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洋, 方 丽,赵秀华,夏小琦,陈锚锚
病毒性肝炎是以侵害肝脏为主,引起肝脏炎症的一组病毒病原体所致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其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每年全球有140 万死亡病例[1]。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是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WHO 于2010 年5 月21 日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 月28 日定为世界肝炎日。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近年来我国在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上采取了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 为15 岁以下人员补种乙肝疫苗等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部队在这方面的防控措施也较为严密,但是其群集性生活、流动性大等特点,为肝炎病毒的感染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病毒性肝炎对部队人群健康危害仍然很大。 为此,本文分析了近5 年来西南战区部队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状况,力求为部队进一步做好卫生防病工作提供依据。
1.1 资料来源 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 从2009 年1 月1 日~2013 年12 月31 日西南战区部队各级医疗体系单位上报的部队人员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报告卡中,收集患者的疾病诊断和个人基本信息, 以病例发病日期统计发病时间,人员类别包括干部、战士、离退休人员等。
1.2 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依据病毒性肝炎分型、发病时间、人群分布等,对2009~2013 年西南战区部队病毒性肝炎发病流行状况进行分析。
2.1 发病概况 5 年中,西南战区部队共计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为2403 例,包括病毒性肝炎452 例,其中2009年死亡1 例。 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8.8%,位居肺结核(676 例)之后,列第2 位。 病毒性肝炎分型中,甲型42 例,占9.29%;乙型300 例,占66.37%;丙型56 例,占12.39%;戊型23 例,占5.09%;未分型肝炎31例,占6.86%。
2.2 各年构成比及流行趋势 5 年中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表1),其中甲肝发病数逐年下降,2012 年略有回升后又下降,其构成比分别为10.89%、9.78%、3.33%、10.64%、12.00%, 高于全国同时期的3.08%、2.68%、2.29%、1.77%、1.78%[3];乙肝发病数较高,其中2011 年最高, 但总体有下降趋势, 构成比分别为67.33%、66.30%、75.56%、58.51%、64.00%, 低于全国同期水平的82.78%、80.47%、79.67%、78.73%、76.92%[3]; 丙型和戊型肝炎发病数不稳定有波动;未分型除2010 年略高外,其他年份较为平稳。
表1 2009~2013年各型病毒性肝炎构成比
图1 2009~2013 年各月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分布
2.3 时间分布 452 例病毒性肝炎中,各月均有发病,发病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其中1、3、7、9 月发病较高,2、6、12 月较低(图1)。
2.4 人群分布 在452 例病毒性肝炎中, 男性428 例,占94.69%;女性24 例,占5.3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这可能与部队整体人员数量男性多于女性有关。 士兵(230例)高于干部(155 例),离退休(49 例)高于学员(8 例),在编职工10 例(图2)。 士兵发病数最高,可能与士兵的训练和生活较为集中有关。
图2 病毒性肝炎患者职别分布
本调查结果显示,西南战区部队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占总传染病发病数的18.8%,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1、3、7、9 月发病率高,2、6、12 月较低。 病毒性肝炎历来都是西南战区部队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发病均以青壮年散发为主,尽管这5 年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甲、乙肝仍然是主要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是战区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重中之重。
分型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可以发现,甲肝发病波动较大,高于全国报告疫情水平[3],与近年全国甲肝疫苗接种覆盖率及有效率有着密切联系;而乙肝虽然长期居高不下, 但有下降趋势, 且低于全国同期疫情报告水平[3]。1995 年以来, 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的推广和易感人群的补种,提高了群体免疫屏障水平,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的传播,成为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4],西南战区部队也从中获益较多。
虽然部队防控病毒性肝炎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控制了发病数,但仍然不稳定、有明显波动的情况。 因此,根据部队实际情况,建议:(1)对甲型和戊型肝炎以切断粪- 口传播途径为主;对乙型肝炎而言,由于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增长逐年下降, 因此,应定期复查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对抗体滴度过低或消失者,应补种乙型肝炎疫苗;丙型肝炎则应以控制肠道外(如经血液)传播途径为主。 (2)要力争做到六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和早处理疫点),防止流行,提高疗效。 要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减少发病。 (3)加强传染源管理,做好报告和登记,各级医务人员应依法对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传染病报告,急性病毒性肝炎应做病原学分型报告和统计,严格分诊治疗。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例及携带人群,应每年复查1 次。(4)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 饮食行业及集体食堂都应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尤其要做好食具消毒,食堂、餐厅应实行分餐制或公筷制,特别是部队在野外驻训期间的卫生管理要加强监督检查。(5)要加强生食食品的卫生监督,防止水源被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 野外驻训前,要掌握驻训地病毒性肝炎流行和水域污染情况, 开展流行病学侦察,一旦发现有污染可能,应立即采取相应防控措施。要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粪便及污水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废弃物应及时焚毁。
[1] 黄留玉,藤光生.军队传染病预防控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 285-286,305-310.
[2] 韩光红.军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其预防对策探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7,15(1):16-18.
[3] 贺淑萍,梁琴,赵臻.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和发病率的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8):16-21 .
[4] 梁晓峰, 陈园生, 王晓军, 等. 中国3 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26(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