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2015-01-09 19:04朱佐为
商场现代化 2014年31期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国有企业

朱佐为

摘 要:贸易融资已成为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日益重要因素,而当前中国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旧受制于融资难、门槛高、专业人才缺乏以及一系列政策因素。本文拟在对当前我国贸易融资的体系构成进行分析和对业务发展规模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分别从企业出口和进口两个角度,总结了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从供给主体看,我国银行对融资工具的认识表面化,产品设计没有考虑风险特征;(2)从需求主体看,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出口融资方面受制于自身缺陷的约束。通过进一步对内在形成原因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性意见:(1)提高银行贸易融资业务水平;(2)完善中小企业自身贸易建设;(3)加大国家扶持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力度;(4)进一步构建风险管理体系;(5)借鉴国外先进的贸易融资经验;(6)银行降低贸易费用,减少贸易融资成本。对贸易融资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贸易融资;进出口贸易;国有企业;中小企业

一、引言

当前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但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而进出口融资业务能较好地缓解企业的这一困境。一方面,贸易融资由于具有企业占用自有资金少,相比于其他融资方式准入门槛低、融资成本低、灵活性高、自我偿付性好及收益高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的融通资金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及进口商的关注和使用。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贸易融资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融资业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除此之外,对于企业来讲,利用进口贸易融资方式进行企业经营具有一定的优势。企业获取的进口贸易融资属于债务性融资,其与传统的企业负债融资存在一定的区别。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随着中国出口商品、服务结构不断丰富和提升,对汇率避险等各项需求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提供能满足企业汇率避险、开展新业务和长期业务的贸易融资新产品。随着传统信贷市场竞争日趋饱和,贸易融资成为中外资银行争相切入的市场热点,谁能尽快抢占这一新兴市场,就能取得未来业务发展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从出口的主体看,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的大部分贡献来自于外资企业,其次是国有企业。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虽然当前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仍然接近50%(见图),但其份额与国有企业类似,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其他类型的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等)的份额增长明显。

但中小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小,企业资产质量不高,这部分企业在进行常规的融资,如打包放款、信用证下的押汇等,在我国当前的银行体系下很难得到贷款,这显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十分不利。因而探讨我国当前的贸易融资体系及企业进出口融资需求中所面临的问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在对当前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规模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分别从企业出口和进口两个角度总结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二、我国贸易融资体系构成及业务规模估算

1.我国贸易融资体系的构成

从业务供给的角度看,中国现行贸易融资体系划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两个部分,前者在数量上构成了贸易融资业务的主体,但后者对前者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直接投入和降低特定业务的成本,政策性融资引导着商业性融资的方向和数量。特别是在大宗、长期和政治性、商业性风险较高的领域,政策性融资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2.对我国贸易融资业务规模的估算

估算中国贸易融资总体规模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对依据《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简便的估算办法是在资金运用方项目中剔除委托贷款项目,剩余部分即近似地视之为贸易融资业务。以此计算,2012年12月,中国金融机构外汇贸易融资业务规模存量为6835.57亿美元。但这一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是存量数据,而非全年业务流量数据,且存在两项误差:第一,外汇贷款未必都是属于贸易融资;第二,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迅速发展,与此相应的人民币贸易融资规模也突飞猛进,仅仅考虑外汇信贷业务,可能低估中国贸易融资业务规模。基于此,我们进一步利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项目中的“其它投资”项下的“贷款”项目来补充性地推测我国贸易融资规模。根据定义,在资产项下,借方表示资产增加,贷方表示资产减少;“贷款”项目的借方表示我国金融机构以贷款和拆放等形式对外资产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在负债项下,贷方表示负债增加,借方表示负债减少,“贷款”项目指我国机构借入的各类贷款,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组织贷款、国外银行贷款和卖方信贷,其中贷方表示新增额,借方表示还本金额。在《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资产项下,贷款贷方244亿美元,借方897亿美元,其中长期贷款贷方568亿美元,短期贷款贷方243亿美元,借方329亿美元。负债项下,贷款贷方6480 亿美元,借方6448亿美元,其中长期贷款贷方643亿美元,借方440亿美元,短期贷款贷方5937亿美元,借方6207亿美元。

