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学 罗思
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农民画,表现内容多为本民族传统风俗和地域文化。杨丹先生土生土长于广西三江侗乡,作为三江侗族自治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美术教师,他多年工作在教学一线,并致力于侗族农民画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从事农民画创作,并把农民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运用到三江地区的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教学中。他在侗族农民画方面,既有理论研究,又有技艺实践;既培养了人才,又突出了地域特色,成为侗族农民画开发、利用、传承的第一人。
一、侗族农民画概述
侗族与壮族、苗族一样都是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是古百越族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侗族现有人口35万,居住的地方不仅山高林密、风光秀丽,而且民风淳朴,经过上千年的繁衍,在岭南这片土地上至今仍传承有百越先民的文化习俗,每个民族渐渐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农民画就是其中的代表。
侗族农民画主要集中在广西三江地区,当地农民画根植于深厚悠久的侗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绘画内容多以侗族人民现实生活为背景,以侗民族特有的风俗为题材,且融合了各种传统民间艺术意象夸张的表现手法,构图充实饱满,造型稚拙质朴,色彩艳丽明快,反映了勤劳的侗族人民传统的民族审美意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侗族农民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装饰性风格特点,成为民族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涌现出很多农民画家和代表性画作,如画家吴玉纯的《送新娘》、程兆麒的《禾花鱼满责任田》、杨共国的《侗族芦笙舞》、杨丹的《欢乐侗乡》等,这些作品具有侗族农民画典型风貌,并入选了全国农民画展。
近三十年来侗族农民画方兴未艾,在杨丹组织和带领下,已有数千幅作品在全国各地参加各种画展,其中有数百幅获奖。诸如:1990年60幅作品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展”;1994年100多幅入选在上海举办的“三江现代民间绘画展”;1996年6幅农民画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展”;2008年50多幅作品参加奥运会中国农民艺术展;2010年由中国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三江农民画》画册;2011年在韩国举办广西三江侗族农民画展;2011至2014年参加了深圳艺术博览会。侗族画家兼农民画辅导老师的杨丹先生也有多幅作品被省级以上的博物馆收藏,经过他的努力,今天的侗族农民画开始步入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化转型的道路。
二、侗族农民画中的民俗文化
杨丹先生在工作和教学之余,积极从事农民画创作,他的绘画作品与许多侗族农民画家作品一样,其表现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诸如民居建筑、民族节日、生活习俗,还有口传心授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他的代表作品《打油茶》,描绘的是侗家“百家宴”其乐融融打油茶、喝油茶的情景。侗族百姓自古就喜食油茶,常一日两餐甚至三餐,同时它也是接待宾客必不可少的食品。作品《打油茶》画面几乎不留任何空白,地面也被各式木桶、板凳、劳作工具填满。画中四缕云烟不仅向观者传递出油茶飘香的味觉感受,更将其视线引向打油茶的人。在色彩表现上受侗族刺绣启示,大面积使用饱和度极高的红、黄、蓝、绿、黑进行平铺,给人活泼、明快的视觉感受。画中诸多人物和作为配景的餐桌、餐具及地面、帘布,大胆运用补色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整体色调达到灵动的作用,也使相同颜色因不同的构成在画面中产生节奏韵律感。整幅画面既富有装饰性又蕴含着本民族服饰特色,起到了杂而不乱的视觉效果,绚烂的色彩描绘出侗乡百姓栩栩如生的生活场面。
“三月三”是侗族特有的民族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宏大、最隆重的赶圩集市。十里八村的壮、苗、瑶、侗、汉等许多民族的百姓汇集三江,搭戏台唱侗歌,点花炮赛芦笙,热闹非凡。杨丹先生的作品《赛芦笙》描绘的是鼓楼坪两堂芦笙摆开阵势的比赛场景,由芦笙头吹奏大号低音芦笙,其他成员吹奏长短不一芦笙。作者将侗族木质建筑——吊脚楼、吹大芦笙的二人置于画面中央突出主题,以两个高大芦笙为中轴线,左右两排各列有七人,错落有致,使画面形成数量相等的稳定视觉效果,鼓足腮帮、仰头吹笙的三人与低头吹笙的男子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处于对比与调和之中。画面上部背景是皎洁的月光和明朗的星空,画面前景人物或两两搭肩,或单独站立,腰部的曲线与飘飞的裙摆好似随芦笙的节奏摇摆,加之作为点缀的吊脚楼内的人物构成观众围观的场景。
