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玲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应当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尤其要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为一体,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在历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改进,处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研究,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培养预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一、要求学生坚持预习,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预习是各学科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能够充分体现预习环节的作用,就容易导致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对教学内容不够熟悉,一些能够通过自己的课前分析研究解决的问题都集聚到了课堂,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效率提高。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预习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无论是什么内容的学习,在课前都要进行针对性预习,并且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保证预习活动能够有效夯实学习的基础。其次,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预习方面的技巧辅导,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这一点对于加强学生预习的效果帮助较大。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既熟读教材、认真思考,又搜集资料、探讨研究,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另外,笔者针对性地提出预习的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提高预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戊戌变法》内容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对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了解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以及对戊戌变法的内容、意义、失败教训等方面初步熟悉,在此基础上开展新课内容的学习,必然能够提高互动有效性,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学习探究也能够更为有效。
二、建立互助合作小组,实现学生智慧的有效集聚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载体与组织,有效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更需要将学生的集体智慧集中起来,使个体学习转变为集体学习,单打独斗调整为合作探究。为了配合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笔者在历史学习中设置了互助合作小组,首先对每一个小组的规模进行适当控制,小组原则上控制在6人左右,最多不超过8人。这样的规模比较有利于在班级建立扁平化的学习承载组织,数量适中,人员规模恰当,可以保证教学秩序井然有序,也能够将历史学习的各项任务承接、组织、落实到位。其次,在合作小组人员的安排分布上侧重于体现均衡原则,一个小组里面既有优秀生,又有中等生与学困生,保证小组之间基本均衡,体现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另外,每一个小组都安排了一名牵头学生,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对照教师提出的思考提纲分析研究问题,组织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完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提高重难点突破的效率。每一位学生在小组里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究知识、锻炼能力,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体现,较好地实现了历史教学的素质化目标。
三、引导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在历史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是一大重要目标,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针对这样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的改革。一方面,教师要精心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启发引导的新型模式,这样的模式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感知实际、身心发展状况,能够满足学生历史学习中的参与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切实转变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将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整个历史学习的主角,在教师引领下突破难点、掌握要点,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笔者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充分改进,例如在《“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不再进行直接灌输与传授,而是通过一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港澳问题的由来是什么,解决港澳台问题和台湾问题途径方式存在哪些异同,不同途径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怎样的显著成效,当前台海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如何,具有哪些积极因素及抵制因素,“台独”势力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不光彩角色,台海关系下一步的走向将会如何,我们应当怎样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发挥力量?这样的一组思考题既体现了对学生知识考核的目标要求,又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教育等方面也进行了有效兼顾。在这样的思考题的引领下,学生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相互讨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为完整、正确的答案,学习目标任务完成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开辟课外活动空间,自主实践中加深理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空间的作用,因为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具有交集。联系学生的生活,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能力,一举两得。例如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入手,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各个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搜集,对其推进的作用、意义、价值等方面也进行了充分研究,从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走访群众亲友的过程中,学生听取了大家对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赞誉,同时听取了他们对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笔者要求学生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以调研报告、建议献言等方式形成学习调研成果,并将其中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整理出来,转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开创了社会实践活动服务课堂学习的先河,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广大教师应当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充分分优化与改进,从而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