三、我国贸易融资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伴随我国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品种日益丰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业务品种发展很快。而另一些业务品种,由于未得到进一步开发,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很多需要贸易融资的企业得不到资金。这种结果的出现究竟是如何造成的?笔者认为既有银行层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企业自身的原因。

从供给角度看,尽管我国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工具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对这些融资工具的认识可能过于表面化,因此,很可能会导致在产品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到产品的风险特征,或者表现在未能对贸易融资业务进行充分了解、操作环节复杂。并且风险的管理需要银行能够在各个层面以及各个部门的密切协作,而我国银行业在风险控制方面能够采用的技术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大多数是采用行政命令,或是对风险大小的识别仅仅停留在主观推测上,而采用量化标准以及数理模型等先进的技术上还很欠缺,因而难以形成对风险更好的监测。而来自银行供给层面导致外贸企业的出口融资困难对所有类型的企业都是适用的,只不过对中小企业的约束效应更强。

从需求主体看,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出口融资方面也受制于自身缺陷的约束。由于外资企业既可以利用国内银行的融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接触国际金融市场这样的天然优势,导致外资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相对于国内的外贸企业来说小很多。因此,下文主要从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出口融资面临的主要约束。

1.国有企业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经历了从纯粹依靠国家赋予的垄断权力到逐渐参与市场竞争这样的经营环境的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最终导致的是国有外贸企业占出口的份额逐渐下降。首先,国有企业以往通过国家政策,几乎是在完全垄断的环境下经营,很少会遇到竞争对手。但是这种模式下成长的企业往往经营结构单一,很多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统购统销的。其次,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尽管发展较早,但是总体来看,企业的规模并不庞大且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最后,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定位不够清晰。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定位主要依赖领导的意志,而这些领导通常是由政府任免的,因此领导的频繁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以后的发展,很难形成长期的战略定位。

因此,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并不是在于融资约束方面,而是在于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融资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国有外贸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中小企业

在我国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对我国的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各国都存在。同样,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占据了对外贸易的较大比例,因此中小企业出口贸易融资困难司空见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外贸企业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外贸企业由于自有资金缺乏,因而有较强的融资需求,而且基本上是通过银行渠道融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的占80%。但是由于自身经营中存在多种问题,实际上这些企业处于融资难的艰难困境。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融资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外贸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且融资渠道单一

在企业内部,由于不具备国有大型企业或者外资企业那样的实力,中小外贸企业更加缺少高素质的既懂管理又懂得外销的专业人才。并且企业一方面是经营理念上比较落后,人才梯队递补不上。另一方面是由于之前从事的仅仅是比较低端的外贸业务,短期内很难进行业务转型,也很难适应银行提供的各种对于贸易融资的金融工具。在此环境下,这些外贸企业实际上是自身素质束缚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不高,间接融资比重占比过高(很多小企业甚至是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中小企业在国内都很难实现直接在资本市场融资,更不要说到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贸易融资。

(2)中小外贸企业自身规模不大,信用程度不高

整体上看,我国进行对外贸易企业的进入门槛是比较低的。这在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的同时,却带来了整体出口企业规模较小的结果。从而普遍存在较大的银行融资需求,然而由于规模较小,缺乏用于抵质押的资产,很难满足银行的担保要求。同时,规模小、资质不高也导致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低,有些小型外贸企业还款的意愿并不高,很多企业甚至钻出口鼓励政策的漏洞,变相套取银行的贷款,最终导致银行对这些外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意愿降低。

另一方面,中小外贸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财务制度的透明性不高,因而对于银行来说,通过直接的审查企业的财务信息从而向企业发放贷款这样的渠道并不通畅。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再加上企业本身在自己的信用体系的维护上也缺乏相应的记录。所有这些信息不对称最终都会相应的增加银行的交易成本,因而对于像贸易融资这种更多的体现短期融资金融服务,便难以顺利进行。从而,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融资渠道会最终受阻。

(3)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营风险较高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较少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发展过程决定的。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小型的外贸企业部分是内销企业转变过来的,部分是从沿海省份小作坊式的企业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些企业大都内控制度不完善,基本上没有形成科学的质量、成本等管理保障体系,对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了解甚少,同时企业的组织架构松散。因而,相对于大型的国企外贸公司和外资企业,中小外贸企业有更高的经营环境风险,很多银行并不愿意将自己暴露在潜在的风险之中,于是这也间接地导致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困难。

