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学巩见刚高照军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2.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河北廊坊065201;3.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大连116023;4.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5.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李继学1,2巩见刚3高照军4,5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2.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河北廊坊065201;3.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大连116023;4.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5.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技术接受模型是当前信息系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采用引文分析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与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的文献为分析对象,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识别出该研究领域中的核心文献、重要学者和发展脉络,揭示了技术接受模型领域的理论发展的主要过程,并就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引文分析;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
近年来,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成为信息系统(IS)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该模型主要从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角度出发对主体的技术接受行为进行了分析,对于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IS理论界不断关注TAM领域的研究,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TAM的论文。这些研究丰富了TAM理论研究的内容、加深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但由于不同学者所处的理论发展阶段、采用的研究方法、关注的研究重点不同,我们难以系统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脉络,也难以掌握该领域研究现状,更不利于把握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该领域内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IS学者对该领域内的现有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许炜(2009)使用引文分析法,利用Web of Science的文献数据,采用HistCite软件对TAM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分析[1]。该研究所分析的文献发表于2009年以前;而自2009年以来,学者们发表了许多TAM领域的论文,要全面了解TAM领域的发展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高芙蓉和高雪莲(2011)、边鹏(2012)对国外技术接受模型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2-3],为国内学者进行TAM领域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遗憾的是,上述文献没有从文献引用的角度清晰地展示理论发展脉络,也没有揭示该领域的理论发展的主要路径。
为掌握TAM理论领域研究现状,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过程,了解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运用引文分析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TAM领域的论文进行实证研究,利用HistCite软件生成可视化引文编年图,利用Pajek软件描绘该领域发展的主要路径,进而分析TAM理论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并总结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能够为TAM领域专业人员的参考咨询服务提供帮助,也为专业研究人员跟踪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科学文献彼此通过互相引用形成文献集群,这些集群在时间上反映了知识在原有基础上的产生过程和科学传统的形成过程;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是研究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4]。引文分析法是分析文献引用关系的重要方法,同传统的学者个人归纳、访谈调查等主观研究方法相比,引文分析法具有客观性、分类原则的科学性和数据的有效性等优势[1]。作为引文分析的重要内容,引文时序分析通过对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进行时间上的分析来展现某个研究主题的来龙去脉。文献之间通过引用与被引用构成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网络;主路径分析从整个网络的角度,考察文献(结点)在整体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路径分析中计算整个网络中边的遍历权重方法有3种[5],包括路径计数方法(SPC)、路径链接计数方法(SPLC)、路径结点对方法(SPNP);其中SPC的普遍性最强,SPLC方法适用于起点文献并非很重要的情况,SPNP主要用于计算中间过程[4]。主路径分析可以找出位于学科发展主干上的文献和引用关系,揭示理论发展的主要过程。参考相关文献,本文采用引文分析法,使用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的HistCite软件系统和Pajek软件对文献进行研究[6]。
ISI 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是最常用的引文数据库之一,覆盖了7 000多种学术期刊[7]。本文选择WOS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参考相关研究[1],研究者于2015年3月22日在WOS平台上,设定检索表达式为TS=(‘Technology Accept*Model*’),并从SSCI数据库中对类型为“Article”的文献进行检索,文献发表的时间范围设置为2013年年底以前;以此为检索条件共返回1 452篇文献。
