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学院院长陈少志教授采访者:本刊记者刘胜男
传媒教育需要多途径培养具备专业精神的创新人才
受访者: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学院院长陈少志教授采访者:本刊记者刘胜男
传媒教育的变与不变,一直是传媒类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本刊关注重点。业界急缺大量具有新媒体思维和眼界的跨学科融合型人才,学界则面临学科边界、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及知识体系再造等诸多挑战。究竟如何看待业界与学界、理论与实践、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传统教学与变革创新间的关系?
本期,《中国传媒科技》“传媒教育论坛”专访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学院院长陈少志教授, 希望给我们以更多启示。
陈少志
《中国传媒科技》:您对未来5年传媒业及传媒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陈少志:在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4.0时代席卷全球,在改变获取信息方式的同时,也使整个信息传播生态链发生巨变。自2009年起,国家先后出台系列文件,鼓励以党报党刊、电台为主体的传统媒体,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政策引领,是加快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启动力量,而行业推动,更是推动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与执行者。目前经济实力较雄厚、传统媒体影响力、传播力较强、体制机制灵活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发达地区少数媒体已经走出各自的媒体融合特色道路,进入了跨界融合、跨行业融合、跨资本融合阶段。未来五年,将是传统媒体大变革、大动荡的五年,也可能是传统媒体浴火重生的五年。在互联网+时代,对媒体的未来趋势过度悲观和过度乐观,都是有害的。
互联网在颠覆几乎所有传统行业的同时,也使整个传媒业发生了激烈的动荡。传媒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技术的竞争,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竞争。据统计,目前互联网从业人员的数量高达500万。而从全国开设与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来看,按照每年3万人的培养速度,也远远满足不了传媒行业的需求。面对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人才培养滞后甚至脱节产业发展的严酷现实,站在为行业产业发展服务的角度,树立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新课程体系、强化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建构全新的人才培养与培训模式,不仅是当前传媒教育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更是未来广大高教与行业企业同仁共同努力完成好的根本任务。
纵观国外传媒教育,还是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特色。比如在教育理念上,注重培养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思维和理论素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专业设置上,注重体现新媒体教育的学科交叉特征,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综合素质、基本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在师资建设上,注重教师业界背景,在教学模式上,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等等。
《中国传媒科技》:贵院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对外合作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哪些变革思路及举措?
陈少志:媒体融合发展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传统媒体人才的知识能力被解构了,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不能完全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未来传媒人才还应该具备新闻媒介素养加媒体技术,是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的新闻人才。新闻专业素养、新媒体技术、新闻媒体经营管理和营销,以及完成新媒体传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课程体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本科院校占比在90%以上,是传媒行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我校早在10年前,就成立了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有学界专家,传媒业领导、一线记者、编辑。每年召开专门研讨会,对传媒人才的核心能力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保证所设课程与相关的核心能力相对应。为防止课程与业界所需脱节,每学期都聘请业界精英或主讲1-3门课程,或开展学术讲座,并共同编写教材。几年来,先后编写出版了《消息鉴赏》《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多部教材。同时结合课程教学,业界专家还会亲自带领学生去现场教学;课程结束后,还负责安排学生到业界实习,这种做法,现已经常态化。
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与业界始终保持良好关系,实行业界导师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学生的“双导师”制,逐步形成了“教室与岗位贴近、教师与导师贴近、学生与员工贴近、作业与作品贴近”的“双岗位、双教师、双身份、双成果”的“四双”机制。依托校内《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校外的行业、企业单位,共同搭建了“内外协同,校企协作,仿真与全真交叉衔接”的校内外产学基地群,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四双”机制。即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研发综合性教学研究项目,协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协同指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和学科竞赛,协同编写教材,协同管理和评价学生的实习成果。目前与我们合作的媒体单位有省内的党报、都市报、专业报、电台、电视台、网站、出版社、文化传播公司等20余家。我们的专业教师也积极到业界进行顶岗实训,实现双方共赢。
学院设有2个实训中心。传媒实训中心下设5个实验室,即多媒体实验室、新闻采编实验室、报刊信息流程实验室、数字报发布实验室、数字影像实验室;出版印刷实训中心下设3个实验室,即图书编校实验室、传统印刷实验室,数码印刷实验室。
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们与业界共建4个工作室,即网站建设工作室、影像制作工作室、出版印刷工作室、编校工作室,希望通过实操演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领悟媒介素养、学科知识有多么重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传媒科技》:有人将90、95后的孩子定义为真正关心自我、全球化的一代,digital kids。您对新一代传媒学子有何建议?
陈少志:90、95后的说法有些模糊。暂且作为对新时期年轻学生的年龄段划分,优势是头脑灵活、反应灵敏,接受新知识快。不足是缺乏对社会的深层认知,自我意识超越责任意识、社会意识,自我感觉超越社会承受力、事业成功所必须付出的耐力和毅力。而责任感、社会意识以及为追求专业所付出的忍耐和毅力,都是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特殊要求。
现在我国传播教育中的主要弊端是,一些院校只注重专业技术而忽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培养。而缺乏职业精神做基础,专业技能又何处安放?这与德与才关系相似。职业方向引导有误,职业技能再强也难成大材。
希望新一代传媒学子,坚持真理,坚定信念,在观察、记录时代的进程中追求独立思考,讴歌正义,努力走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境界。
《中国传媒科技》:“消磨个性和灵性”是对学校教育的担忧,贵院在开发潜能、培养创意人才方面有何经验及案例?
