
虽然近几年来银川市城市交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4条BRT线路的开通,使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从目前的15%提高到30%,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但比之其他城市,银川市BRT线路和公交车系统依然有出行分担率相对较低、舒适度较差等问题存在。
(二)加强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是破解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城市居民出行次数也极大的增加。居民出行需求的增长幅度远远超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速度,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使得城市交通的发展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城市交通系统应当通过合理的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研究、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对新型公交车的研究等一系列环节,做到既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同时又安全、高效、节能。因此,就要通过构建“绿色城市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使得城市居民对公交车的使用方便、快捷、舒适,达到部分或完全替代小汽车的功效这一途径来实现。
建立绿色的城市交通体系,就是以“公共交通领导城市发展(TOD)理念为指导,根据城市自己的发展规模、发展的特点合理地有效地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超大和特大城市应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率。此外,还应大力发展BRT(即快速公交),限制小汽车的出行,从而形成城市立体的交通体系。大城市应以道路交通为主、轨道交通为辅,鼓励非机动车出行。中小城市应以道路交通为主,尤其要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合理地发展小汽车出行。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合理布局城市交通路面,确保非机动车辆的出行通畅。银川市构建绿色城市交通体系应注重一下几点。endprint
1.加大对城市公交节能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合理布局
提高加气站的覆盖率等、鼓励节能汽车的使用、对特别路段制定合理的道路规则以提高通行效率等。还应通过对新型节能工具配件的使用给予减免税收或奖励等方式,加强对节能汽车、节能配件的研发,替代燃料的研发。坚决淘汰油耗高、消耗大或功能老旧的非环保的车辆,同时加强对现有机动车的节能改造,如油改气、使用新型节能设施等。尤其是加大对新型天然气公交车辆的研发力度,对车内合理布局,以减少拥堵,进一步降低公交车对天然气的使用。
2.限制城市私人机动车辆的发展,以“TOD”理念为指导,建立绿色城市交通体系
研究表明,公共交通出行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交通用能下降6个百分点。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税费等经济手段,如提高对燃油税的征收、城市停车费的征收、单双号限行等方式来限制和减少城市私人机动车辆的出行。
3.倡导绿色出行的观念
绿色出行就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银川市目前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但人们对绿色出行的理念依然不太熟悉,许多人在具有低碳出行的条件下并没有选择绿色出行。因此,有必要通过公益公告的投放、政府宣传来倡导绿色出行的观念。另一方面,政府也应以身作则,减少不必要的公车数量和减少不必要的公车出行,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出行、自行车出行、步行等方式,树立良好的出行的形象。
4.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引进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实现低绿色术的快速产业化
只有加速节能产业的应用和发展,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的投入,形成良性发展。持续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并聘请研究所专门攻关相关的技术课题。制定和完善关于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促使银川市的城市交通形成合理有序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钱伯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蔡凤田.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对策[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8,(2).
[3] 胡金东.中国能源安全与交通节能战略[J].技术与经济管理研究,2007,(6).
[4] 朱跃中.“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部门能源需求展望及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能源,2007,(12).
[5] 吴文化,樊桦,李连成,杨洪年.交通运输领域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潜力与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8,(6).
[责任编辑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