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土明 钟 萍 吴 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082)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hs-CRP、IL-6及PCT影响的临床研究
——附30例临床资料
李土明 钟 萍 吴 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08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hs-CRP、IL-6、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按照西医脑梗死诊疗指南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4周后进行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及PCT水平的比较。结果:2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2组血清hs-CRP、IL-6及PCT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及PCT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梗死 补阳还五汤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降钙素原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主要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等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2]。补阳还五汤是收载于《医林改错》中的经典方剂,治疗中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应用已达一百多年历史。本研究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炎症细胞因子 hs-CRP、IL-6及PC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脑病科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47± 6.49)岁;合并高血压22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8例;平均体温(36.78±0.29)℃;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10±1.37)分。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9.83±9.26)岁;合并高血压24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1例;平均体温(36.74±0.33)℃;NIHSS评分(6.90±1.35)分。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4]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5],属气虚血瘀证。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18~75岁;(3)发病时间24~72h;(4)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NIHSS评分≥17分者;(2)发病前1~3个月内有急性感染或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3)昏迷或存在严重肝、肾、心功能异常者;(4)存在肿瘤疾病者;(5)入院时体温≥38.5℃者;(6)近2周内服用其他中药制剂者。
2.1 对照组 按照急性脑梗死诊疗指南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拜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J20080078)100mg口服,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51408)20mg口服,1次/d。并予调整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
2.2 治疗组 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方药组成:黄芪30g,丹参15g,当归尾9g,赤芍9g,桃仁9g,红花9g,地龙9g。随证加减:言语謇涩加菖蒲、郁金;肩关节疼痛加独活;手足肿胀加桂枝、茯苓;便秘加生大黄。药材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房提供,每日1剂,水煎取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2组均于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NIHSS评分测定。(2)实验室指标血清hs-CRP、IL-6及PCT的测定:所有患者均于入院第2日及治疗4周后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样5mL,使用离心机以1500r/min离心后采集血清,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hs-CRP、IL-6及PCT水平,试剂盒均采用德国BRAHMS诊断公司提供检测仪和配套试剂,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3 治疗结果
3.3.1 NIHS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 分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30 7.10±1.373.93±1.31*△对照组 4.59±1.53*30 6.90±1.35
3.3.2 血清hs-CRP、IL-6及PCT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及PCT水平比较(±s)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及PCT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30对照组例数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0 hs-CRP(mg/L) IL-6(pg/L) PCT(ng/L)12.15±7.49 10.75±3.45 0.1132±0.0326 8.18±4.69*△8.03±2.68*△0.0713±0.0353*△12.56±8.73 10.55±2.92 0.1131±0.0347 10.83±7.38*9.26±2.73*0.0923±0.0271*
急性脑梗死属中医学“缺血中风”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疾。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阐明了气虚、血瘀二者在病理方面的联系,提出了气虚血瘀为中风的主要病机,益气化瘀为其主要治疗原则。补阳还五汤方中生黄芪益气健脾,使气能行血,当归尾活血祛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其方特点为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药理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并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保护血脑屏障,修复神经组织及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脑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临床实践中,赵光恒等[6]发现,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本研究也表明,补阳还五汤加减能明显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这与其研究结果一致。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炎症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7]。临床研究发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具有差异性,hs-CRP水平越高,患者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8]。在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IL-6表达会明显增高,其可损伤血管内膜,影响血管通透性,可使炎症级联反应扩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脑梗死急性期IL-6明显增高,高浓度的IL-6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后期较差的功能恢复有关[9-12]。PCT作为机体炎症反应的一项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在脑梗死急性期可激活特异性G蛋白,活化血小板,促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13],PCT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14]。因此,炎症因子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治疗的新靶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有助于降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及PCT水平,提示补阳还五汤可抑制急性脑梗死后机体的炎症反应。
综上研究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IL-6及PCT水平,进而我们推测抗炎作用可能是补阳还五汤在脑梗死治疗中取得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今后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并加强远期疗效及终点事件的观察,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提供更多的循证依据。
[1] Ross R.Atherosclerosis is an inflammatory diseas.Am heart J,1999,138(5):419
[2] 张芹,王云峰,张拥波,等.卒中相关炎性生化标志物的种类及作用.中国卒中杂志,2013,8(4):276
[3]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5]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24
[6] 赵光恒,张芳,刘仁斌.补阳还五汤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河北中医,2014,36(4):544
[7] Hansson GK.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 and cornonary artery disease.N Eng J Med,2005,352(16):1685
[8] 丁则昱,李晓光,崔丽英,等.急性期高敏C反应蛋白对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1):11
[9] Waje-Andreassen U,Krakenes J,Ulvestad E,et al.IL-6: an early markerforoutcom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Acta Neurol Scand,2005,111(6):360
[10] Basic KV,Simundic AM,Nikolac N,et al.Proinflammatory 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their relation to early neurological deficit and stroke outcome.Clin Biochem,2008,41:1330
[11] Persson J,Folkersen L,Ekstrand J,et al.High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therosclerosis,2012,225(2):491
[12] Whiteley W,Wardlaw J,Dennis M,et al.The use of blood biomarkers to predict poor outcome after acut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ischemic stroke.Stroke,2012,43(1):86
[13] Chung S M,Bae O N,Lim K M,et al.Lysophosphatidic acid inducesrombogenic activitythrough phosphatidylserine exposure and procoagulant microvesicle generation in human erythocytes.ArteriosclerThromb Vasc Biol,2007,27(7):414
[14] 李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变化及临床意义.浙江实用医学,2012,17(6):408
R743.310.5
A
1672-397X(2015)06-0034-03
李土明(1981—),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中西医诊治脑血管病临床工作。
钟萍,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zphgl@163.com
2015-01-20
编辑:王沁凯 岐 轩
上海市第一批虹口区“临床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项目;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项目(12YSNXD012-RC-RXY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