侗族百姓是最好客、最朴实的民族之一,杨丹先生创作的《侗族大歌迎宾曲》把侗寨最具特色的侗歌和侗寨民居巧妙地熔于一炉,汇集在同一画面中。侗家有三宝:大歌、鼓楼和风雨桥。其中侗族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在侗族地区流行的一种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而且在曲式上紧密完整,特别是合唱中自由和谐地出现的多声部,这在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中是罕见的,人们只能通过耳朵和心灵去捕捉和感受她的美妙。鼓楼是侗家人最具独特风格的建筑物,作为侗族的族徽,鼓楼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不过从有侗族村寨时起,就有鼓楼,并且世代相传。鼓楼通常建在侗寨的中心广场位置,是寨里人聚集纳凉的地方,也是侗家人传歌、唱歌、学歌的集中场所。《侗族大歌迎宾曲》描绘的就是侗家人在鼓楼下载歌载舞场景,画面中心是两排身着侗族服饰的妇女,手牵手唱着大歌,第三排是侗族男人们吹芦笙伴奏伴舞,后面背景是风雨桥和两侧诸多的吊脚楼民居,民居之中又有许多看戏的人们。整个画面欢快喜悦,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动态各异,色彩艳丽丰富,大的色块与小的色彩和谐统一,画面主题突出,象征着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体现出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三、侗族农民画的传承、开发与利用
作为侗族农民画的传承人,杨丹先生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职业优势和专业背景,把侗族农民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把侗族农民画技艺和蕴含的地域文化运用到三江地区的基础美术教育教学中。
杨丹自1986年从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回乡,任教独峒乡中心小学。1990年以前,独峒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民生活水平均在贫困线以下。他因地制宜以锅灰为墨,大地为纸,蓝靛、石灰、黄土为颜料,破碗为调色盘,且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纸张的购买,以保证正常的美术教学。并带领学生对侗乡独具特色的鼓楼、风雨桥,以及日常生活、喜庆节日等进行写生,搜集创作素材将其运用到作品之中,并利用空教室或乒乓球台对学生作品进行教学辅导。二十多年来,他指导学生创作的作品多达数百幅,其中《糯粑节》《幸福人家》《童趣》三幅作品参加了“广西少年儿童书画展”,并在三江县城举办了“三省坡脚下侗族儿童画展”。
教材是供给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内容所用的资料。根据国家中小学统编教材,以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决策权的逐步下放为依托,杨丹先生结合当地侗族学生特点编写出独峒乡中心小学《美术》校本教材。此教材分低、中、高三部分,教学内容包括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打糍粑、唱侗戏、芦笙踩堂、“多耶”、风雨桥、鼓楼等,采用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鼓楼建筑为例,低年级学生以线条勾勒几何形体组成单个鼓楼,不涉及色彩搭配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三原色、三间色、复色、对比色等色彩搭配基础知识,并应用到单个或多个鼓楼绘制之中。高年级学生则以描绘场景性的创作为主,将鼓楼作为其部分,起到交代画面场景、烘托气氛的作用。其中树叶、秸秆、小木棒等乡土材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美术材料供给不足的弊端,使课堂因多元化的材料而焕发光彩。直至2004年,杨丹接受中央电视台西部教育栏目专访后,才有机会争取到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赞助,将其印制2000册,沿用至今。
2011年3月,杨丹先生调入三江侗族自治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工作,他又编写出供学生系统学习的《民族文化进校园读本》。作为课外读物和科普教育,书中结合当地特色将侗族建筑艺术、手工艺品、民间美术、侗族大歌、侗族乐器、民间习俗,及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写入其中,把侗族传承的文化艺术,特别是本民族特有的大歌、鼓楼、风雨桥做了详细解读。该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2004年我国第20个教师节之际,杨丹先生作为全国重点宣传的十位优秀教师之一,受到了原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的接见,他赞誉杨丹先生说:“你开创了中国农村美术教育的新局面。”杨丹先生摆脱了一直以来教师照本宣科的美术教学模式,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课堂之中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并被中央电视台西部教育栏目制作了专题访谈节目。
总而言之,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广西特有的地域文化。作为柳州市人大代表,杨丹先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2012年他提出柳州市加强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经费投入的建议,该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创造财富是能力,享受财富是艺术。为了让国内外更多人认识侗族农民画,了解侗族农民画,杨丹先生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迄今为止,他已经培训三江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近千余人,培训当地农民画作者二百多人。这无疑为侗族农民画的传承与资源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