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张 涛
梁绿琦 我志愿 我快乐
文 本刊记者 张 涛
梁绿琦是一个付出者,许多年来,她对青少年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倾注了颇多心血,却并无一句怨怼之言。同时,她也是一个收获者,在十多年的志愿活动和履职活动中,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成为了一个快乐的人。
一份工作岗位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一个糊口的饭碗,还是一个可以在亲朋故友面前夸耀的头衔,还是仅仅只是用来打发闲暇时光的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速变迁的今天,人们对于职业的理解也变得越发现实与功利,对于职业本身的反思也大都被职业的回报所取代。因此,在这个时代,能够如梁绿琦这样身体力行、将个人事业与社会责任紧紧相连的人,就显得尤为可贵了。
梁绿琦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院长、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团校校长,一位青年朋友的引路人。
“现在的青年人普遍对于责任感看得比较淡,尤其是90后的孩子,虽然还谈不到自私,但是他们却表现得比较散漫,对工作要求不高,也不希望受到任何约束。在助人为乐方面就更谈不到了,多数人都是只图自己安逸,少有利他精神。”梁绿琦不无忧心地说。
多年来,梁绿琦一直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忧心不已,她时常思考如何才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重塑青年人的价值观。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她终于发现开展志愿者活动这一切实可行的道路。
“有时我发现给青年人讲马列主义、北京精神之类的理论,他们根本没有兴趣,更别说触动他们了,但是当组织他们参加完志愿者活动之后,却可以看到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兴奋,甚至都从眼睛里冒出光来。”梁绿琦这样说。
一次去毛主席纪念堂的志愿活动令梁绿琦的印象尤为深刻:起初动员的时候全场还是乱哄哄的,虽然一再告知大家,这里是毛主席纪念堂,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但大家还是浑然不以为意。可是随着志愿活动的逐步深入,大家却渐渐对毛主席产生了敬意,他们面对每天成千上万的参观群众,不再烦躁、敷衍,而是以“为毛主席接待客人”的强烈使命感去认真接待每一个来访的人。在这个时代的巨人面前,那些曾经自以为是的孩子终于感觉到了自身的平凡与渺小。
“现在的青年人很少有政治偶像,所以当一个改变了那么多人命运的伟大人物忽然走进了他的眼前,那种强烈的冲击感使他们忽然感到了个人的渺小,那种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一扫而空了。”梁绿琦解释说。
梁绿琦告诉我,过去开展活动时,好多家长都走后门希望能对自己的孩子多些照顾,让孩子少吃点苦,少受点累。但现在却反了过来,家长们都走后门希望孩子能参加到她的志愿活动中去。而每当接到这样的“后门”电话,梁绿琦的内心都是欣喜不已。
“这表明我开展志愿活动的办法已经得到了家长们广泛认同,有了他们的支持,我将志愿活动坚持下去的信念就更坚定了。”梁绿琦如是说。
梁绿琦(前排左四)在政协座谈会上听取意见
“北京经过多年的发展,‘入学难’问题按理说已经解决了。比如大学方面,北京2013年招生计划有八万多人的名额,而实际考生才有七万多人,入学应该不难了,但是‘入学难’的呼声反而越来越大了,所以我觉得‘入学难’的本质并不在于入学本身,而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梁绿琦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她指出,北京作为首都,虽然聚集着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在人口逐年递增的条件下,优质教育资源还是显得相对稀缺。近些年来,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为平衡资源,缩短学校之间过大的办学条件差距,老师和校长建立轮岗制度帮助资源薄弱学校赶上来,扩大优质学校的覆盖面,增加优质学位的供给量。这些措施虽然对“入学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距离真正解决这个难题,却还远远不够。
针对这个问题,梁绿琦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思路,她认为:政府可以解决最基本的教育权利问题,却没办法让所有人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没办法让一个教学能力差的学校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优质学校的教学水平。但是,政府可以让每个学校都各有特色,通过特色校来分散家长对不同教育的需求。
“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千差万别,对教育的需要也各不相同,再优质的学校,也不能同时满足所有家长的教育需求,这就为开办特色校留下了空间。我了解一些民办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有的学校特别重视传统人文教育,有的学校则在专业领域颇有优势,有的则是国际学校,完全融入西方的教育体系。这么多教育形式的存在,是完全可以满足家长们多元的教育需要的。”梁绿琦这样说。
梁绿琦也坦言,目前很多民办学校收费高,门槛低,口碑不好,有些国际学校一旦融入西方教育体系不成,就很难再与国内的教育接轨。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家长对民办特色学校的认可度不高,不愿选择这些学校。但梁绿琦觉得,这并不能妨碍将开办特色学校作为缓解入学难问题的出路。
“我一直希望政协能够组织一些力量,对开办特色校的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这样既能为解决首都的教育公平问题尽一份力,又发挥了政协智力密集的人才优势,何乐而不为呢?”梁绿琦建议说。
梁绿琦讲述了这样一次履职的经历:朝阳区的朝阳公园依照规定,本来是不准许汽车进入的,但是长期以来,却有很多车辆享有特权,他们可以持卡在朝阳公园内自由穿行而不受约束。这件事被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提及多年,但车主们总是以工作需要、特殊情况等等五花八门的理由敷衍塞责,致使这个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直到2014年,朝阳区人大代表们忽出奇招,他们不再向往常一样,要求取消这些车主的特权,而是对车主们的种种理由表示理解,只以朝阳区政府管理需要为由,要求各位车主将姓名、单位及理由登记上报。车主们闻听此言,各种五花八门的理由统统不见了,五百多人竟无一人敢上报登记,这一久拖不决的顽疾就这样根治了。
“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处理方法稍加变通,问题就解决了。我觉得政协在处理一些提案时,也必须要花一些心思才行,一个小小的变通很有可能带来极大的惊喜。政协监督不是权力监督,但我们可以让一些问题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里曝曝光,好的我们就支持,坏的我们就反对,许多事情就自然解决了。”梁绿琦这样说。
在履职过程中,梁绿琦还有这样一种感触,她发觉曾经有些制度在执行多年之后,已经逐渐偏离了设计者的初衷,形成了很多令广大市民深恶痛绝的问题。政协委员虽然有反映这些问题的想法,但受自身能力和信息的局限,也很难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提出高质量的提案供政府决策参考。
“北京市为了鼓励公园建设,曾经给予过公园一项扶持政策,规定每个公园可以建设占公园面积5%的房屋用于管理经营。这个政策的初衷本是好的,但是到近些年来,很多公园却利用这个政策,大肆挤占绿地建房出租,利用国家资源谋取个人私利,老百姓的意见很大。有的委员看不下去,提了提案,但是当公园一口咬定这些房屋只占5%的时候,委员就没办法了,因为委员一个人是根本没有能力去实地测量的,虽然心理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但还是无可奈何,最终事情只能不了了之。”梁绿琦举例说。
对此,梁绿琦建议:政协对委员们提出的提案和建议不要一下子就转送给相关部门,直接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解决,而是应该对所有提案进行梳理,将如公园超标建设房屋等这些委员调研力所不及的提案筛选出来,由政协再组织一些力量,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调研,以便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能够对情况掌握得更全面、具体,从而促进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梁绿琦是一个付出者,许多年来,她对青少年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倾注了颇多心血,却并无一句怨怼之言。同时,她也是一个收获者,在十多年的志愿活动和履职活动中,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成为了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不正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吗?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快乐,这样的意义岂不是更弥足珍贵和意义非凡吗?这也正是梁绿琦想要告诉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