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为导向 深度融合展新途
—— 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

2015-01-09 09:06:27辽宁赵传胜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研校企实训

◆文/辽宁 赵传胜

以教研为导向 深度融合展新途
—— 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

◆文/辽宁 赵传胜

本文通过深化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训研发中心,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研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强了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校企联动”的实践探索,促进了校企的深度融合,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拓宽了思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校企合作指明了方向。我校积极应对发展形势,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与北京广达汽车维修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广达公司”)进行以教研为导向的校企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了汽车实训教学水平,促进了汽车实训教学内涵的提升。

一、抓住机遇,创新校企合作之路

我校始建于1985年,建校近30年来以服务地方为己任,立足沈阳,面向东三省服务汽车行业。2012年被国家教育部等三部委确定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借助国家示范校建设的“东风”,我校加大建设的步伐,创新学校发展思路,力争以“硬件”服人,以专业诱人,以“软环境”动人。我们从“硬件”建设入手,进行教学设备的更新,以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汽车实训教学水平,促进汽车实训教学内涵的提升。但是在对教学设备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我们发现市场上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符合我校实训教学实际,如果盲目购进,不仅浪费了资金,而且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通过广泛调研,我校选择与北京广达公司进行以教研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进行深层次合作,共同研发符合我校教学实际、满足教师教学需求的实训设备。北京广达公司实力雄厚,技术先进,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是承担教育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合作企业之一。

二、确立目标,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不是新鲜事物,但校企合作的内涵无限广阔。传统的校企合作多为人才输出模式,深层次的内涵建设做得不多。我校希望通过与北京广达公司进行校企深度融合,不仅要解决实训设备需求问题,还要通过实训设备的研发、更新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实训课程体系,以此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技能提高,实现汽车实训教学内涵的提升。

三、真抓实干,力争合作落到实处

为加强校企双方的紧密联系,将合作真正落到实处,2013年5月20日,我校与北京广达公司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汽车教学实训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图1、图2)。我们将研发中心构建成校企合作的平台,以校企互融互渗的方式,建立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稳定长效合作关系。

1.参与研发实训设备,促进教学改革

我校遵循实训项目、实训设备“有用、实用、够用、有效、先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中把教研放在首位,以“研”带“建”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恰逢北京广达公司研发全信息化理实结合教学系统(“G平台”)处于瓶颈期,如何使机器设备与教学实际、理论与实践、仿真实训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困扰企业研发团队的难题。我校赵传胜校长、张大庆主任带领刘佳、邰敬明等骨干教师本着校企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从建设开发者角度和客户角度,就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与企业的研发团队多次探讨,提供了教学第一线的有力技术支撑,对设备的研发起到推动作用。

职业教学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上的认知,第二阶段以现场教学为主,强调实际操作。但实际操作受到场地、资源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往往大打折扣。而“G平台”理实结合的功能完全改变了这种模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资源限制,实现了理论与实际操作实时结合,真正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说“G平台”是懂技术与懂教育的行家们完美结合的产物。

2.共同研发实训设备,优化课程体系

研发实训设备,这在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我们力争以此为突破点,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生实践等多个领域的共建、共赢。

我校教师坚持教研先行的理念,开发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发动机加速不良、油耗过多等32个实训项目。市场上的教学设备因为是纯企业产品,未能充分考虑教学实际,不能发挥出我们想要的效果。我们找到北京广达公司的专家们一道进行实训设备的研发,作为汽车教学实训研发中心的一项工作任务。

我校张大庆主任等多位专业教师和北京广达公司的邵明田工程师等专家举办了研讨会,修改实训项目中的不足,双方从企业生产实际和教学应用两方面考虑,在设备中增加了考核系统、故障模拟设置系统和电气线路连接系统。反复多次座谈后,确定了设备的开发思路。之后我校教师深入北京广达公司的生产一线,参与设备的制作,历时半年,开发出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台架(图3)、汽车全车电气实训台架(图4)。根据实训项目、实训设备,我们参考企业意见和建议,编写了《丰田1ZZ发动机拆装实训指导书》《丰田卡罗拉电控发动机检测实训指导书》。指导书整合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学科内容和企业任务需要,受到师生们的普遍认可。

