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昊
【摘 要】 目的:研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调查对比得出,年龄、血压、血脂和糖尿病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的随访中,上述具有危险因素调查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率明显高于不具有危险因素的调查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人群是容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
【关键词】 心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3-0063-01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之一[1],病情严重时可能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研究可能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本次实验中对比分析了在我院就诊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为(52.61±9.50)岁,其中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69例。所有患者自愿配合调查。
1.2 实验方法
1.2.1 颈动脉检查 选用GE公司Voluson S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调整仪器探头的位置和频率。患者取仰卧位并充分暴露颈部,沿颈动脉血管走向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依次扫描。通过图像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壁管径、血流速度、斑块形态和大小等[2]。
1.2.2 调查问卷 设计自制问卷,调查就诊者的年龄、性别、血脂、血压和糖尿病情况。血脂、血压和糖尿病的调查要严格依据检查流程和规定执行,认真记录调查所得数据。
1.3 判定标准 颈动脉的主要判定标准是内膜中层厚度:内膜中层厚度<1.0mm 表明正常;厚度≥1.0mm 表明增厚;厚度≥1.5mm 并且向血管腔内凸出表明斑块形成。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140 mmHg为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1.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14 mmol/L,甘油三酯≥2.26 mmol/L,或总胆固醇≥6.22 mmol/L为血脂异常;随机血糖≥11.1mmol /L或空腹血糖≥7.0mmol/L为糖尿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调查对比得出,年龄、血压、血脂和糖尿病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6个月后的随访中,上述具有危险因素调查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率明显高于不具有危险因素的调查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血脂高于健康人群,血压增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是极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属于血清蛋白的一种,它可以运送胆固醇,帮助胆固醇代谢,一旦受到影响可引起胆固醇代谢异常,就有可能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这些危险因素并存时会大大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将150例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颈动脉检查,同时调查患者基本资料、血脂、血压和糖尿病情况。通过调查对比得出,年龄、血压、血脂和糖尿病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并且在6个月后的随访中,上述具有危险因素调查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率明显高于不具有危险因素的调查者,说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危险因素越多,颈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可能性越高。
参考文献
[1]刘傲亚,余振球, 王文化,等.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6): 484-487.
[2]刘瑛,袁红梅, 白桦. 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危险性的关系[J]. 宁夏医学杂志, 2013, 2: 130-132.
(收稿日期:201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