四、对促进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上文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来说,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的贸易融资需求最强烈,但同时也是最难以得到贸易融资的企业。银行作为出口贸易融资的主要供给方,存在审批程序较多、产品设计未能充分考虑风险特征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推动贸易融资的发展,需要从企业和银行两方面予以解决,当然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更多的需要从自身素质、信用体系建设和企业组织架构等方面加以提高。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我国贸易融资发展较发达国家起步晚,贸易融资的产品种类及风险分担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金融机构所使用的进口贸易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应当对商业银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国际先进进口贸易融资业务培训,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进口贸易融资业务,最大程度地满足目前我国企业对于进口贸易融资的需求,提高银行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2)完善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及财务制度。在企业信用方面,企业应该着力树立自己的信用意识,逐步提高自身的资信度,有所取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进口贸易融资方式。

(3)国家在宏观政策支持方面应当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决策中有所偏移,使中小企业也能更好地享有相关的金融服务。另外,建立及时、快速、通畅的“政府—企业直通式”的政策传输渠道,更好地贯彻政府政策的实施。国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进口贸易融资的优先支持力度。

(4)金融机构在部分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立联合的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

(5)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优秀的贸易融资发展经验,有选择地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贸易融资发展模式,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尽量避免由于“虚假贸易融资”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保证我国贸易融资健康快速的发展。

(6)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着利率高、货币紧缩及人民币升级压力的宏观经济环境,给企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发展难题,银行方面可以尝试适当地降低或者减免部分贸易融资费用,鼓励更多的企业充分利用这一融资模式,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兵,蒋灵多.外资参与、融资约束与企业生存——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J].投资研究,2012,06:65-78.

[2]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7,05:19-20.

[3]宋本帅,刁节文.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机遇和挑战[J].金融与经济,2010,04:85-87.

[4]卢睿,易瑾.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0,14:112-113.

[5]宋本帅,刁节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之思考[J].财会月刊,2010,14:25-26.

从需求主体看,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出口融资方面也受制于自身缺陷的约束。由于外资企业既可以利用国内银行的融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接触国际金融市场这样的天然优势,导致外资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相对于国内的外贸企业来说小很多。因此,下文主要从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出口融资面临的主要约束。

1.国有企业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经历了从纯粹依靠国家赋予的垄断权力到逐渐参与市场竞争这样的经营环境的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最终导致的是国有外贸企业占出口的份额逐渐下降。首先,国有企业以往通过国家政策,几乎是在完全垄断的环境下经营,很少会遇到竞争对手。但是这种模式下成长的企业往往经营结构单一,很多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统购统销的。其次,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尽管发展较早,但是总体来看,企业的规模并不庞大且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最后,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定位不够清晰。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定位主要依赖领导的意志,而这些领导通常是由政府任免的,因此领导的频繁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以后的发展,很难形成长期的战略定位。

因此,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并不是在于融资约束方面,而是在于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融资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国有外贸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中小企业

在我国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对我国的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各国都存在。同样,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占据了对外贸易的较大比例,因此中小企业出口贸易融资困难司空见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外贸企业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外贸企业由于自有资金缺乏,因而有较强的融资需求,而且基本上是通过银行渠道融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的占80%。但是由于自身经营中存在多种问题,实际上这些企业处于融资难的艰难困境。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融资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外贸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且融资渠道单一

在企业内部,由于不具备国有大型企业或者外资企业那样的实力,中小外贸企业更加缺少高素质的既懂管理又懂得外销的专业人才。并且企业一方面是经营理念上比较落后,人才梯队递补不上。另一方面是由于之前从事的仅仅是比较低端的外贸业务,短期内很难进行业务转型,也很难适应银行提供的各种对于贸易融资的金融工具。在此环境下,这些外贸企业实际上是自身素质束缚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不高,间接融资比重占比过高(很多小企业甚至是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中小企业在国内都很难实现直接在资本市场融资,更不要说到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贸易融资。

(2)中小外贸企业自身规模不大,信用程度不高

整体上看,我国进行对外贸易企业的进入门槛是比较低的。这在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的同时,却带来了整体出口企业规模较小的结果。从而普遍存在较大的银行融资需求,然而由于规模较小,缺乏用于抵质押的资产,很难满足银行的担保要求。同时,规模小、资质不高也导致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低,有些小型外贸企业还款的意愿并不高,很多企业甚至钻出口鼓励政策的漏洞,变相套取银行的贷款,最终导致银行对这些外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意愿降低。

