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征兵
紧紧围绕实现“四个转变”抓好新兵教育
●杨征兵
近期,我们采取查阅档案、集体座谈、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某部1200余名新兵思想素质和现实反映进行了实地调查摸底。从掌握的情况看,当前新兵总体思想稳定、积极上进,学习训练、工作生活正在逐渐步入正轨。同时看到,受时代发展进步、社会环境变化、军地生活反差等多种因素影响,新兵思想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有的放矢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调查感到,绝大多数新兵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参军报国热情较高,但相当一部分不问国际国内大事,政治修养基础差、思想认知水平低。一是对时事政策关注少。调查显示,有的对主流媒体、主流声音不关注,在家基本不读报纸、不听广播、不看电视新闻,入伍前业余时间主要用在玩网络游戏、读玄幻小说、看肥皂影视、搜花边新闻上。36%的新兵不知道“中国梦”“强军梦”,45%的没听过中国海军也门撤侨、俄罗斯红场阅兵。一名新兵说:“现在找工作人家关心的是学历和能力,知道这些国际国内的大事有啥用?”二是对政治谣言警觉差。调查感到,一些新兵政治素养低、敏感性差,对于网络上一些意见领袖、公知大V抛出的所谓“还原真相”“历史揭秘”等歪曲历史、质疑英雄的言论缺乏警觉性。问卷统计显示,对于丑化党和国家以及军队军人形象的言论,17%的新兵选择“没有关注”,16%的觉得“有一定道理”或“无所谓”。三是对社会事件看法偏。调查发现,少数新兵对一些社会现象认识较片面,13%的把拐卖婴儿、医患纠纷等个案归结于体制问题,21%把经济下行、股市动荡归结于政府管理能力问题。
分析感到,新兵入伍前普遍缺乏系统的政治理论灌输和政治意识培养,政治觉悟比较低。因此,要抓住兵之初的契机,紧盯可塑性强的特点,组织新兵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特别是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政治常识,切实掌握基本内容、熟记基本观点、明确基本要求,不断强化政治素养;要深入开展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引导新兵学史知史信史,从根子上厚实政治底色、汲取红色营养、传承红色基因,切实增进对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信赖;要围绕新兵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搞好正面引导和解疑释惑,帮助新兵客观分析问题、正确看待形势、认清社会主流,不断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
调查显示,95%的新兵都是自愿入伍的,但入伍动机除了锻炼自己、保家卫国等原因外,冲着待遇来、奔着谋职来的倾向比较明显,当军官、转士官、学技术的想法比较普遍。一是想谋一份工作。受地方经济下行、部队待遇提高以及军队深化改革三重因素影响,67%的新兵把参军入伍当作一种就业手段,其中想考学的占31%,想转士官的占56%。有的认为,现在部队待遇越来越好,与在地方打工比起来,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机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二是想学一门技术。调查统计,38%的新兵希望从军期间能学技术,认为这样既能尽义务,还发工资,又能为今后就业创业增加一定的筹码。有的新兵一来就和干部骨干拉关系、套近乎,表达自己想学一技之长的想法;有的新兵为了学技术,存在买证书、办假证的现象。三是想得一定实惠。近年来,为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入伍,各地相继出台了经济补偿、免费培训、带卡安置等优惠,不少高校给出了免试专升本、保研等照顾,部队也制定了优秀大学生提干、考学等一系列措施。这些看得见的实惠对新兵参军入伍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65%的新兵讲,自己来当兵,就是冲着这些实惠来的。
分析感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兵入伍多算的是“获得账”,少算的是“奉献账”;多算的是“经济账”,少算的是“政治账”;多算的是“个人账”,少算的是“集体账”。因此,要认真组织学习宪法、兵役法、条令条例等有关政策规定,强化新兵的法规意识、职能意识、奉献意识,引导新兵不断校正认识偏差,端正入伍动机;要搞好强军目标学习教育,深入解读“强国梦”“强军梦”与个人“成才梦”的内在联系,引导新兵自觉把“个人梦”融入“强军梦”;要围绕“打工”与“打仗”、“谋生”与“追梦”等话题开展讨论辨析活动,引导新兵明确职责要求、提升认识层次,在爱党为国、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中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干部骨干反映,今年的新兵80%以上都或长或短打过工,对社会或深或浅有一定接触,虽然认同主流价值观念,但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一是金钱观念相对狭隘。