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数分析的古代中医止痒方药规律研究

2015-01-09 05:13伍冠一王高祥姜振君吴勉华唐宗湘
江苏中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宋元方子秦汉

伍冠一 王高祥 姜振君 吴勉华 唐宗湘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基于频数分析的古代中医止痒方药规律研究

伍冠一 王高祥 姜振君 吴勉华 唐宗湘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通过对中国古代医家典籍痒症相关文献研究分析,总计获得1562条与痒有关的条文(其中涉及治疗的1261条)、307首治疗瘙痒症的方剂和234味治疗痒症的中药。早在秦汉时期之前已经开始对这个疾病有了认识;秦汉时期,医家对痒的认识开始丰富与发展,引起痒症的更多病因逐渐被发现;隋唐时期,医家进一步完善了对瘙痒的认识,认识到瘙痒的发生可能不仅仅是单一致病因素引起,而是多种病邪夹杂致病的结果;宋元时期,论治瘙痒的学说已经形成体系,补充记载了大量治疗瘙痒的方药;明清时期,对瘙痒认识更加深入,对瘙痒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细致的区分,同时出现了一些治疗瘙痒禁忌的记载。治疗瘙痒的方药记载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发展趋势是一致的,高频次的方子主要从祛风、治虚、散湿热三方面论治,高频次的药物主要功能也是祛风止痒、清热止痒。

止痒方药 古代 文献研究

瘙痒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也是我国的一种高发病症,据统计,40%的老年人患有或患过此病[1]。一些其他疾病的发作也时常伴随瘙痒的症状,比如,约7%~43%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瘙痒症[2]。由于痒的机制尚不明确,导致对于很多瘙痒症,西药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药治疗瘙痒症有显著的疗效,为了更好地整理归纳中医对瘙痒症论治的源流,我们收集古代中医论治瘙痒症的条文、方药,构建数据库,探索古代医家治疗瘙痒的用药规律,为有效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中医理论依据,为新型药物研发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采集与筛选 我们按照中国历朝进程区分,将中国古代分为五个时期:秦前、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选取每一个时期影响力较大的医学典籍,作为数据收集的来源,从中收集出现“痒”的条文,运用Access建立痒症数据库。

1.2 统计方法 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古代医家论治瘙痒理论的统计与分析 从数据库中以“痒”为关键词搜索,总计获得1562条相关条文。秦以前,对瘙痒症的记载数量较少,秦前时期涉及瘙痒的相关条文仅有6条,秦汉时期不足百条(92条),秦汉以后各个时期的记载数量是秦汉时期的4倍以上(隋唐时期420条、宋元时期480条、明清时期564条),最高峰出现在明清时期,见图1。可以看到,秦汉到隋唐这段时期对瘙痒记载数量激增,从秦汉的92条增加到隋唐的420条,表明隋唐时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医家开始关注对瘙痒的治疗。随着时代的发展,宋元、明清相关条文都比前一时期有所增加。但是,记载的条文都维持在相应水平。

通过筛选,我们从1562条条文中获得论治瘙痒症的有1261条。秦汉医家对瘙痒论治的论述很少,表明秦汉时期对瘙痒症的认识才刚刚起步。隋唐时期,医家对瘙痒论治开始传承并发展,相关论述开始增多,宋元时期的论述达到顶峰(468条),与宋元时期相比较,明清时期明显下降(367条)。见图1。

图1 不同历史时期与痒相关条文数目

我们发现,医家论治瘙痒条文变化趋势与“痒”相关的条文总数的数量相比较略有差异。医家论治瘙痒的顶峰出现在宋元时期,而“痒”相关的条文总数的顶峰出现在明清时期。这提示:宋元时期,对瘙痒认识与治疗的学说已经基本完备,新的方药不断增加,而明清时期更多是传承。此外,还可能与政府重视医学、官方不断组织编写医学书籍有一定关系。宋元时期官方编写的两部著名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太平圣惠方》都主要讲述方药的功用,所以,在这一时期,与“痒”相关的条文主要讲述论治瘙痒的方药。