陈少志:对新闻专业人才的潜能开发与创意能力培养对未来从业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传媒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在教育理念上,重视对人才的个性和灵性的培养无疑是实现创新创意能力培养的切入点与落脚点。但是,我们理解,对学生个性和灵性的培养一定是符合社会与行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而不仅仅是表现为其个人特征的那种个性和灵性。对一些所谓消磨个性的担忧,应需客观分析。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的个性和灵性培养的过程,也是对野蛮的、不开化的个性消磨的过程。而文化、人文领域的教育,尤其需要张扬人的个性和灵性,但是,这里的个性和灵性是符合社会化要求的,是经过了专业教育的以文化人后的个性和灵性。
从2005年招收第一届学生起,我院就引导学生自主创办了报纸——《零距离》,采编部门、采编流程完全跟真实的报社环境一致。主编和部门“领导”均由竞聘产生。主编变了、成员变了,做校园内原创报纸的宗旨不变。从不定期出版到现在的每月2期,每期12版八开的报纸,既写校园里的大事小情,也刊载一些国内国际新闻。从创意、采写到色彩、版式规划,都是一个对于未来传媒业界从业人员思想力、策划力、执行力的考验过程。从2012起,学生们还在聘请的专业师傅指导下,尝试印刷报纸,全方位感受报纸采、编、印、发全过程。
每年大四毕业学生都要把自己设计、自己采写的报纸版面汇集成一本书,书名就叫《版言》,里面集合了他们精心设计的一幅幅版面,或借时政新闻关注社会,或表现大学生活思索自己人生,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结合,将课堂知识与审美感受结合,运用传媒特有的版面语言,追逐他们的境界与梦想。目前这本书已被吉林文史出版社连续出版6集,成为学生们求职时最好的自我推介作品。
在实践环节,以报刊营销技能大赛为例,每届大赛,学生们都要做两件事,一是为报社、出版社做市场调研,并给出营销策划方案;二是开展报纸、图书义卖捐助活动,所得款项均用于资助。如与《城市晚报》“大手牵小手,小手传递爱”的报纸义卖,与《文摘旬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联手义卖等。目前,我们已经在吉林省伊通县范家小学农民工小学校筹建了图书室,像这样的活动,从策划到行动,都由学生自己来做,这样的活动已经坚持了5年。大学是社会的精神灯塔,传授知识是一时的事,但净化学生心灵是一辈子的事,也正是通过系列的专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修养境界、个人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与日俱升。
《中国传媒科技》:近两年,一批优秀的媒体人及传统媒体经营者纷纷转型进入新媒体领域,有观点认为传统媒体教育的框架成为束缚,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作为传媒教育者,您怎么看?
陈少志: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新闻媒体人的变动,说明传统媒体的变化。“春江水暖鸭先知”,道理就是这样。但是,个别人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是共荣共生的关系。追求新领域、开拓新境界,无可厚非。不能由此得出传统媒体正在消亡、新闻传播教育失效、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无用的结论。
受互联网的冲击与影响,传统媒体举步维艰,随着出版传媒业发展改革的步伐蹄疾而步急,出版传媒教育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地方高校,如何转变传统的办学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搭建应用性融合型课程体系;如何引进先进的技术与人才,站在为行业产业发展服务的角度,加快应用性、融合型传媒新型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促进特色鲜明的出版传媒教育的形成,这个目标需要广大高教与行业企业同仁共同来完成,单纯靠地方高校自身去实现这个目标很难做到。目前我们也正朝着由多个学科、多个团队、多个技术、多个单位协同、合作创新的专业教育模式方向在发展,希望为出版传媒业培养更加专业化、更加职业化、更加接地气的专业人才。
《中国传媒科技》:您怎样看待“内容为王”的说法?
陈少志:“内容为王”的说法现在需要澄清。概念的由来?什么背景下强调内容为王,都有不一样的含义。一种说法是,不把传播方式的改变放在眼里,片面强调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强调这句话;还有,在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条件下,强调技术和渠道的作用,而不忽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我们赞成的是后一种意思。也就是说媒体以什么样的内容引导受众,这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好还是坏,实质都是价值判断的问题;其次,“内容为王”还隐含着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媒介素养、政治导向以及舆论责任。它包含着媒体对价值观、社会立场以及对媒体性质的判断。特别是主流媒体通过“内容为王”正确的引导受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只有它才有资格说“内容为王”。而一些所谓的娱乐“头条”,尽管吸人眼球,但绝不是“内容为王”的主流。从这个意义来说,“内容为王”,的确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但不应该成为传统媒体拒绝向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借口。
《中国传媒科技》:无人机、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机器人记者、虚拟现实、数据可视化等等,这些技术是否有融入到了贵院(系)教学课程中?请介绍下相关的探索,以及您认为如何把握新媒体技术在传媒教育中的定位?
陈少志:传媒教育的核心在传媒教育,这个内容不能变。及时了解,掌握一些新媒体技术是应该的,但也只能把它作为工具来用。对传媒教育来说,不是去开发技术,而是利用技术更好地为内容服务。这些新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丢失传媒教育的核心。我们对传媒教育的定位,还是坚持思想第一,内容第二,技术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