3.双向交流,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示范校建设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动力。优质的师资不能光靠引进,必须注重自身培养。我校依托校企合作,通过专家培训、企业实践、交流座谈、进修提升等培养方式,着力打造“双师”队伍。

2013年暑假和2014年寒假,我校洪丽、肖宏等40名教师分两批来到北京广达公司,进行了专业基础理论和汽车新技术培训。培训中,除了有北京广达公司的专家邵明田、李元工程师外,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陈宝江(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魏俊强(北京汽车修理公司总工程师;全国技能大赛总裁判长)、戴建耘(台湾职业教育专家)等。培训大大开阔了专业教师的视野,缩短了教师与汽车行业新形势、新技术的距离,使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

利用假期,我校选派专业教师刘贤金、隋明轩等20余人到企业顶岗学习。教师们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工人们深入探讨、相互交流,真正体会到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也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有了清醒的认识。教师们在教学中适时调整了授课内容,使教学与行业与时俱进,加快了教师从“书本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除此之外,我校还经常邀请邵明田等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开展讲座培训和现场教学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校企合力,加速学生技能成长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它是以技能实训为手段,就业成才为目的的能力教育。我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北京广达公司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来校指导学生。通过专家们高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快速提高。

新疆内职班关系着国家的和谐稳定,备受学校领导关注。我校请来北京广达公司的张林等专家,强化新疆学生操作技能,使新疆学生在汉语交流不是很流畅的情况下,完成了所有实训项目。2013年11月我校举行了新疆学生技能大赛(图5)。比赛现场,新疆学生的表现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2014年北京广达公司的邵明田、赵玉亮工程师、高嵩峰博士定期到我校指导校技能队学生杨亮、朱佳鑫、王帅、徐凯。专家从企业带来不同于中职教学的训练思路,在训练过程中对每个环节精雕细琢。4名同学在沈阳市、辽宁省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图6)。

四、硕果累累,凸显辐射示范作用

1.成果突出

(1)校企深度融合,成果突出

我校与北京广达公司进行以教研为导向的校企深度融合,因成果突出,效果显著,在辽宁省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图7)。

(2)开发实训设备,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除了参与北京广达公司“G平台”的研发外,还与企业共同开发了适合我校学生认知水平、符合企业需求的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台架、汽车全车电气实训台架,并配有相应的32个实训项目,编写了2本实训指导书。这些举措解决了我校实训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了实训课程体系。

(3)教师队伍快速成长

研发教学设备以及多层次的培训,使教师们的教学、科研、专业实践水平大幅提升,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两年来,在国家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的优异成绩。尤其是刘佳教师,在全国“创新杯”汽车专业教师说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在2013年辽宁省汽车专业教学年会上做了经验交流。

(4)学生操作技能飞速提高

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北京广达公司的专家来校指导,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两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汽车技能大赛中共取得金奖1枚、银奖3枚、铜奖2枚,省级一等奖9个、二等奖6个的好成绩。

2.成效显著

(1)参与研发,效果明显

我校参与研发的“G平台”,符合教学实际,教师们应用起来得心应手,教师、设备相得益彰,发挥了最佳的效果。使用过程中,“G平台”能把企业正在发生的真实工作场景,利用图像采集系统,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封闭的教室内,学生学习如亲临其境。不仅减少了教学设备的实际损耗,而且教学更直观、更高效,解决了教学中效率、质量、成本等多个问题。该设备受到全国中职、高职院校的青睐。目前已在我校等多所中职、高职院校广泛应用,受到一致好评。

(2)多层次培训,效果显著

我校与北京广达公司的双向人才交流、多层次培训,吸引了辽宁省内其他院校的关注。带动了鞍山、抚顺、盘锦等中职学校的积极参与,促进了我省中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真正发挥了省汽车专业教研中心校的作用。

五、锐意进取,坚定校企合作之路

1.体会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我校通过参与研发“G平台”,共同开发实训设备,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了实训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师、学生技能水平,实现了汽车实训教学内涵的提升。我们将坚定走校企合作之路,不断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服务。

2.反思

校企合作需进一步拓宽领域,除共同研发、专家辅导、教师培训之外,今后要在企业文化进课堂、校外实训基地共建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作者赵传胜单位: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猜你喜欢
教研校企实训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