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爱书
【摘 要】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5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恰当的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护理之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3±4.7)天,治疗的优良率为87.0%;护理后54例患者中,焦虑的发生率为40.7%,明显低于护理前的75.9%(P<0.05)。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5-0126-02
髋关节疾病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髋关节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群的健康生活质量。髋关节疾病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骨折以及髋臼发育不良等,其中以股骨头骨折较为常见[1]。全髋关节置换术为目前临床上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能够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使患者摆脱疼痛等症状的困扰,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之中。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将人体内功能性缺损的股骨头和髋臼用生物相容性的人工材料进行更换的手术,适用于退行性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在髋关节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3]。在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过程中,围术期护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护理甚至成为治疗的关键,因此,为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对收治的5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展开了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工作,以研究其临床价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1.3±6.4)岁;24例为股骨颈骨折,20例为股骨头坏死,8例为股骨头骨折,2例为髋臼发育不良;49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为生物型假体,14例为骨水泥型假体。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应细致、耐心的为患者讲解疾病以及手术相关情况,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消除疑虑,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效果;②基础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其餐前血糖低于10mmol/L,血压低于140/90mmHg。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常规备皮,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洁消毒;③康复指导:术前,患者取平卧位,患侧肢体向外展开30°,取中立位,进行屈曲锻炼、踝关节背屈锻炼、等长收缩锻炼以及小幅的屈髋、屈膝锻炼。但患者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之后,健康侧脚着地,患侧肢体外展屈髋,小于45°,借助助行器进行行走锻炼;进行抬臂锻炼,避免发生压疮。
1.2.2 术中护理 常规滴注止血、升压等药物,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流程以及器械的使用,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后,护理人员密切注意髋关节的保护,避免发生脱位等,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2.3 术后护理 ①体位护理:患者清醒后,去枕平卧6h以上,头部偏向一边,患侧肢体取中立位,向外展开30°,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丁字鞋固定,在搬运以及活动时注意对髋关节的保护;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的心电监测,持续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的变化;③管道护理:引流管保持通畅,呈负压状态,并定时检查,若引流量大于300ml/d,或者是颜色鲜红,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尿道口要保持清洁,待患者病情好转应尽早拔出导尿管,以避免感染;保持空气流通,床单清洁;受压处垫以海绵,避免压疮产生;保持切口的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感染;④饮食护理:术后6h,通气后,患者可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饮食,同时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增进胃肠蠕动;⑤疼痛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帮助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必要时可使用镇痛药物;⑥康复锻炼:锻炼应以幅度逐渐增大、强度逐渐加强、时间逐渐增加、内容逐渐复杂的原则进行,切不可过度运动。患者手术后的第一天进行下肢的局部按摩,可以适当抬高健康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进行适当的膝关节伸屈;第二天进行肱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伸屈以及抬臂锻炼;第三到七天,使用被动运动机进行训练;第七到十四天,在帮助下进行站立以及行走锻炼。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以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4]:①优:评分≥90分;②良:评分=80~90分;③尚可:评分=70~80分;④差:评分<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2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发生情况进行评定,该表共有20条项目,每条分4级评定(1~4分),总得分在40分及以上表明存在焦虑情况,并且分值越高焦虑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在对5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治疗、护理之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25d,平均时间为(17.3±4.7)d。在所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31例治疗效果为优,16例治疗效果为良,6例治疗效果为尚可,1例治疗效果为差,治疗的优良率为87.0%,见表1。
2.2 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发生情况的比较 54例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前,41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占75.9%;而护理之后,54例患者中2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占40.7%;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发生情况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髋关节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常见于老年人群,通常会带给患者行动不便、疼痛等的折磨,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因此,对于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为髋关节疾病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进行关节的重建,消除疼痛等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5]。但是,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可能会发生深静脉血栓、局部感染、髋关节脱位以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局部感染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一般发生率为4%左右,若护理不当,发生率会更高[6,7],并且髋关节疾病的患者通常为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术后恢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会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
本次研究中,经过对54例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之后,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确定治疗的优良率达到87.0%,高于袁冬娥[8]研究获得的76.7%的优良率;并且护理后54例患者中焦虑的发生率为40.7%,明显低于护理前的75.9%(P<0.05),以上结果表明,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保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缓解行动不便、疼痛的症状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恢复正常的生活,在髋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87.0%,并且护理后仍有40.7%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表明仍会有一部分患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治疗,增加了患者身体、心理以及经济等方面的负担,甚至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的发生,因此,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需要在保证其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护理方法,为患者制定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薇,陈琪,王红燕,等.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研究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5):1693-1695.
[2]涂丽琴,周桂梅.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康复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103-104.
[3]郁秀萍.髋部骨关节病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J].健康研究,2011,31(4):264-266.
[4]李清敏,张春燕.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广东医学,2013,34(14):2274-2276.
[5]赖晓荣,朱欣娟.全程规范化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6):59-61.
[6]陈巧兰,季惠娟.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2):148-150.
[7]刁连娣,陈义珊,黄珠群,等.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2):71-73.
[8]袁冬娥.78例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20-121.
(收稿日期:201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