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工作室的IT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5-01-06 08:22李晖刘慧燕张世彤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3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李晖+刘慧燕+张世彤

摘要: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IT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该文以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构建和运行管理过程,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IT应用型人才 ;创新创业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54-02

近年来,中国IT业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年IT行业人才缺口达数百万,但是实际的就业情况却是很多IT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我国IT业最缺乏的其实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目前IT人才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在传统的IT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仅有极少部分学生能获得在企业有效实习的机会,学生单纯依赖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无法与实际的企业生产有效地对接;另一方面学生对产业和行业了解较少,职业就业能力相对缺失,造成的结果便是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为从根本上解决就业能力不足这一问题,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诸多环节进行了综合建设,创新创业工作室就是在这样的改革环境下提出并创建的。

1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作用

1.1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以创新创业实验室为依托参与实际项目,是学生接触市场、了解市场的良好契机。学生亲自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设计全过程,在专业知识有效转换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学生在获得项目经验的过程中,创新能力与综合创业素质也得到极大地提升。只有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 IT应用型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1.2开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工作室开拓了一条与社会接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发展道路。这对于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探索性意义。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行对课程体系的设置、知识体系的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管理和评估制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创了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并对更大范围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有理论性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1.3工作室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工作室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强化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实训实践基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1.4促进专业教师教师素质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均衡发展

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技能培训,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认证证书;组织专业教师通过调研、参观、实践基地建设等途径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学院自筹经费遴选教师轮换进入到企业进行至少半年以上企业实训;为专业教师提供国内外进修的机会以及遴选教师到国外合作学校进行长期脱产学习;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会议,主动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讨等活动,为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学术保障。专业教师坚持 “产学研”结合,跟踪、吸收和拓展IT学科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凝练研究方向,集中力量培养学生。

1.5为学生竞赛和考证提供学练平台

软件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IT专业相关的竞赛和各种证书考试。工作室有着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学生可以根据各个工作室项目的不同性质,选择在不同的工作室进行学习、实践、针对性训练。通过参加个人或团队竞赛及各种证书考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强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2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构建流程

2.1选拔项目经理

具有实际科研项目的专业教师个人申报,通过教师答辩、教授委员会及督学评判和学院领导班子讨论决定,选拔后产生。

2.2成员遴选

成员对象是1-4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梯队式构建,通过自愿报名和项目经理面试的方式产生。

2.3运行过程

基于项目建立工作室,学生进入相关工作室项目经理的实际项目,项目经理采用“类企业化”管理,有权对团队的学生进行招聘、指导、批评和解聘,学生以团队方式进行协作来锻炼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4保障条件

每个工作室有固定场地,还可以利用学院实训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等学院资源。

2.5培养策略

采用多种培养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包括传授解惑式、自学辅导式、引导发现式、情境创意式、范例模仿式、虚拟现实式、以老带新等策略。

3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运行和管理

3.1实践管理平台

创新创业工作室需要通过实践平台进行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是委托方在实践平台上发布项目(教师项目);由项目助理(指导教师)对项目进行分析处理,分解为不同的适合学生完成的任务;学生接受任务进行开发,并产生成果;由教师组成的委员会对学生的成果物进行检查,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形成最终交付物,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被完整记录在项目库中。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2 项目过程管理

1) 中期检查

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对报告进行审验,同时听取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项目进展汇报,提出检查意见,对不按时提交中期报告者或项目无明显进展者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或停止项目运行。

2) 项目变更

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等信息发生变化时,要提交项目变更申请,依次递交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审批,同时将变更情况放入项目管理档案。

3) 项目延期

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项目合同约定进行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前递交项目延期结题申请,说明延期原因及申请延期期限,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批准后,按延期要求继续进行项目研究。原则上一个项目只能申请一次延期,延长期不超过原定时间的一半。

对于无正当理由延期且项目又无进展的项目,学院将终止项目运行,停止经费使用,并取消重新申请的资格。

3 项目结题验收

1)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撰写并提交结题报告,并提交成果报告、发表文章、专利、产品或作品、成果应用情况等资料,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对申请结题的项目进行评审,最终产品交由委托方进行鉴定。

2) 项目结题验收采用材料审验和负责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结果为合格和不合格。每学年学院会在合格项目中选拔优秀项目,并对优秀项目给予一定的鼓励。

3) 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将不予结题:项目结题材料弄虚作假,数据不真实;未完成项目的预期成果;擅自更改项目合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委托方对最终产品不认可。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进行全院通报并除以一定的惩罚措施。

创新创业工作室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将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更好的培养IT应用型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杰.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4).

