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如春 王洪彬 崔建美 李继安
【摘 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中医证型分类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建立临床防治SLE的中药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用药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SLE中医证型以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肝肾阴虚出现的频率最高,药物以清热药、补虚药应用最为广泛。结论:SLE的中医证型分类与用药规律的研究,为临床治疗SLE选药组方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文献计量;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5-0028-03
Study on TCM Syndrome Type and Medicine Law for Treating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Clinic
JIAO Ru-chun, WANG Hong-bin, CUI Jian-mei, LI Ji-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CM syndrome type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and medicine law by Chinese drugs. Methods The database of SLE treated by Chinese medicine was set up, and the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and date mining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edicine law. Results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TCM syndrome type was Excessive heat and toxin, Yin deficiency and internal heat,Deficiency of liver-yin and kidney-yin. The heat-clearing medicine, tonifying and replenishing medicine were the highest frequency.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on TCM syndrome type of SLE and medicine law by Chinese drugs built the foundation of curing SLE.
Keyword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Literature Metrology; Date Mining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青年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9。临床表现为发热、面部蝶形红斑、以及关节、肾、肝、心、血液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1]。本文对中医治疗SLE的临床文献进行系统的分析,按照辨证分型对其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挖掘,以便为进一步治疗SLE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来源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医药卫生专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1.2 检索策略 CNKI和VIP数据库,检索词为“红斑狼疮”,检索方法CNKI为主题检索,VIP为检索任意字段检索,检索时限CNKI为1979~2013年,VIP为1989~2013年,检索日期为2013年5月13日。其中CNKI检索出15676篇文献,VIP检索出12756篇文献。
1.3 纳入条件 ①中医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文献;②第一次文献。
1.4 剔除条件 ①数据库间交叉重复的文献;②综述、述评的文献;③同一项研究的多篇论文按一篇计;一稿多投取一篇。
1.5 数据分析及统计 数据规范化处理:将药物别名进行统一化处理,如“川军”统一为“大黄”;同一项研究发表多篇文献者,资料统计处理时按一项研究计算。
数据分析及统计:将检索到的有关中医药防治SLE的文献资料中依次按照不同的中医证型将药物分别录入 Excel 表格,进行统计分析。出现频次=某药频次/文献量×100%,相对频率=某药频次/所有药物频次总和×100%
2 结果
2.1 SLE中医证型分布 本研究共筛选出中药治疗SLE文献646篇,其常见的中医证候为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血瘀痹阻、风湿热痹、脾虚肝旺。其中热毒炽盛型共172篇文献,占26.63%;阴虚内热型共104篇文献,占16.10%;肝肾阴虚型共93篇文献,占14.40%;脾肾阳虚型共76篇文献,占11.76%;气阴两虚型共68篇文献,占10.53%;血瘀痹阻型共65篇文献,占10.06%;风湿热痹型共44篇文献,占6.81%;脾虚肝旺型共24篇文献,占3.71%。
2.2 SLE常见中医证型的药物应用概况 热毒炽盛型SLE临床研究文献共涉及232味药物,应用1863次,平均每味药物使用8.03次。按照累计频率75%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生地黄、牡丹皮、金银花、赤芍、白花蛇舌草、玄参、黄芩。部分数据参见表1。
阴虚内热型SLE临床研究文献共涉及176味药物,应用1190次,平均每味药物使用6.76次。按照累计频率的75%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生地黄、牡丹皮、玄参、知母、青蒿、麦冬、熟地黄、山药。部分数据参见表2。
肝肾阴虚型SLE临床研究文献共涉及169味药物,应用1070次,平均每味药物使用6.33次。按照累计频率的75%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生地黄、牡丹皮、熟地黄、山茱萸、茯苓、黄芪、山药。部分数据参见表3。
其他证型SLE临床研究文献量及涉及的药味量、频次等参见表4。
2.3 不同证型SLE用药归类概况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SLE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原激活免疫系统后,出现一系列免疫损伤,如免疫复合物、膜攻击复合物和过敏毒素(C3a、C5a)所造成的血管炎症,IL-1、TNF引起的发热等,这些均为中医阴虚内热的表象[2]。故SLE临床证型以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肝肾阴虚为常见,治疗中生地黄、牡丹皮应用的最为广泛。生地黄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能够抑制体液免疫,提高细胞免疫,促进肾上腺素皮质功能,提高体内激素水平,适宜治疗阴虚内热、肝肾阴虚型的免疫性疾病[3-4];生地黄还具有清热凉血功效,治疗热入营血、热毒炽盛型的SLE。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有效改善SLE的皮肤损害。SLE辨证用药以清热药和补虚药应用最为普遍,能明显改善SLE患者面部红赤、高热、蝶形红斑、口渴、便秘、心悸、失眠、无力等症状,增强患者抵抗力,从而有效且持久的控制病情,防止激素减量时的反跳,加强激素疗效[5-6]。
综上所述,SLE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肝肾阴虚型,治疗时以清热药、补虚药应用较为广泛,生地黄、牡丹皮等药物应用最为普遍,提示在进一步研究SLE的治疗时,应根据临床常见证型辨证选方组药,提高SLE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洪一梅.中医辨证治疗红斑性狼疮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10,9(5):64-66.
[2]卞华,温成平,范永升.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9):130-131.
[3]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4-129,240-245,276-279
[4]李华荣,丁卓伶,王振军.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文文献分析[J].中国药师,2006,6(12):815-816.
[5]范永升,温成平,李学铭,等.激素并用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0):626-627.
[6]张义生,王劲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70例报告[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1998,20(4):18-19.
(收稿日期:201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