32%的新兵把金钱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认为“钱挣得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对社会上的偷税漏税、坑蒙拐骗等事件不以为然,对收入合法不合法不怎么关注。一名新兵讲:“有钱才能任性,没钱只能认命!”二是人际交往相对圆滑。对社会上的“潜规则”“关系学”有一定了解,有的会交往、自来熟,谈吐不拘束,但汇报有保留,交流不走心,自我保护意识强,真实想法隐藏深;有的头脑活、有眼色,喜欢表现自己,看到班长打扫卫生就主动上前抢着干;有的重人脉、拉关系,刚报到就热情给大家送礼物、分特产,搞感情投资。三是婚恋观念相对开放。传统的婚恋评价标准在一些新兵心目中逐渐淡化,调查显示,11%的新兵对未婚同居、“一夜情”表示可以理解,7%的对“闪婚”“闪离”等现象持无所谓态度,69%的新兵谈过恋爱,34%的谈过2次以上,27%的与女朋友发生过关系,7%的曾经与恋人长期同居,40%的新兵还认为有多个女朋友是有魅力的表现。四是娱乐方式相对庸俗。70%以上的新兵表示入伍前去过酒吧、慢摇吧、KTV等娱乐场所,认为这是时尚正常的休闲方式;64%的新兵把上网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业余时间主要用来网购、网聊、网游,对“涨姿势”“小鲜肉”“萌萌哒”等网络语言运用娴熟,对玩“穿越火线”“英雄联盟”等网络游戏比较在行,有的甚至靠专门在网吧做代练、打装备挣钱;个别新兵有酗酒的经历,经常以酒会友、聚会斗酒,对社会上疯传的“七斤哥”“五斤姐”津津乐道。
分析感到,复杂的社会环境让不少新兵对是与非、美与丑的评价标准逐渐背离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价值。因此,必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新兵清除思想杂草、补足道德之钙、筑牢精神支柱;要组织新兵认真学习道德模范、最美群体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树好道德标杆、弘扬新风正气、激发正能量;要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军营文化活动,用主流文化抵御庸俗之风侵蚀,汇聚追求正义、崇尚道德的正能量,帮助新兵走好军旅之路。
今年入伍的新兵,96%以上都是95后,大多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但身体条件、心理素质总体有所下降,对部队生活适应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封闭式管理不适应。调查显示,75%的新兵认为部队管得严、管得死、管得多,感觉自己“像是失去了自由”。有的认为来到驻地半个多月也没上过街,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感觉闷得慌;有的认为手机刚来就被“收缴”了,家人女友联系频率陡减,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二是对快节奏生活不适应。不少新兵在家养成了晚睡晚起、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有的感觉现在哨音一响就得按时起床、出操、洗漱、吃饭、操课,一时感到难以适应;有的认为连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给家里打电话都要限制时间,感到日子过得太紧张;有的认为每天不是教育就是训练,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对“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节奏很头疼。三是对高强度训练不适应。调查发现,近40%的新兵觉得适应期训练强度大,现实思想随着训练强度、管理严度、心情好坏程度波动较大。有的有心劲缺干劲,非常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军人,但由于在家缺乏锻炼,连基本的热身运动都感到量大,入伍不到一个星期就开始打退堂鼓;有的有决心缺恒心,吃苦思想准备不足,搞训练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甚至找各种理由逃避训练。
分析感到,新兵初入军营,对部队的规章制度、作息规律、学习训练方式正处于适应期,也是思想情感、从军意志的波动期。因此,在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同时,要通过工作帮助、生活关怀、精神安慰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使他们尽快找到归属感,融入“大家庭”,度过适应期;要结合政治复审和身体复查,摸清新兵心理状况,扎实抓好心理教育,帮助新兵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要坚持寓教于训、寓教于管、寓教于比,广泛开展争上“龙虎榜”、争戴“光荣花”、争当“训练之星”活动,在比吃苦、比坚强、比进步中磨砺意志品格,锤炼过硬作风,塑造革命军人好样子。
【作者系新疆塔城军分区政治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