另一方面,中小外贸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财务制度的透明性不高,因而对于银行来说,通过直接的审查企业的财务信息从而向企业发放贷款这样的渠道并不通畅。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再加上企业本身在自己的信用体系的维护上也缺乏相应的记录。所有这些信息不对称最终都会相应的增加银行的交易成本,因而对于像贸易融资这种更多的体现短期融资金融服务,便难以顺利进行。从而,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融资渠道会最终受阻。

(3)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营风险较高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较少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发展过程决定的。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小型的外贸企业部分是内销企业转变过来的,部分是从沿海省份小作坊式的企业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些企业大都内控制度不完善,基本上没有形成科学的质量、成本等管理保障体系,对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了解甚少,同时企业的组织架构松散。因而,相对于大型的国企外贸公司和外资企业,中小外贸企业有更高的经营环境风险,很多银行并不愿意将自己暴露在潜在的风险之中,于是这也间接地导致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困难。

四、对促进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上文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来说,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的贸易融资需求最强烈,但同时也是最难以得到贸易融资的企业。银行作为出口贸易融资的主要供给方,存在审批程序较多、产品设计未能充分考虑风险特征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推动贸易融资的发展,需要从企业和银行两方面予以解决,当然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更多的需要从自身素质、信用体系建设和企业组织架构等方面加以提高。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我国贸易融资发展较发达国家起步晚,贸易融资的产品种类及风险分担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金融机构所使用的进口贸易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应当对商业银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国际先进进口贸易融资业务培训,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进口贸易融资业务,最大程度地满足目前我国企业对于进口贸易融资的需求,提高银行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2)完善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及财务制度。在企业信用方面,企业应该着力树立自己的信用意识,逐步提高自身的资信度,有所取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进口贸易融资方式。

(3)国家在宏观政策支持方面应当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决策中有所偏移,使中小企业也能更好地享有相关的金融服务。另外,建立及时、快速、通畅的“政府—企业直通式”的政策传输渠道,更好地贯彻政府政策的实施。国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进口贸易融资的优先支持力度。

(4)金融机构在部分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立联合的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

(5)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优秀的贸易融资发展经验,有选择地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贸易融资发展模式,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尽量避免由于“虚假贸易融资”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保证我国贸易融资健康快速的发展。

(6)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着利率高、货币紧缩及人民币升级压力的宏观经济环境,给企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发展难题,银行方面可以尝试适当地降低或者减免部分贸易融资费用,鼓励更多的企业充分利用这一融资模式,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兵,蒋灵多.外资参与、融资约束与企业生存——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J].投资研究,2012,06:65-78.

[2]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7,05:19-20.

[3]宋本帅,刁节文.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机遇和挑战[J].金融与经济,2010,04:85-87.

[4]卢睿,易瑾.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0,14:112-113.

[5]宋本帅,刁节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之思考[J].财会月刊,2010,14:25-26.

从需求主体看,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出口融资方面也受制于自身缺陷的约束。由于外资企业既可以利用国内银行的融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接触国际金融市场这样的天然优势,导致外资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相对于国内的外贸企业来说小很多。因此,下文主要从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出口融资面临的主要约束。

1.国有企业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经历了从纯粹依靠国家赋予的垄断权力到逐渐参与市场竞争这样的经营环境的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最终导致的是国有外贸企业占出口的份额逐渐下降。首先,国有企业以往通过国家政策,几乎是在完全垄断的环境下经营,很少会遇到竞争对手。但是这种模式下成长的企业往往经营结构单一,很多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统购统销的。其次,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尽管发展较早,但是总体来看,企业的规模并不庞大且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最后,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定位不够清晰。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定位主要依赖领导的意志,而这些领导通常是由政府任免的,因此领导的频繁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以后的发展,很难形成长期的战略定位。

因此,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并不是在于融资约束方面,而是在于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融资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国有外贸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中小企业

