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中的“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及对策

2015-01-09 18:53:14张绍勇张慧
军事体育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组训受训者军事训练

张绍勇,张慧

(1.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军体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12;2.特种作战学院,



军事训练中的“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及对策

张绍勇1,张慧2

(1.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军体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12;2.特种作战学院,

外军研究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00)

军事训练需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否则就会容易产生训练心理疲劳,导致厌训和怕训的心理。为了更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训练活动,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必须研究和把握军人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针对军事训练中的训练心理疲劳现象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为基层部队开展有效训练提供参考。

军事训练;训练心理;心理状态;对策

所谓“心理疲劳”,是指由于神经过度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而引起的心理疲惫、情绪波动。长期持续紧张的军事训练会使一些官兵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疲劳”,导致机体器官活动效率降低,新陈代谢减弱或衰退,不仅影响训练质量和效果,也会给官兵身心健康造成危害[1]。

1 军事训练中的“训练心理疲劳”原因分析

1.1训练内容单一乏味

基层部队组织军事训练有时存在内容单一现象,参训官兵容易产生由新鲜到疲劳的心理变化。在训练之初,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受训者的军事训练成绩可能会提高得很快;但到一定程度后,为了达到熟练程度,训练内容难免单调重复,缺乏趣味,参训者容易产生厌倦的训练心理疲劳。

1.2训练难度盲目提高

军事训练难度大、危险性高,表现在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对军人的人体各组织、器官都有强烈刺激,倘若休息不够,容易造成训练伤;同时,在训练中受训者注意力不集中、未掌握动作要领或保护不够极易发生训练伤;此外,在特定考核机制下,受训者怕影响集体成绩而加大训练量,更容易造成训练伤。此外,着装、天气、地形等众多因素,均是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因课目难度大而未掌握动作要领,盲目加大训练量,造成训练伤病等原因是战士产生训练心理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

1.3训练强度一味加大

在军事训练初期,受训者的训练成绩会迅速提高,但是训练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已达到了战士的生理极限,成绩提高的幅度减慢,而部分组训者为继续提高训练成绩,不注意战士的生理极限水平,反而加重训练负荷,不遵循生理规律,一味提高训练强度,而且时间紧、要求高,使受训者训练心理压力加大,极易引发心理疲劳和焦虑心理,产生怕训情绪,导致心情抑郁、心烦意乱,重则出现头痛、头晕、记忆衰退、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甚至引发心因性疾病,必然降低训练效率,阻碍训练进度,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1.4训练密度过于密集

如何有效地提高训练质量效益,是组训者关注的问题。在组训过程中,有的不考虑战士的素质差异,不遵循训练规律,不制定科学的训练目标,采用“拔苗助长”式的训练思路,一味延长、增长训练的时间,缩短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隔,训练的密度过大,使受训者的恢复过程不完整,身心负荷加大,导致受训者产生训练心理疲劳。

2 克服“训练心理疲劳”的心理对策

2.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训练动机

训练动机是指直接推动战士参加军事训练的心理意向和训练兴趣,它是推动军人进行训练活动的内部动力。战士对训练的兴趣,是训练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在战士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战士对训练产生了兴趣,就会渴望投入训练,在训练中刻苦学习和操练,创造性地完成训练任务,而不会把训练当作一种负担或苦役。因此,培养浓厚持久的训练兴趣,是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

2.2采用多种方式营造团队练兵气氛

团队练兵可以形成有效的团体动力,使受训者受到集体心理的感染和影响。在缺乏团队练兵气氛的情况下,受训者对训练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仅难以形成训练动机,而且还容易造成纪律涣散、斗志松懈等现象,产生训练心理疲劳。因此,团体动力对保持良好的练兵气氛,对受训者训练动机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2.3适当调控练习强度和密度

在军事训练中必须通过练习强度和密度的适当调控来激发受训者的训练积极性。科学合理安排训练的量与负荷,既不能训练时“不痛不痒”起不到作用,又不能超过受训者的承受能力,造成过度训练。训练中,应坚持和遵循经常性、渐进性、全面性、适宜性、专门性、恢复性等训练原则,同时还要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一般而言,军事训练课的练习密度应达到课堂时间的40%,对体能要求较高的项目可以适当提高训练密度,如短跑、障碍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可以适当降低练习密度,如投掷、器械体操、格斗、捕俘训练等;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天气、场地及人员情况适当调控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2.4合理运用多样化的组训方法

军事训练中出现训练心理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训练方法单一、组训手段单调造成。其实,军事训练的组训法很多,如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比赛法等十几种方法。因此,组训者要善于采用多样化的组训法,针对具体训练科目采用不同的组训模式,才会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5加强训练互动

军事训练本身就是“教”与“训”的双边活动,尤其是在一些技能要求较高的训练课目(如通过障碍、攀岩、武装泅渡)的训练中,组训者对受训者在训练中所出现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如从生理上看是否存在身体素质的欠缺、违反运动生物力学规律,或从感知觉、思维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学习动力等心理原因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启发受训者多角度思考训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正确的动作信息,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动作。同时,组训者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受训者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讲解示范能力的培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训练理论与其训练实践结合起来,自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训练实践。

[1] 马建兴,张旭寿,罗辑.克服军事训练的训练疲劳[N].解放军报,2008—09—17(8).

[2] 林生华,赵年生.军事体能训练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1.

[3] 林建棣.军事体育(上)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9.

Issues about the Training Psychological Fatigue and the Countermeasure in Military Training

ZHANG Shaoyong1,ZHANG Hui2

(1.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Military Sport, the Petty Officer College of Navy in Bengbu,Bengbu 23000;2.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Foreign Army, Guangzhou 510500,China)

Military training needs good mentality and stabl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military training, otherwise it usually produces training psychological fatigu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activitie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raining, we should study and understand soldier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itie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training psychological fatigue,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to the basic sect1 and provides reference to carry out effective training.

military training; psychological training; mental state; countermeasures

16711300(2015)01007402

20140818

张绍勇(1967—),男,山东章丘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军事体育教学。

G804.8

A

猜你喜欢
组训受训者军事训练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体育风尚(2021年8期)2021-01-08 09:32:30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灌篮(2019年16期)2019-11-25 15:59:23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山西青年(2019年7期)2019-01-15 06:22:50
机务士官组训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微格教学的士官组训能力培养构想
长江丛刊(2017年2期)2017-11-25 05:42:05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学员队干部在课余体能组训中的作用分析
95式自动步枪精度射击的组训方法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军事历史(1997年4期)1997-08-21 02: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