研究者将1 452篇TAM文献作为初始数据源,导入HistCite软件进行初步分析。为避免遗漏重要文献,研究者对被引文献(Cited References)中的被引次数在150以上的34篇文献进行分析,通过阅读摘要或全文的方式进行判断,共发现9篇在WOS中存在且未被纳入初始数据源的类型为“Article”的TAM文献。本文将这些文献纳入数据源。然后,将调整得到的1 461篇文献重新导入HistCite软件进行分析。这些文献基本代表了IS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HistCite软件系统按照文献集中文献的发表时间顺序,自动对每篇文献赋予相应的文献号。被引频次指标LCS(Local Citation Score)和GCS(Global Citation Score)是Histcite软件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两个参数,其中LCS是本地被引频次,指某篇文献在当前文献集中被引用的次数;GCS是总被引频次,指某篇文献在WOS数据库中被引用的次数。研究者选取LCS最高的前30篇文献生成引文编年图,再将全部文献生成的矩阵导入Pajek软件生成该领域理论研究的主路径图。
3.1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文献和学者
文献被引频次反映了该文献被其他研究者关注的程度,被引频次越高,说明此文献在该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越重要,可被认为是核心文献[1]。按照LCS和GCS的大小展开,识别出一批核心文献(见表1),即该领域中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文献。
表1 高频被引文献表(LCS≥220且GCS≥500)
表1 (续)
依据TLCS(Total Local Citation Score)和TGCS(Total Global Citation Score)两个指标评价学者的学术贡献,比依据发文数量得到的结果更加合理[1]。由表2可以看出,Davis FD、Venkatesh V、Bagozzi RP、Warshaw PR、Morris MG、Karahanna E、Straub DW等学者所发表的论文被引频次较高,对TAM领域研究的贡献大,表明这些人是该领域理论研究的重要学者;通过了解和跟踪他们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可以快速掌握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表2列出了这些学者在本研究中所发表的相关论文的被引情况。
表2 高频被引作者的被引情况分布表(TGCS≥1 500)
3.2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期刊
对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确定TAM领域的核心期刊;对在这些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跟踪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TAM领域的研究状况。本文从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核心期刊的分布。本文主要按照引文频次(TGCS)选取了前10种期刊(如表3)。这些期刊基本构成了TAM领域核心期刊的雏形,是TAM研究的重要信息源。可以发现,MIS Quarterly、Management Science、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TAM领域最为重要的学术期刊,其发表的TAM文献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尤其是MIS Quarterly发表文献的被引频次最高,说明该期刊在TAM领域的位置最为重要。
表3 TAM理论研究的核心期刊被引情况分布表(TGCS居于前10位)
由于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在前期的名称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因此,表3中关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的统计数据包括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对应的相关数据。
3.3理论发展过程
引文编年图中,椭圆的大小表示文献被引频次的多少,带箭头的连线表示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箭头所指的文献是被引文献,椭圆内数字表示相关文献在文献集合中的序号。引文编年图可以根据GCS和LCS两个指标进行绘制,所得到的结果在结点的选取上有较大差异。由于以LCS为依据更能够体现研究的外延和分析的针对性[4],本文根据LCS绘制引文编年图(如图1),并将所分析的文献数量设置为30,以避免引文编年图过于拥挤、提高可视化结构的清晰度。由于被引频次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较晚发表的文献被引频次相对较低,所以在图1中没有最近发表的文献。图1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TAM研究的发展状况。在表4中列出了相应的文献。
图1 被引频次居于前30位的TAM文献引文编年图
表4 TAM文献引文编年图的结点信息表(被引频次居于前30位)
表4 (续)
由图1和表5可知,TAM领域的文献数量在1989-2013年间基本呈上升态势,这说明经过20多年的发展,TAM领域理论研究日益繁荣。1994年以前,只有少量的文献问世,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开创阶段;文献号为1和2的结点面积较大,被引频次较高,说明文献1和文献2属于奠基性文献。从1995年开始尤其是1999年以后,文献数量明显增多,被引频次也相应增加;出现了文献号为36和110等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文献,这表明该领域的研究进入活跃期。
表5 TAM 文献数量与引用频次年度分布表
利用Pajek软件,选择SPLC方法计算边的遍历权重,绘制出该理论研究发展的主路径图(如图2)。图2显示了TAM理论研究领域主要文献的发展和传承关系。图中的结点表示特定的文献,数字表示该文献在文献集合中的文献序号,每篇文献以第一作者、发表时间进行标识;带箭头的连线表示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箭头所指的文献是被引文献。主路径经历了1989-2013年,展现了TAM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研究文献主干。其中,Davis(1989)、Davis等(1989)、Adams等(1992)、Taylor和Todd(1995)、Venkatesh和Morris(2000)、Venkatesh(2000)、Venkatesh等(2003)等重要文献出现在主路径中。主路径上的18篇文献组成网络的中枢结构,贯穿了TAM领域的主要论题。图2清晰地展示了TAM领域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过程。
根据图1和图2,结合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和重要学者发表的文献,本文将TAM理论的发展过程归纳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以前):开创期。IS理论界主要专注于TAM理论的构建和验证,出现了零星的TAM理论的研究成果。Davis(1989)和Davis等(1989)强调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愿的重要作用,提出了TAM来说明使用者为何接受或拒绝信息技术,并通过在大学及企业内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8-10]。TAM一经提出就引起了IS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得到跨样本恒定性的检验[11]。
