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宇 范以书 王大德
2014年8月23日,川西邛崃山下的邛崃革命烈士陵园中,专程从北京和广州赶到这里的两名军官,代表全体空军官兵,向21年前的今天因飞行事故牺牲的飞行员余江烈士,献上了鲜花。
陪同扫墓的人是余江的同班战友——广州军区空军导弹某旅转业军官、四川省邛崃市委干部赵庆珍。21年来,赵庆珍信守当年“若有意外,相互为对方尽孝”的承诺,把烈士母亲当做自己的母亲,默默尽孝21年,告慰着九泉之下长眠的战友。
我不叫您干妈,今天开始您就是我妈妈
1989年8月,赵庆珍经高考招飞入伍,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学员。来自四川邛崃的余江同年入伍,在飞行预校和飞行学院学习训练期间,赵庆珍和余江同队同班,还是上下铺,他们很快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兄弟。
战斗机飞行员是个高风险行业,两个热爱飞行事业的年轻人相互立誓勉励:“我们一定要在飞行上干出一番事业。如果有人在战场上牺牲了,或出现其他意外,相互要为对方尽孝。”
没想到,1993年8月23日,在毕业前的一次夜航飞行训练中,余江与带教教员驾驶的飞机不幸失事,余江壮烈牺牲。他的母亲程秀莲得知消息,当场昏厥过去。程秀莲40岁时失去丈夫、50岁时又痛失独子,精神几乎崩溃,体重骤降至36公斤。
赵庆珍去看望和陪伴程妈妈,想方设法安慰老人。他握住程妈妈的手说:“弟弟走了,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程妈妈震惊之余婉拒了。但没想到,赵庆珍多次提出请求,深受感动的程秀莲终于答应收赵庆珍为“干儿子”,赵庆珍却“咚”地一声双膝跪下:“我不叫您干妈,从今天开始您就是我的妈妈,我就是您的儿子。”那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程秀莲回到四川后,赵庆珍每半个月就写来一封信嘘寒问暖,天冷了提醒她多添衣服,外出时叮嘱她要注意路上的车辆,尽量靠边走。5年间,赵庆珍一共写了100多封家信,每封信的开头都是“妈妈”,落款都是“江儿”。
从航校分配到部队的第一个春节休假,赵庆珍首先想到的是去看望妈妈。春节期间火车票紧张,他找人买来高价票,从武汉坐了25个小时的火车赶到成都,再换乘3个多小时的汽车直奔邛崃牟礼镇风林村。
原本在当地学校教书的程秀莲,因为儿子牺牲受刺激,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办了退休手续借宿在亲戚家。赵庆珍在寒风中奔走打听了大半天,才在余江的二姨家找到了程妈妈。过年期间,他给妈妈办年货,陪妈妈守岁,跟着妈妈走亲戚,还特意陪着妈妈到烈士陵园为好兄弟、好战友余江扫墓,听着妈妈在墓碑前对儿子的诉说和呼唤,轻轻为她擦去泪水。
赵庆珍每一年的休假都是在邛崃乡下陪伴烈士母亲度过。1997年大年初二,赵庆珍本来与妈妈商量好早上7点出发去上坟祭祖。起床后却发现习惯早起的妈妈还没起来,他连敲几次房门里面都没反应,赶紧用力把房门撞开,发现妈妈煤气中毒已经失去意识。
赵庆珍连忙背上昏迷的老人就往医院跑,直到下午4点妈妈才苏醒过来。看到守候在病床旁的儿子,老人百感交集,泪流满面,是儿子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江娃离去后,是赵庆珍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没有赵庆珍,我就活不到今天。”程秀莲发自内心地接纳了赵庆珍为自己的儿子,并按照风俗为他起了个新名字叫“义江”。
我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让妈妈有个家
赵庆珍是个优秀的带兵人,但生活中却不善言谈。部队领导主动给他介绍对象,程秀莲也写信叮嘱,希望他在部队驻地或者老家找个合适的姑娘,早点成家立业。可赵庆珍的答复非常坚决:“妈妈身体不好,不适应外面的生活,未来的妻子,我不在武汉找,不在老家徐州找,只考虑邛崃附近的姑娘,这样才能照顾妈妈一辈子。”
1998年,邛崃姑娘孟永凤主动走进了赵庆珍的生活。孟永凤毕业于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最初在邛崃市的一个镇上任教,得知赵庆珍的故事后,主动找到程妈妈家,要到赵庆珍的联系地址。二人鸿雁传书两年,于2000年喜结连理。
2001年4月赵庆珍的儿子出生,程妈妈非常开心,两个儿子都当过兵,都是空军,她就给孙子起名叫赵鹏程。孙子的出生让程妈妈重新找到了感情寄托,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孙子身上。
前些年,家族遗传的帕金森氏病和高血压使程秀莲身体越来越虚弱,为了更好地照顾妈妈,2007年,面临转业的赵庆珍毅然决定到四川邛崃安家落户。转业到邛崃后,邛崃市委办公室很快把机要、后勤两项重要工作交给他,领导和同事非常认可赵庆珍:“他搞过飞行,干机要工作放心;当过基层主管,管服务保障这摊事有一套。”
从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到渐进中年的成熟男人,如今的赵庆珍已是一个13岁孩子的父亲。春节回江蘇老家拜祭父亲时,他们会带着程秀莲一路同行。节假日里,他会和爱人带着孩子,陪妈妈外出游玩散心。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正是赵庆珍所期望的,“妈妈缺的不是吃穿,就缺一个家。我所做的事情实际上只是一件,就是让妈妈有个家”。
前些年,程秀莲一直不能面对独子余江离去的事实,这些年,她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如常,身体状况也有了好转。一个当医生的亲戚感叹说:“天下的良药都比不上人间真情,虽然你们是个组合家庭,但比很多家庭都幸福。”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多了不起,所做的都是应该的
赵庆珍心甘情愿尽孝,程秀莲也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掏心掏肺”。以往,赵庆珍休假来探望时,轮流住在程秀莲亲戚家。为了“义江”休假回来有地方住,1996年夏天,程秀莲把儿子的两万多元抚恤金拿出来,在邛崃市区购置了一套教育系统的房改房。这一切,都是瞒着赵庆珍完成的。
赵庆珍转业回来后,程秀莲每天早早起床给全家做饭,一日三餐顿顿喷香。2013年芦山地震时,赵庆珍要值班不能回家,程秀莲冒着大雨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赵庆珍的单位,浑身都被淋透了。
程秀莲老人介绍,平时一家四口在一起生活,难免也会有些小磕碰,但大矛盾从来没有过,顶多是为孩子的教育吵两句,每次夫妻两人都会主动认错。
夫妻俩平时要上班,孙子要上学。为了不让老人一个人呆在家里闷得慌,每天中午下班吃完饭,赵庆珍骑车上班就顺带把老人送去老伙伴那里打打麻将,下午6点下班,又骑车接妈妈回家。邻居看到都说:“你这个儿子比亲儿子还亲。”
今年清明节期间,10多家当地媒体报道了赵庆珍替烈士战友尽孝21年的事迹,超过1500家网站转载他的故事,许多网友还跟帖称赞赵庆珍,说他是“中国好人”“重情义、守信用的信义哥”。
杨鹰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