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承志 姜锦 余江毅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210029)
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明显增高,Lu等[1]的研究发现T2DM患者的NAFLD检出率为75.18%,可能与其共同的病理环节——胰岛素抵抗(IR)密切相关,但目前对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除IR外,还与炎症因子、脂肪细胞因子有关[2]。本文旨在分析T2DM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238例,年龄45~50岁,平均(55.25±8.71)岁,T2DM 病程5~15年,平均病程(10.39±5.14)年,其中男131例,女10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并排除病毒性、药物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由心脏、肾脏疾病及药物引起的肾损害和大量饮酒者(大量酒精摄入量标准:男性>20g/d,女性>10g/d)。NAFLD的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4]。结合《肝脏病学》对脂肪肝的B超分度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NAFLD分为:NAFLD组(n=147例)和单纯 T2DM 组(n=91例)。NAFLD组中男87例,女60例:单纯T2DM组中男51例,女40例。
1.2 方法 (1)一般资料采集:详细询问相关病史,并测量238例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腰围等,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2(m2)。(2)实验室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在至少禁食8h后,从肘静脉采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肝肾功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收集24h尿液测尿蛋白定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公式:空腹胰岛素(IU/L)×空腹血糖(mmol/L)/22.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正态检验后,若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资料则采用非参数检验。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频数及构成比,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本文两组患者年龄和T2DM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NAFLD组患者较单纯T2DM组患者的BMI和腹型肥胖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在238例研究对象中,NAFLD组患者占总人数的61.76%,与单纯T2DM组患者比较,NAFLD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NAFLD组患者较单纯T2DM组患者而言,其HbAlc、TC、TG、LDL-C及 HOMA-IR水平均有明显升高 (P<0.05),且 以 TG 升 高 更 为 显 著(P<0.01)。同时,NAFLD组较单纯 T2DM 组患者的 HDL-C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NAFLD组和单纯T2DM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表2 NAFLD组和单纯T2DM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x±s)
表3 NAFLD组和单纯T2DM组患者的糖、脂系列指标比较
NAFLD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肝细胞脂肪变性,一般起病较为隐匿,但随其病程发展,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NAFLD的发病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约为17%~33%[5]。而在T2DM患者中,NAFLD的检出率更高,约为42.1%~75.2%[6],其发病机制与IR密切相关。
本组NAFLD组患者的BMI显著增高(P<0.01),且以腹型肥胖为主(P<0.01)。已有相关研究[7]表明,随着BMI的增高,NAFLD的患病率也呈升高的趋势,并且随着BMI的下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NAFLD[8]。NAFLD组较单纯T2DM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伴有更为严重的IR。结合以往研究,我们也发现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严重程度和BMI密切相关,体质量的下降可以使肝内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NAFLD组患者的ALT、AST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这与NAFLD患者的肝脏细胞脂肪变性密切相关,脂肪变性增加了脂肪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抵抗素等的分泌,从而强化了炎症和氧化应激,并进一步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同时,高TG血症和IR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肝脏的负担,因此,NAFLD患者的ALT、AST会有显著升高。然而,对NAFLD组和单纯T2DM组的肾功能损害指标如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尿蛋白定量等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伴有NAFLD的T2DM患者往往具有明显的肥胖倾向,更为严重的IR和脂质代谢紊乱,这些指标的异常均与BMI密切相关,因此,适当的减轻体质量是缓解IR和NAFLD的途径之一。同时,NAFLD患者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倾向,这也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1] Lu H,Zeng L,Liang B,et al.High preval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ype 2diabetic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isease[J].Arch Med Res,2009,40:571-575.
[2] Shibata M,Kihara Y,Taguchi M,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a risk factor for type 2diabetes in-middle-aged Japanesemen[J].Diabetes Care,2007,30(1):2940-2944.
[3] Lorenzo C,Haffner SM.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Definition of Diabetes: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J].Diabetes Care,2010,33(2):335-337.
[4]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S].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0,25(12):18-20.
[5] Orlik B,Handzlik G,Olszanecka-Glinianowicz M.The role of adipokine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Postepy HigMed Dosw (Online),2010,64:212-219.
[6] 姚培培,吕文山,高燕燕,等.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白蛋白尿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13-16.
[7] 辛永宁,宣世英.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462-3464.
[8] Duvnjak M,Lerotic I,Barsic N,et al.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issues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34):4539-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