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运动员价值观与乌托邦精神的源缘

2015-01-09 01:40:00卢国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10期

卢国

【摘要】从青年运动员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出发到其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特征,加之新中国时期青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变革与乌托邦精神的阐述,来揭示青年运动员价值观植根于现实生活世界的乌托邦精神。

【关键词】青年运动员价值观 乌托邦精神 根本精神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56-02

一、青年运动员价值观

(一)青年运动员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青年运动员的价值观同世界观、人生观一样,都是关于社会、人生的基本理论观点。在内容上互有交叉,但是它们的研究角度又不同。青年运动员世界观,是青年运动员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根本看法,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切观点的总和。其人生观,是青年运动员对人的生活和生存活动的基本观点。它主要解决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以及人生的最终日标是什么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青年运动员价值观是把青年运动员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的评价和选择方式加以具体化,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侧面,深刻反映了青年运动员对世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以及对客观事物目的的评价。

(二)从当前来看,由于考察角度和研究应用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学科对青年运动员年龄界限的规定也各不相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从生理学的角度,把青年运动员看作是生殖能力的成熟阶段,把生理发育和性特征作为年龄划分的标准,青年运动员的年龄界限定为14—22岁。

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青年运动员的年龄界限与心理成熟过程一致,始于自我意识的萌芽,而以自我意识的形成为终结,将14—25岁界定为青年运动员。

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青年运动员是从依赖成人的童年到能进行独立的负责的成人活动的过渡、人生与青年期告别是以“参加劳动、经济自立、建立家庭”等对社会的最终适应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稳定作为划分标难,年龄下限与生理学、心理学的划分一致,上限则有所扩大,达到35岁,甚至40岁。

从教育学的角度.认为青年期是从接受中等教育开始,到就业、结婚、独立生活为止的这段时期,据此,青年运动员的下限年龄在12—14岁之间,上限则在22—25岁之间。

从文化的角度,认为青年运动员的过渡性集中在代与代间传递知识、习俗和价值的传习仪式或其他形式的社会沟通和学习上,以青年运动员成为“共享同样文化群体中的一个具有功能的成员”为标志,这就使青年期的上限更显广阔,难以界定。

从政策法律的角度,以政策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或义务为标准来界定青年的年龄界限。适用于相应的社会对象或社会组织的成员,如在我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共青团员的年龄下限为14岁,上限为28岁。

从人口的角度,“认为青年阶段是儿童开始向成人过渡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