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食品生产许可实地核查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01-06 01:20孙金全
厦门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地责任意识核查

孙金全

厦门食品生产许可实地核查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孙金全

引言

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由国家主管食品生产领域质量监督工作的行政部门制定并实施的一项旨在控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条件的监控制度[1]。该制度规定: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生产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食品生产;企业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不得从事食品生产活动[2]。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销售无证食品。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申请材料提交→文审→补正→受理→实地核查→发证检验→审批发证。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就2014年厦门市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机构企业实地核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力求为食品生产许可实施部门更高效地引导和规范食品生产企业做好申证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为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降低食品安全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性意见。

实地核查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实地核查工作是指审查组在企业书面材料审查合格、市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受理后,由受理部门派出,在企业生产现场进行核查的全部活动。

实地核查记录表由申请材料审核和生产场所核查两大部分组成,包含组织领导、质量目标、管理职责、人员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文件、采购制度、采购文件、采购验证制度、过程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防护、检验管理、厂区要求、车间要求、库房要求、生产设备及检验设备等18个方面37个项目的内容。对每一个核查项目均规定了“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判定标准。审查组根据每一个核查项目的核查情况,对照判定标准,填写核查记录表,得出实地核查结论。“基本符合项”不超过8项(含8项)且无“不符合项”,实地核查结论判定为合格;“基本符合项”8项以上或 “不符合项”1项以上,实地核查结论判定为不合格。

1.基本符合项常见问题

对2014年厦门审查中心审查组开出的1686项基本符合项进行分析发现,实地核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车间要求、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库房要求、检验设备、采购验证制度、检验管理、人员要求、工艺文件及采购文件等10个方面。其中,车间要求、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库房要求、检验设备及采购验证制度等6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审查组在这6个方面开出的基本符合项数量占基本符合项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33.39%、9.79%、9.02%、8.78%、8.07和7.59%,如图1所示:

图1 2014年实地核查基本符合项分布图

2.不符合项常见问题

对2014年厦门审查中心审查组开出的78条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发现,不符合项分布在车间要求、生产设备、库房要求、质量控制、工艺文件、检验管理、检验设备、厂区要求、人员要求、过程管理及采购验证制度等11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29.49%、14.10%、10.26%、8.97%、7.69%、7.69%、6.41%、5.13%、3.85%、3.85%和2.56%,如图2所示。

图2 2014年实地核查不符合项分布图

3.实地核查过程常见问题具体表现形式

实地核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度企业实地核查过程常见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

对策

通过对实地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中的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企业自身技术落后或基础设施缺陷造成的,而是企业质量意识薄弱、对食品生产许可相关法律法规认识程度不高等原因在作祟。针对实地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如下:

1.提升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3]。企业在实地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无不体现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的薄弱和欠缺。因此,提升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有利于降低这些问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提高申证效率,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相关部门可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相关人员,特别是企业质量安全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对食品生产许可相关法律法规认识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审查组实地核查过程中可安排与企业质量安全负责人进行面谈,了解其对生产许可制度的认识,引导其正确理解生产许可制度、关注自身质量安全体系的运作情况和不足,激发其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发证部门在发证时可对企业负责人进行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再教育,签署《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加强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

2.引导和鼓励企业构建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关质量问题的理念、认知及行为准则、作风习惯,是一种建立在共同遵守的观念、制度下的自觉行为,是以质量为中心,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企业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4]。

引导和鼓励企业构建质量文化,培养和塑造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提升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产品质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监管,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1)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年,发证后企业是否能够保持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生产条件,避免出现取证前后“两张皮”的现象,离不开各监管部门的有力监管。各监管部门应强化对所负责片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管,不定期对茶叶、糕点、饮料及调味品等重点食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及时公布监督抽查结果,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警告、限期整改、责令停产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对涉及人体健康的不合格产品进行曝光。

(2)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和食品经营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情况,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困扰,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深化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同时,对于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失信行为,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引导企业诚信守法,促进食品行业的稳定和发展,保护群众消费权益和重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心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论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和协调发展。食品安全状况的改善,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社会大众和舆论的监督。但只有食品生产企业自身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真正提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窘境。

(作者单位:厦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技术中心)

[1]食品生产许可证 [DB/OL],百度百科,http://baike. baidu.com.

[2]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E]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9号,2010-04-07.

[3]余小黄.食品生产许可的风险防范及审查对策[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2(01):57-60.

[4]丁嘉礼.质量文化构建和企业和谐发展 [A].第四届海峡论坛第三届海峡两岸质量论坛论文集[C],2012.

猜你喜欢
实地责任意识核查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杨 诚作品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三次实地采访,挖掘出暖新闻背后的超暖细节
实地探访切尔诺贝利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实地海棠雅著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