2.2 治疗瘙痒方剂的统计与分析 经统计发现,中国古代共有307个方子用于治疗瘙痒症。其中,秦汉时期治疗痒症的方子仅5个,隋唐时期方子的数量增加到了51个,宋元时期治痒的方子最多,达到了 174个,而明清时期又明显地下降到百个以下,只有77个,见图2。这与我们上述的观察一致,宋元时期是对瘙痒症治疗认识的一个顶峰时期。此外,由于这个时期出现官修医学典籍,大量的方子被很好地记载了下来,从而得以流传后世。

图2 不同历史时期治疗瘙痒症方剂统计(个)

我们统计时还发现,出现频次≥5次的方子有7个,出现频次4次的有8个,出现频次3次的有25个,出现频次2次的有51个,出现频次1次的有216个。高频次表明,这些方子是古代用来治疗瘙痒的常用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所记载的方子并不是都能被各个时期的医家所重视,能够出现在三个时期的方子仅有2个,能够出现在两个时期的方子也不多,仅有12个。

我们对307首方剂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分为内服、外用、内服外用3类。外用方总计100个,占32.6%,出现频次较高的方为:麦饯散、一扫光、槐皮膏、黄连散方、吹鼻散方等。内服方有206个,占总数的67.1%,出现频次较高的方为:消风散、六气煎、芦荟丸、保元汤、六物煎、苦参丸等。见表1。只有薄荷煎丸是内服外用,仅占0.3%。

表1 出现频次较高的治疗瘙痒症外用、内服方剂 次

2.3 治疗瘙痒药物的统计与分析 在我们建立的数据库中,古代医家提到治疗瘙痒症的中药总计有234种。其中,秦汉时期记载了34种;隋唐时期记载了35种,有14种新出现;宋元时期,接近一百种(97种),其中66种是新出现的;最后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药物的数量接近了宋元时期的两倍(179种),其中的120种是新出现的。见图3。我们认为《本草纲目》的出现,可能是药物数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我们统计时还发现,两个时期都出现的药物有60种,三个时期都出现的药物有25种。令人惊奇的是,四个时期都出现的也有15种之多,表明这15种中药在中国历朝一直被用来治疗瘙痒,它们是:蛇床子、蒺藜、白芷、莽草、漏芦、乌头、杜仲、枫香脂、阳起石、五加皮、青葙子、水萍、木兰、狐阴茎、伏翼。见表2。

图3 不同历史时期治疗瘙痒症中药统计(种)

表2 四个历史时期都出现的中药及其频次

通过频次的统计,中国古代医家典籍里的234种治痒中药中,出现频次超过10次的有54种,超过25次的有23种(见表3)。超过40次有13种,这13种药材是黄连、甘草、蛇床子、苦参、蒺藜、当归、白芷、槐、细辛、枳壳、黄芩、雄黄、莽草,这些高频次出现的药物值得我们关注。这些高频次药物中的蛇床子、白芷、莽草、蒺藜四味为四个历史时期都出现的药物,表明这几种药物治疗瘙痒疗效非常显著。