[2] 王慧.论工作室为单位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5).endprint

摘要: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IT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该文以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构建和运行管理过程,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IT应用型人才 ;创新创业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54-02

近年来,中国IT业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年IT行业人才缺口达数百万,但是实际的就业情况却是很多IT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我国IT业最缺乏的其实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目前IT人才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在传统的IT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仅有极少部分学生能获得在企业有效实习的机会,学生单纯依赖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无法与实际的企业生产有效地对接;另一方面学生对产业和行业了解较少,职业就业能力相对缺失,造成的结果便是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为从根本上解决就业能力不足这一问题,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诸多环节进行了综合建设,创新创业工作室就是在这样的改革环境下提出并创建的。

1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作用

1.1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以创新创业实验室为依托参与实际项目,是学生接触市场、了解市场的良好契机。学生亲自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设计全过程,在专业知识有效转换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学生在获得项目经验的过程中,创新能力与综合创业素质也得到极大地提升。只有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 IT应用型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1.2开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工作室开拓了一条与社会接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发展道路。这对于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探索性意义。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行对课程体系的设置、知识体系的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管理和评估制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创了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并对更大范围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有理论性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1.3工作室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工作室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强化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实训实践基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1.4促进专业教师教师素质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均衡发展

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技能培训,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认证证书;组织专业教师通过调研、参观、实践基地建设等途径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学院自筹经费遴选教师轮换进入到企业进行至少半年以上企业实训;为专业教师提供国内外进修的机会以及遴选教师到国外合作学校进行长期脱产学习;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会议,主动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讨等活动,为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学术保障。专业教师坚持 “产学研”结合,跟踪、吸收和拓展IT学科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凝练研究方向,集中力量培养学生。

1.5为学生竞赛和考证提供学练平台

软件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IT专业相关的竞赛和各种证书考试。工作室有着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学生可以根据各个工作室项目的不同性质,选择在不同的工作室进行学习、实践、针对性训练。通过参加个人或团队竞赛及各种证书考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强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2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构建流程

2.1选拔项目经理

具有实际科研项目的专业教师个人申报,通过教师答辩、教授委员会及督学评判和学院领导班子讨论决定,选拔后产生。

2.2成员遴选

成员对象是1-4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梯队式构建,通过自愿报名和项目经理面试的方式产生。

2.3运行过程

基于项目建立工作室,学生进入相关工作室项目经理的实际项目,项目经理采用“类企业化”管理,有权对团队的学生进行招聘、指导、批评和解聘,学生以团队方式进行协作来锻炼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4保障条件

每个工作室有固定场地,还可以利用学院实训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等学院资源。

2.5培养策略

采用多种培养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包括传授解惑式、自学辅导式、引导发现式、情境创意式、范例模仿式、虚拟现实式、以老带新等策略。

3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运行和管理

3.1实践管理平台

创新创业工作室需要通过实践平台进行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是委托方在实践平台上发布项目(教师项目);由项目助理(指导教师)对项目进行分析处理,分解为不同的适合学生完成的任务;学生接受任务进行开发,并产生成果;由教师组成的委员会对学生的成果物进行检查,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形成最终交付物,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被完整记录在项目库中。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2 项目过程管理

1) 中期检查

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对报告进行审验,同时听取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项目进展汇报,提出检查意见,对不按时提交中期报告者或项目无明显进展者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或停止项目运行。

2) 项目变更

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等信息发生变化时,要提交项目变更申请,依次递交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审批,同时将变更情况放入项目管理档案。

3) 项目延期

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项目合同约定进行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前递交项目延期结题申请,说明延期原因及申请延期期限,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批准后,按延期要求继续进行项目研究。原则上一个项目只能申请一次延期,延长期不超过原定时间的一半。

对于无正当理由延期且项目又无进展的项目,学院将终止项目运行,停止经费使用,并取消重新申请的资格。

3 项目结题验收

1)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撰写并提交结题报告,并提交成果报告、发表文章、专利、产品或作品、成果应用情况等资料,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对申请结题的项目进行评审,最终产品交由委托方进行鉴定。

2) 项目结题验收采用材料审验和负责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结果为合格和不合格。每学年学院会在合格项目中选拔优秀项目,并对优秀项目给予一定的鼓励。

3) 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将不予结题:项目结题材料弄虚作假,数据不真实;未完成项目的预期成果;擅自更改项目合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委托方对最终产品不认可。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进行全院通报并除以一定的惩罚措施。

创新创业工作室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将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更好的培养IT应用型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杰.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4).