第二阶段(1995-2003年):成长期。IS理论界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TAM理论的整合和修正。IS学者们在TAM的基础上,利用其它理论中的一些维度作为外部变量对使用意愿的成因进行深层次探讨,提出了许多扩展模型。Taylor和Todd(1995)在比较了TAM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检验结果后,提出了一个综合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12]。创新扩散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也被IS学者用来探讨和解释信息技术接受的相关问题,进而丰富了TAM理论模型的研究框架[13-14]。Venkatesh和Davis(2000)在TAM基础上,提出技术接受扩展模型(TAM2),认为社会影响(主观规范、自愿性、印象)和认知结构(工作适用性、产出质量、结果展示、感知易用性)是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15]。Venkatesh等(2003)提出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认为使用意愿受到绩效预期、努力预期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影响过程受到性别、年龄、经验和自愿使用的调节;使用意愿和便利条件影响使用行为,影响过程受到年龄、经验的调节[16]。
图2 TAM理论研究的主路径图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深化期。IS理论界主要关注TAM理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结合不同的目标技术、不同的应用环境,大量有价值的TAM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文献数量上来看,这一时期发表在各种期刊上的与TAM相关的文献较多。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学者们研究了TAM在Web服务、移动商务、电子服务采纳等领域的应用[17-19],还应用TAM探讨了虚拟社会中的购买行为[20],并探析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应用TAM的差异[19]。这一时期的研究对前期已有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使得TAM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论深化[21]。
本文选取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SSCI数据库中的期刊上发表的TAM领域的论文,使用引文分析法研究了较长一段时期内的TAM理论研究情况,分析了该领域的理论发展情况。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4.1识别了TAM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与重要学者
Davis(1989)和Davis等(1989)是该领域最具学术影响力的两篇论文,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经过了长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催生出大量建立在其理论框架基础下的新的研究成果,并已成为当前信息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点。Davis FD、Venkatesh V、Bagozzi RP、Warshaw PR、Morris MG、Karahanna E、Straub DW在该理论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
4.2识别了TAM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
MIS Quarterly、Management Science、Information&Management是当前TAM领域最具学术影响力的3种学术期刊;其中,MIS Quarterly在TAM领域的理论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最为突出。
4.3阐述了TAM领域的理论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本文将当前TAM理论研究发展过程归纳为3个阶段。1994年以前,TAM领域的研究处在开创阶段,主要专注于TAM理论的构建和验证;1995-2003年,研究重点转移到TAM理论模型的修正和完善;2004年开始至今,重点关注TAM理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TAM理论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既包括从理论角度对TAM模型的构建和完善,也包括TAM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结合不同的目标技术和不同的应用环境考察TAM模型的效力。
5.1本研究的研究局限
5.1.1研究数据的局限性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研究,使得难以对没有被该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进行分析;没有考察发表在国外IS专著、学术会议等的文献,这将对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产生影响。TAM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国内期刊上出现了多篇TAM领域研究的论文[22-23],而本研究样本不包括国内期刊发表的TAM方面的论文;这些文献没有纳入数据库可能也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5.1.2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引文分析法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引文关系上假联系、文献被引用并不完全等于重要、引文的可获得性、马太效应等;有些高频被引文献并不能代表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重点,被引次数较少的文献也不能一概认为不重要,因为其受到发表时间、语种、学科专业等因素的限制[24],从而导致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5.1.3研究过程的局限性
生成引文编年图时限定选取30篇文献,此阈值的设置并不具备可靠的科学依据,如何更加科学地确定阈值有待商榷。
5.2未来研究展望
过去十几年中,TAM理论一直是I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形式的出现,由此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技术接受问题将不断地对已有的理论适用范围形成冲击。因此,TAM理论也将不断加以修正和改进。囿于引文分析方法的局限,尽管本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但要准确把握TAM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还需进一步对文献进行深入的内容分析。
参考文献
[1]许炜.技术接受模型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引文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2):72-78.
