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就是一场战役

2015-01-07 16:22刘桂池
当代党员 2015年1期
关键词:贾某林某徐某

刘桂池

2014年12月7日,日落黄昏,记者见到了廖桂林。

“刚刚送走一拨人,明天再接着调解,这就是我的工作。”他就是这么乐观。

从生产队长、调解委员会主任到司法所所长,“调解员”这个身份,伴随他走过了38年历程。

重庆市开县金峰乡、厚坝镇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都留下了他的脚印——38年里,他成功调解各类纠纷6000余件。

别人都叫他“管得宽”。他说:“我的目标是管一辈子闲事。”

换位思考求公正

18岁那年,廖桂林首次调解便栽了跟头。

村里王某、严某两户人,因耕地划界不清产生矛盾,争得你死我活。

时任生产队长的廖桂林被请来调解纠纷。

王某地里有块石头,严某说这块石头是两家耕地的界限;严某地里也有一块石头,王某坚称这块石头才是界限。

“这好办!”廖桂林捡来一块石头,扔在这两块石头中间:“以此为界。”

围观者均点头示意公平。

廖桂林自以为摆平了纠纷,谁知刚离开现场,惨剧就发生了。

严某手持弯刀,砍中王某头部。

“出事了!”有人大叫。

廖桂林正在家喂老人吃药,闻讯手一抖,药水滴落床单,成了污点。

这次失败的调解,让廖桂林得到教训:只有“换位思考”,从别人的立场了解别人的需求,才能公平地解决矛盾。

一日,邻居家女儿跑进廖桂林家中,哭喊:“打起来了,要出人命啦!”

廖桂林立刻赶到邻居王某家。

王家兄弟隔墙而居,弟弟在别处建新房,要拆掉原先两家共有的墙当作建材,哥哥坚决不让。

兄弟两家集结人手,准备“动武”。

“吃一堑,长一智”,面对纠纷,廖桂林开始“换位思考”——结合两家诉求,他提出解决方案:在这堵墙中间画线,兄弟两家各得一半墙。

纠纷迎刃而解。

精诚所至金石开

“调解就是一场战役,要打胜仗,关键在于要用真情。”廖桂林说。

2014年4月5日,80岁的林某来到法院,状告三个儿子:“他们都不养我。”

廖桂林知道后,心想:父子上法庭,是多么可悲的局面。

于是,他打算先调解。

他召集林家三兄弟,从法律、道德两个角度,给他们讲解赡养老人的道理。

三兄弟当即认错,表示愿意供养父亲。

可林某不相信儿子们会悔改,坚决不撤诉。

廖桂林上门劝解:“即使法院判定儿子们赡养你,若他们口服心不服,还是不会真正孝顺你……”

林某不买账:“不撤诉!”

隔几天,廖桂林再次登门:“他们毕竟是你的儿子,上了法庭,他们在社会上抬不起头……”

林某依然不动心:“不撤诉。”

过了几天,廖桂林第三次登门:“儿子不孝敬,是缺德,但这也与你的教育有关,‘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自己是不是也有责任?”

林某觉得有理,也被廖桂林三次登门的情意感动,于是撤诉。

廖桂林不仅用真心调解纠纷,还善于触动双方当事人的“良心”,让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2014年11月,一起讨薪纠纷摆在廖桂林面前:农民工陈某向包工头徐某索要4000元工资,而徐某声称将工资给了陈某。

徐某为示“清白”,将陈某告上法庭。

陈某当众下跪,立下毒誓:“如果我收了这4000元工资,全家人都遭遇灾祸!”

在调解室,廖桂林说:“你们两人心里都有一笔良心账,事实只有你们的良心才清楚,既然没有收据证明,你们两人的说法都得不到认可,对纠纷各负一半责任,各罚款2000元,徐某的2000元罚款给陈某。”

徐某、陈某两人均无异议。

因为有一颗真诚的心做后盾,所以廖桂林调解纠纷能“金石为开”。

慷慨解囊助他人

2007年6月23日,开县老城,一群民工正在拆房。

“扑通”一声,民工周某从高处坠落,当场死亡!

