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琳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向四十分钟要质量”,高效率的上好每一节课,实现课堂最优化,提高学生注意力,对于提高课堂质量至关重要。心里学研究表明,当人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某一具体事物,能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教学中如果巧妙调节学生注意力,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交替,是学生注意有松有紧,始终精神饱满的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教学内同就会得到更好的落实。
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上课时,学生由于准备不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如迟到、没有及时准备课本等。因此很难再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稳定情绪。
2.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成绩较差,对于上英语课不感兴趣,课上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漫不经心,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在课上走神,集中不起注意力。
3.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不能准确把握教材,不能科学合理的处理教材,体现不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厌烦,进而出现一上课便不集中注意力的现象。
4.课堂上一些没有预料的偶发事件,会引起学生分心,教师缺乏教育机智,对于在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不能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相互转换规律很好的进行处理。有时一点细小的声音就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堂的注意力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的教学方法。
1.表情控制法:丰富的表情变化可以起到控制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教师的表情表达对学生的暗示、警告和提示,也可以表达期待、鼓励、探寻、疑惑等情感。教师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的移动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流,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2.暗示法:教师可以用暗示的方法,如用目光暗示,或在暗示的同时配合语言提示,比如教师可以说“Someone is not good.”或“Which group is good?”。在这种暗示还不能起到作用的时候,教师应边讲解边走向不专心的学生,停留在他的身旁,或拍拍他的肩膀。以非语言行为暗示或提示,减少对其他学生的影响。
3.声音控制法:声音控制法指教师通过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例如,当教师从一种讲话的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时,学生已分散的注意力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也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
4.停顿呼吸法:适当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出现的寂静,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以三秒左右为宜。这样的停顿足以一起学生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过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
5.姓名举例法:在英语单词或课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人物名字作主语进行造句或创设情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单词或课文的理解。如果发现有的同学走神、做小动作、低头看其他书籍等,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运用这位学生的名字作主语造句或创设情境。这样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增加英语教学的真实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真可谓妙趣横生、一箭双雕。
6.活动变换法:变换课堂活动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活动方式包括师生交流的方式、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变换一下课堂活动方式。例如,有教师讲变为学生讲,有机械操练变为交际操练,由集中听课变为小组讨论,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学生以新鲜的刺激,强化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参与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7.竞赛刺激法:在学生学习情绪不佳、疲劳或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小型教学竞赛活动,如采取集体竞赛、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学生跳出不良的学习状态,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8.冷落法:这种方法是当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在课堂上出现时,只要不影响大局,不会对他周围的学生造成大的干扰,就不予理睬。他们不能得到重视,从而自行停止不良行为。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其他学生进行一些活动抵消他的干扰。如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些所教单词的动作,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教师对个别学生有斥责、愤怒等表现,会加强他们的不正常行为;要是对这些行为不予理睬,会使他们灰溜溜的感到没有趣味,从而停止不正当的行为。
总之,教师只要积极进行引导、点拨,加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狠抓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会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会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