[2]高芙蓉,高雪莲.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2):95-105.
[3]边鹏.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6.
[4]董克,刘德洪,江洪,等.基于主路径分析的HistCite结果改进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3):113-116.
[5]Hummon N P,Doreian P.Connectivity in A Citation Network:The Development of DNA Theory[J].Social Networks,1989,11(1):39-63.
[6]李东,李继学,邱凌云.信息技术-业务匹配研究述评——基于引文分析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2):12-21.
[7]Lim A,Ma H,Wen Q,et al.Distinguishing Citation Quality for Journal Impact Assessmen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9,52(8):111-116.
[8]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0.
[9]Davis F D,Bagozzi R P,and Warshaw P 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 Management Science,1989,35(8):982-1003.
[10]Legris P,Ingham J,Collerette P.Why Do People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3,40(3):191-204.
[11]Adams D A,Nelson R R,Todd P A.Perceived Usefulness,Ease of Use,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A Replication[J].MIS Quarterly,1992,16(2):227-247.
[12]Taylor S,Todd P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5,6(2):144-176.
[13]Venkatesh V.Determina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Integrating Control,Intrinsic Motivation,and Emotion into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0,11(4):342-365.
[14]Venkatesh V,Morris M G.Why Don't Men Ever Stop to Ask for Directions?Gender,Social Influence,and Their Role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Usage Behavior[J].MIS Quarterly,2000,24(1):115-139.
[15]Venkatesh V,Davis F D.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2):186-204.
[16]Venkatesh V,Morris M G,Davis G B,et al.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27(3):425-478.
[17]Wu JH,Wang SC.What Drives Mobile Commerce?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vis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5,42(5):719-729.
[18]Sheng M L.The Utilitarian and Social Dual Presence in Web2.0 Services[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Business Excellence,2012,23(8):875-890.
[19]Udo G J,Bagchi K K,Kirs P J.Exploring the Role of Espoused Values on E-Service Adop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S and Nigerian User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28(5):1768-1781.
[20]Mäntymäki M,Salo J.Purchasing Behavior in Social Virtual Worlds:An Examination of Habbo Hot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33(2):282-290.
[21]Venkatesh V,Bala H.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3 and A Research Agenda on Interventions[J].Decision Sciences,2008,39(2):273-315.
[22]吴亮,邵培基,盛旭东,等.基于改进型技术接受模型的物联网服务采纳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2,24(3):66-74.
[23]夏保国,常亚平.政务微信的沟通机制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102-106.
[24]许丹,侯跃芳.国外医学信息学研究领域可视化引文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10):12-19.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企业情报工作·
Visual Analysis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Li Jixue1,2Gong Jiangang3Gao Zhaojun4,5
(1.School of Govern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2.Transport Management Institute,Ministry of Transport,Langfang 065201,China;3.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3,China;4.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5.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has been a research focus in research field of information systems.In this research,cit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document records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published in journals from the Web of Science.This study analyzed key articles,key authors,development process and main content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d further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citation analysis;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
作者简介:李继学(1980-),男,讲师,博士后,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收稿日期:2015-11-02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2-0099-07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