[2] 王慧.论工作室为单位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5).endprint

摘要: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IT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该文以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构建和运行管理过程,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IT应用型人才 ;创新创业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54-02

近年来,中国IT业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年IT行业人才缺口达数百万,但是实际的就业情况却是很多IT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我国IT业最缺乏的其实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目前IT人才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在传统的IT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仅有极少部分学生能获得在企业有效实习的机会,学生单纯依赖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无法与实际的企业生产有效地对接;另一方面学生对产业和行业了解较少,职业就业能力相对缺失,造成的结果便是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为从根本上解决就业能力不足这一问题,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诸多环节进行了综合建设,创新创业工作室就是在这样的改革环境下提出并创建的。

1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作用

1.1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以创新创业实验室为依托参与实际项目,是学生接触市场、了解市场的良好契机。学生亲自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设计全过程,在专业知识有效转换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学生在获得项目经验的过程中,创新能力与综合创业素质也得到极大地提升。只有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 IT应用型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1.2开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工作室开拓了一条与社会接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发展道路。这对于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探索性意义。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行对课程体系的设置、知识体系的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管理和评估制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创了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并对更大范围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有理论性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1.3工作室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工作室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强化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实训实践基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1.4促进专业教师教师素质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均衡发展

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技能培训,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认证证书;组织专业教师通过调研、参观、实践基地建设等途径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学院自筹经费遴选教师轮换进入到企业进行至少半年以上企业实训;为专业教师提供国内外进修的机会以及遴选教师到国外合作学校进行长期脱产学习;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会议,主动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讨等活动,为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学术保障。专业教师坚持 “产学研”结合,跟踪、吸收和拓展IT学科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凝练研究方向,集中力量培养学生。

1.5为学生竞赛和考证提供学练平台

软件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IT专业相关的竞赛和各种证书考试。工作室有着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学生可以根据各个工作室项目的不同性质,选择在不同的工作室进行学习、实践、针对性训练。通过参加个人或团队竞赛及各种证书考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强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2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构建流程

2.1选拔项目经理

具有实际科研项目的专业教师个人申报,通过教师答辩、教授委员会及督学评判和学院领导班子讨论决定,选拔后产生。

2.2成员遴选

成员对象是1-4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梯队式构建,通过自愿报名和项目经理面试的方式产生。

2.3运行过程

基于项目建立工作室,学生进入相关工作室项目经理的实际项目,项目经理采用“类企业化”管理,有权对团队的学生进行招聘、指导、批评和解聘,学生以团队方式进行协作来锻炼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4保障条件

每个工作室有固定场地,还可以利用学院实训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等学院资源。

2.5培养策略

采用多种培养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包括传授解惑式、自学辅导式、引导发现式、情境创意式、范例模仿式、虚拟现实式、以老带新等策略。

3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运行和管理

3.1实践管理平台

创新创业工作室需要通过实践平台进行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是委托方在实践平台上发布项目(教师项目);由项目助理(指导教师)对项目进行分析处理,分解为不同的适合学生完成的任务;学生接受任务进行开发,并产生成果;由教师组成的委员会对学生的成果物进行检查,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形成最终交付物,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被完整记录在项目库中。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2 项目过程管理

1) 中期检查

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对报告进行审验,同时听取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项目进展汇报,提出检查意见,对不按时提交中期报告者或项目无明显进展者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或停止项目运行。

2) 项目变更

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等信息发生变化时,要提交项目变更申请,依次递交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审批,同时将变更情况放入项目管理档案。

3) 项目延期

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项目合同约定进行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前递交项目延期结题申请,说明延期原因及申请延期期限,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批准后,按延期要求继续进行项目研究。原则上一个项目只能申请一次延期,延长期不超过原定时间的一半。

对于无正当理由延期且项目又无进展的项目,学院将终止项目运行,停止经费使用,并取消重新申请的资格。

3 项目结题验收

1)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撰写并提交结题报告,并提交成果报告、发表文章、专利、产品或作品、成果应用情况等资料,学院教授委员会和督学对申请结题的项目进行评审,最终产品交由委托方进行鉴定。

2) 项目结题验收采用材料审验和负责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结果为合格和不合格。每学年学院会在合格项目中选拔优秀项目,并对优秀项目给予一定的鼓励。

3) 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将不予结题:项目结题材料弄虚作假,数据不真实;未完成项目的预期成果;擅自更改项目合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委托方对最终产品不认可。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进行全院通报并除以一定的惩罚措施。

创新创业工作室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将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更好的培养IT应用型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杰.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4).

[2] 王慧.论工作室为单位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