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燕 吴 晖 周 娟 潘敏葱 杨美霞 伍翠兰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颅脑外科,广东佛山52821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的数人小圈团体,圈内成员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现已不断融入医院细节管理中。手卫生是指医护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1]。颅脑外科患者往往存在高龄、病情危重、昏迷、住院时间长及各种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使其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比较高。所以,为降低颅脑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本院在颅脑外科科室开展了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全科医护人员按班次组成品管圈,决定圈名,选出圈长1名,记录员1名,圈员6名。活动主题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活动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收集2013年1至2013年12月 QCC实施前本院颅脑外科患者医院感染资料及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QCC实施后本院颅脑外科患者医院感染资料,同一患者重复报告医院感染只统计1例,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次数按实际情况统计例次数。对实施QCC前后颅脑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送检率进行比较分析。
2013年1-12月颅脑外科医护人员采取日常手卫生预防措施,2014年1-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活动内容实施如下。
1.3.1 培训宣教 提高认识通过绩效考核强化行为品管圈圈长通过科室专题讲座及品管圈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院感染预防知识、手卫生知识培训,使其正确掌握六步洗手法,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意识,提高其对手卫生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及手卫生不足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避免病原菌由医护人员手传染给患者。每月进行手卫生操作的考核,不及格的进行绩效奖金的扣罚。
1.3.2 手卫生的“5个指征”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品管圈小组内成员互相监督,保证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体液暴露后、摘手套后手卫生执行到位,每次洗手持续时间、洗手频次充足。
1.3.3 增加颅脑外科非手触式洗手设施配备相应配置有效齐全的洗手池、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干手器等,每台治疗车上和每间病房里均配置有快速手消毒液,方便医护人员洗手。
1.3.4 提高品管圈圈长监管力度每季度检查快速手消毒液在仓库领取的数量来反馈科室手卫生情况,督促圈内小组成员不因工作紧张、繁忙而不执行洗手措施。并且对该活动每月进行检查及记录,对开展过程中发生的困难点应组织全组人员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收集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3年全院住院总例数为18072例,感染总例数为287例,颅脑外科医院感染例数17例,占全院感染例数5.92%。2014年全院住院总例数为18425例,感染例数为363例,颅脑外科医院感染例数21例,占全院感染例数5.78%,在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中,颅脑外科位列前三。
QCC实施后颅脑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QCC实施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次感染率较QCC实施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QCC实施前后颅脑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2013年病原菌送检率为55%,2014年病原菌送检率为69%,QCG实施前后颅脑外科病原菌送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0.983,P值=0.322)。颅脑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大部分以革兰性阴性菌为主,QCC实施后,医院感染革兰性阴性菌从90.91%下降至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QCC实施前后颅脑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QCC实施后,医生、护士在掌握手卫生概念、六步洗手法、正确回答医护人员卫生标准方面的比率显著提高,从实施前的40%和73%上升至实施后的80%和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更制约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升,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医务人员在纷繁的医疗护工作中,手携带着大量的细菌,而大部分医院感染为接触性传染,医护人员的手是病原菌重要的传播媒介。更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越高,则医院感染率越低[2]。颅脑外科患者因年龄、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深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及引流)等[3]原因,患者病情严重,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方便较为频繁,这就使得病原菌容易从医护人员手转移到患者中,以至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本院颅脑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位列前三,是本院重点监测监管的科室。
随着人们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做好手卫生已被认为是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本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其对手卫生的意识淡薄,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医护人员只是重视操作后、手部污染后洗手;自我保护意识强,对患者保护意识不足,在接触患者之前忽视了洗手,没有充分认识到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更应该通过洗手达到保护患者不被感染的目的。医护人员缺乏手卫生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对六步洗手法的标准流程不熟悉。医院颅脑外科洗手设备及医护人员配备不足,缺乏非手触式洗手设施配备、洗手液、干手用具;医护人员对消毒剂不了解;在繁重的医疗护理当中时间紧迫,不能保证每次都按要求洗手;科室监管不到位等,影响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及规范性,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加。
有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4-5]。本院根据2013年颅脑外科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在颅脑外科科室开展了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实施了一系列的品管圈活动:增加颅脑外科的洗手设备;进行了专题讲座,对院感预防知识、手卫生知识进行培训;圈内小组工作中互相监督;加大圈长的监管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4年颅脑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5.72%)比2013年颅脑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5.98%)低。2014年医护人员在掌握手卫生概念、六步洗手法、正确回答医护人员卫生标准方面分别比2013年高40%和17%。这次的品管圈活动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改善了医疗护理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发挥医护人员潜能,培养医护人员管理人才,使医疗质量得到提升。大家自动自发参与,工作上相互监督,工作中发现问题踊跃提出,组织讨论,广开言路启发大家思维进而提出对策解决问题,这不仅达成了这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还提高了科室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工作水平。
根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变化趋势调查,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性阴性菌为主[6-7]。本院 2013-2014 年颅脑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均以革兰性阴性菌为主且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占多数。有研究报道:医护人员操作前及操作中手部细菌超标;工作繁忙时手部菌量成倍增加;肥皂洗手及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可使手部细菌减少50%~100%[8]。所以,正确的洗手对于减少医护人员手部病原体的定植,防止医护人员手部细菌污染患者造成医院感染格外重要。品管圈活动从洗手设备、洗手物品、宣传标语图片的配备到落实医护人员洗手知识、洗手监督、考核奖惩方面,形成一个医护人员乐于接受、主动配合、循序渐进,良性干预的管理制度,值得应用推广。
[1]游建萍,黄 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2]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85-187.
[3]谢春雷,方 文,李春霞,等.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2008,18(5):643-647.
[4]沉玲丽,冯素文,朱秀芳,等.品管圈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10):907-909.
[5]刘庆兰,郑文龙.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04-2406.
[6]付玉梅,杨晓仪,梁惠芬,等.社区医疗机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18(4):314-316.
[7]文细毛,任 南,吴安华,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变化趋势[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50-355.
[8]尹湘毅,吴金京,丁 艳,等.医护人员手部带菌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0):9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