表3 中国古代医籍文献中出现频次≥25的治疗瘙痒药物

3 讨论

现代西方医学认为,痒(Itch)是一种引起抓挠反射的不愉快感觉[3]。瘙痒症(Pruritus)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目前,中医很多方药对多种瘙痒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而西医对一些瘙痒症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检索古籍发现,早在秦汉时期之前就有对痒症的记载,《尔雅》认为:“痒,病也。”[4]虽然,我们在秦前时期检索到的条文有限,但是《黄帝内经》中对痒的描述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很大。《灵枢·刺节真邪》曰: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5]。秦汉时期,医家对痒的认识开始丰富与发展,条文数量也开始增多,引起痒症的更多病因逐渐被发现。例如湿邪致病,《肘后备急方》中提到“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6];热邪致病,《神农本草经》中说水萍“主治暴热身痒”[7]。隋唐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上对瘙痒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时期是有关论治瘙痒思想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医家进一步完善了对瘙痒的认识,因此记载条文数量成倍的增长。这一时期不仅肯定了秦汉以前对瘙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医家认识到瘙痒的发生可能不仅仅是单一致病因素引起,而是多种病邪夹杂致病的结果。如风热,《备急千金要方》中说“治小儿着风热,坚如麻豆粒,疮痒搔之,皮剥汁出”[8]89;《诸病源候论》中也提到“若遇风邪与正气相搏,逢寒则身体痛,值热则皮肤痒”[9]。还发现痒不仅与皮肤相关,与肺、脾、肾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与肺有关——《备急千金要方》中说“肺劳热,不问冬夏老少,头生白屑瘙痒不堪”[8]236;与脾有关——《备急千金要方》中说“至阴遇病为肌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体痒淫淫如鼠走,其人身上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鼻端色黄是其相也”[8]262;与肾有关——《外台秘要》中说“大虚劳损,肾气不足,故阴汗阴冷,液自泄,风邪乘之,则瘙痒也”[10]。宋元时期,论治瘙痒的学说已经成体系,官修医学典籍的出现,补充记载了大量治疗瘙痒的方药。明清时期,对瘙痒认识更加深入,对瘙痒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细致的区分,同时出现了一些治疗瘙痒禁忌的记载[11]。

治疗瘙痒方子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宋元时期,因官方加入撰写医学书籍,人力和物力都能够做到更好的保证,因此大量的方子得以记载和保存下来。在这些方子中,我们观察到高频次的方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论治瘙痒:祛风,瘙痒多从风论治,《伤寒论》中说到“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12],在宋元时期频次较高的消风散、麦饯散、槐皮膏等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治疗瘙痒的;治虚证,《灵枢·经脉》中说“实则挺长,虚则暴痒”[13],六气煎、保元汤、六物煎、十全大补汤等方是例证,可以补益气血;散湿热,《千金翼方》认为“热气疮痒如麻豆”[14],芦荟丸、一扫光、苦参丸、黄连散方、吹鼻散等方则是祛湿热的良方。这些方剂的治疗方向再一次提示我们,中医认为瘙痒主要是风邪、热邪、湿邪以及它们相互夹杂、合而为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

在治疗瘙痒的药物方面,其功效与高频次出现的方子相似。历代治疗痒症高频次的药物主要功能也是祛风止痒,如白芷、莽草、细辛、枳壳等;清热止痒,如黄连、黄芩、苦参等。除了药物的频次以及功能外,我们还注意到药物的使用方式,有几种药物直接外敷于患处治疗痒症,如蛇床子、蒺藜、苦参、细辛等。它们的止痒成分、作用机制到目前还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从宏观上整理了历代中医治疗瘙痒的理论观点以及相关的方药,这些数据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资料,以期为进一步寻找止痒中药提供有效途径。

[1] 卢群,朱丽娟,章佩芳.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相关因素及护理状况.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71

[2] 李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30例.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5,1(2):160

[3] Ikoma A,Steinhoff M,Stnder S,et al.The neurobiology of itch.Nat rev neurosci,2006,7(7):535

[4] 晋·郭璞,北宋·邢昺.尔雅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0

[5] 杨永杰,龚树全,主编.黄帝内经.北京:线装书局,2009:370

[6] 晋·葛洪,著.王均宁,点校.肘后备急方.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0

[7] 陈德兴,注.神农本草经.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6

[8] 唐·孙思邈,著.焦振廉,校注.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9] 隋·巢元方,著.宋白杨,校注.诸病源候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2

[10] 唐·王焘,著.王淑民,校注.外台秘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58

[1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6

[12] 东汉·张仲景,著.张玉萍,主编.伤寒论.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

[13] 杨年松,注释.黄帝内经灵枢.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335

[14] 唐·孙思邈,著.焦振廉,张琳叶,校注.千金翼方.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0

编辑:吴 宁

R289.5

A

1672-397X(2015)01-0062-04

伍冠一(1980-),男,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镇痛止痒神经生物学。

唐宗湘,zongxiangtang@njutcm.edu.cn

2014-04-28

猜你喜欢
宋元方子秦汉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再发展期|宋元明清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雪打灯
健商
浙江湖州寺前宋元遗址
秦汉甘泉宫的演变
“贪心”的孩子
《宋元语言词典》释义商兑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