民工负责人蔡某立马逃走,再无音讯。

周某妻子贾某悲痛欲绝——厄运并非首次降临这个家庭:儿子犯法入狱,还在服刑中;贾某几年前确诊得了脑血栓。

没几天,儿媳抛下幼小子女,离家出走。

贾某陷入绝境。

为讨公道,贾某跑派出所、找法院、去信访办,但由于肇事者逃逸,案子无法解决。

一天,廖桂林去上班,街上一条横幅吸引了他——“还我丈夫,还我公道!”

廖桂林上前劝贾某把横幅收起:“有话好好说。”

一番交谈后,廖桂林得知:事故发生以来,周某遗体迟迟未火化,一天停放费用就要150多元,而贾某家里连安葬费用也没有。

“拿不到赔偿,我决不罢休!”贾某说。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相关规定,安葬费有两万元左右,我资助你两万元,你把丈夫安葬后,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廖桂林恳切地说。

贾某被廖桂林感动了,接受了资助。

而这两万元,原本是廖桂林打算给女儿做心脏病手术用的。

“你拿钱资助别人,不救你女儿了?”妻子泪流满面。

看着女儿受病魔折磨,廖桂林也万分心疼。而当他再次面对特困群众时,依然“作风不改”。

“望着调解对象那无助的眼神,我实在不忍心不管。”廖桂林说。

因为他的慷慨无私,调解对象才对他那么信服和尊敬。

刚正不阿见本色

“卖鱼缺斤少两,赔偿我损失!”

某日,厚坝街菜市场,周某跟卖鱼者文某发生纠纷。

“缺几两?”文某问。

“三两!”

“怎么赔?”

“缺一两赔十斤!”

文某无奈,请廖桂林来调解。

“做生意,怎能缺斤少两?”廖桂林问文某。

“称足了的,他买去后把鱼腮掏掉,又回来称,才少了三两。”

廖桂林给出调解方案:文某不必赔偿损失。

数月后,廖桂林与妻子上街办事。

周某看到廖桂林,开口大骂:“狗日的廖桂林,害老子少得了30斤鱼……”

廖妻欲上前制止周某辱骂。

廖桂林拉开妻子,淡淡说了一句:“不必计较。”

因调解得罪人,对于廖桂林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无论是别人的辱骂,还是权势的威慑,都不曾动摇他心中的正义。

1992年,廖桂林到金峰乡当调解员不久,便遇到棘手纠纷。

乡里广播站征收广播费,站长的儿子李某在收费时,与村民徐某发生争执,李某用石头砸伤徐某。

徐某请廖桂林主持公道,而徐某身边的人都劝他放弃调解。

“调解员肯定会替干部说话……”

“干部的儿子伤了你,自认倒霉吧。”

…………

廖桂林当即表明立场:“我心中只有公正。”

廖桂林提出调解方案:李某支付徐某医疗费,并向徐某道歉。

李某父子不服。

廖桂林给李站长做工作:“你儿子打人已经违法,你不但不主动解决纠纷,还包庇儿子,闹大了,你也吃不消……”

“软硬”兼施下,李站长不吭声了。

从此,金峰乡群众便对廖桂林刮目相看,称他“廖青天”。

再过四年,廖桂林就要退休了。

“退休后,我依然义务为大家调解纠纷,直到离世。”廖桂林说。

猜你喜欢
贾某林某徐某
记过3次被辞,员工诉请要年终奖
制作视频网上传播 侵犯隐私被判赔偿
“笨贼”抢劫银行成搞笑“名场面”
孩子非亲生,能否要求妻子返还抚养费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男子网上办理贷款被骗12000元
为躲避凶犯追赶跳窗自保,却无意误伤幼女
为躲避凶犯追赶跳窗自保,却无意误伤幼女
抢劫罪还是盗窃罪
专门诈骗留守老人酒后暴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