在我国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对我国的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各国都存在。同样,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占据了对外贸易的较大比例,因此中小企业出口贸易融资困难司空见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外贸企业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外贸企业由于自有资金缺乏,因而有较强的融资需求,而且基本上是通过银行渠道融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的占80%。但是由于自身经营中存在多种问题,实际上这些企业处于融资难的艰难困境。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融资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外贸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且融资渠道单一

在企业内部,由于不具备国有大型企业或者外资企业那样的实力,中小外贸企业更加缺少高素质的既懂管理又懂得外销的专业人才。并且企业一方面是经营理念上比较落后,人才梯队递补不上。另一方面是由于之前从事的仅仅是比较低端的外贸业务,短期内很难进行业务转型,也很难适应银行提供的各种对于贸易融资的金融工具。在此环境下,这些外贸企业实际上是自身素质束缚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不高,间接融资比重占比过高(很多小企业甚至是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中小企业在国内都很难实现直接在资本市场融资,更不要说到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贸易融资。

(2)中小外贸企业自身规模不大,信用程度不高

整体上看,我国进行对外贸易企业的进入门槛是比较低的。这在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的同时,却带来了整体出口企业规模较小的结果。从而普遍存在较大的银行融资需求,然而由于规模较小,缺乏用于抵质押的资产,很难满足银行的担保要求。同时,规模小、资质不高也导致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低,有些小型外贸企业还款的意愿并不高,很多企业甚至钻出口鼓励政策的漏洞,变相套取银行的贷款,最终导致银行对这些外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意愿降低。

另一方面,中小外贸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财务制度的透明性不高,因而对于银行来说,通过直接的审查企业的财务信息从而向企业发放贷款这样的渠道并不通畅。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再加上企业本身在自己的信用体系的维护上也缺乏相应的记录。所有这些信息不对称最终都会相应的增加银行的交易成本,因而对于像贸易融资这种更多的体现短期融资金融服务,便难以顺利进行。从而,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融资渠道会最终受阻。

(3)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营风险较高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较少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发展过程决定的。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小型的外贸企业部分是内销企业转变过来的,部分是从沿海省份小作坊式的企业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些企业大都内控制度不完善,基本上没有形成科学的质量、成本等管理保障体系,对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了解甚少,同时企业的组织架构松散。因而,相对于大型的国企外贸公司和外资企业,中小外贸企业有更高的经营环境风险,很多银行并不愿意将自己暴露在潜在的风险之中,于是这也间接地导致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困难。

四、对促进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上文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来说,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的贸易融资需求最强烈,但同时也是最难以得到贸易融资的企业。银行作为出口贸易融资的主要供给方,存在审批程序较多、产品设计未能充分考虑风险特征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推动贸易融资的发展,需要从企业和银行两方面予以解决,当然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更多的需要从自身素质、信用体系建设和企业组织架构等方面加以提高。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我国贸易融资发展较发达国家起步晚,贸易融资的产品种类及风险分担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金融机构所使用的进口贸易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应当对商业银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国际先进进口贸易融资业务培训,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进口贸易融资业务,最大程度地满足目前我国企业对于进口贸易融资的需求,提高银行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2)完善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及财务制度。在企业信用方面,企业应该着力树立自己的信用意识,逐步提高自身的资信度,有所取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进口贸易融资方式。

(3)国家在宏观政策支持方面应当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决策中有所偏移,使中小企业也能更好地享有相关的金融服务。另外,建立及时、快速、通畅的“政府—企业直通式”的政策传输渠道,更好地贯彻政府政策的实施。国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进口贸易融资的优先支持力度。

(4)金融机构在部分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立联合的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

(5)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优秀的贸易融资发展经验,有选择地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贸易融资发展模式,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尽量避免由于“虚假贸易融资”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保证我国贸易融资健康快速的发展。

(6)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着利率高、货币紧缩及人民币升级压力的宏观经济环境,给企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发展难题,银行方面可以尝试适当地降低或者减免部分贸易融资费用,鼓励更多的企业充分利用这一融资模式,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兵,蒋灵多.外资参与、融资约束与企业生存——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J].投资研究,2012,06:65-78.

[2]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7,05:19-20.

[3]宋本帅,刁节文.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机遇和挑战[J].金融与经济,2010,04:85-87.

[4]卢睿,易瑾.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0,14:112-113.

[5]宋本帅,刁节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之思考[J].财会月刊,2010,14:25-26.

猜你喜欢
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