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验孕”的挑战议题不严谨
我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毕业,十多年来,从我接触的中医教材,乃至中医学院院派中医,或者是民间中医,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提倡“脉诊验孕”观点的,更没有听谁说,摸脉可以辨别男女。中医学只是提出,孕妇的脉象多为滑脉为主,具有参考意义,而不是决定意义。所以,发起挑战者只是根据电视剧虚构编撰的“摸脉有喜”作为靶子,发起这种论争,本来就是不严谨的。
约战者称,自己输了不但输5万元,还将“终身不称中医为伪科学”。也就是说,如果赢了的话,他将继续扛“中医为伪科学”的大旗。作为中医学人士,谁愿意和“黑”自己,极度不尊重自己职业的西医同行竞技分享经验呢?并且,这种约战更像是一场赌博,经济筹码越压越大,还有比输了就要接受“中医是伪科学”说法更大的筹码吗?参战的中医,顶着巨大压力赢的结果只不过是别人以后不说中医坏话,一旦输了将承担将整个中医行业抹黑的骂名,这种极度不公平的比赛,当然吸引不来中医高手们参加。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中医不可能靠脉诊验孕,因为这是对患者不负责任的,这是比较主流的看法。脉诊验孕也并非不能讨论交流,但一定要和中医是否伪科学直接挂钩起来,这种讨论的功利性将是不可承受之重,就好比因为一件小事全盘否定掉一个人的意义。想想,如果中医真被定性定义为伪科学,还有继续进行讨论交流技艺的意义吗?
中医是不是科学?哪部分是科学,哪部分不是?并非不能讨论与分享观点。但如果一开始就是一种盖棺论定的气场和态度,只会吓跑持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士。如果“阿宝”们把这种应者寥寥当成自己绝对性的胜利,那也是自欺欺人的胜利。(吴帅 医生)
脉诊挑战中医自证的良机
由于诊疗理论存在较大的出入,因此,中医的许多诊断都难以与西医一一对应,因此,许多的中医病历,都难以找到一个获得现代的验证方法学认可的方法,中医依然靠自我吆喝的方法,来自我证明。而这种方法只能让中西医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医大夫阿宝提出了一个脉诊挑战的想法,可谓是一个良好的解救方法。一方面,脉诊是中医的诊疗基础,是中医了解人体机能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中医大夫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而关于怀孕以后的“喜脉”状况,中医的各类书刊也多有描述,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医疗现象。另一方面,怀孕又非常普遍,非常具体,不似“气虚那么不好把握。对于怀孕,西医已经具有了非常成熟的判断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怀孕情况。如此,以怀孕现象来判断中医脉诊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如果通过挑战,确实没有中医大夫能够对于“喜脉”做出正确的判断。那至少可以这样理解,其一,中医关于脉象的各类描述,确实经不起检验。其二,中医关于脉象的描述或许是正确的,但现在已“失传”。不论哪一种理解,其结论都应该是大力限制中医的诊疗范围。为此,中医界应该拿出一种务实的精神,认真备战,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向世人证实,中医确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郑山海 医生)
“脉诊验孕”需要科学验证
目前只有一名中医应战的现象表明,中医对这一挑战不以为然,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最大的可能是基于一种普遍接受的说法,即中医和西医是不同的医学体系,应当由不同体系的方式来验证。
不仅能治好病,而且能从科学原理上解释得通,才能以理服人,中医才会有更大的市场和得到认可,尤其是有助于中医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就科学研究而言,一个最大的特征是,科学的原理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具有普适性,一种病必然有客观存在的病理,一种药有疗效不仅对动物有疗效而且对人都有效的共同原理。因此,以普适性的科学原理来解释无论是中医、蒙医,还是藏医或西医,都应当有解释得通的说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桢的应战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而且无论结果怎样,都会让中医获得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理解。因为,这一挑战的初衷是,欲以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中医诊疗手段,也就是在回答“脉诊验孕”的科学性问题。
现在,有中医师应战说明中医是有自信的,因为“脉诊验孕”也具备现代科学的基础,或者能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但是,如果仅凭“脉诊验孕”而没有科学验证,则只具神秘性,不利于中医的推广。(张田勘 学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