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海事船检工作提升

2015-01-06 12:42:25王宏华
江苏船舶 2015年5期
关键词:海事船舶规范

王宏华

(镇江市地方海事局,江苏镇江212000)

0 引言

依照GB/T 19000—2008质量标准,构建并运行一套覆盖海事管理、船舶检验业务的海事船检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克服目前海事管理中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不足的弱点,防止疏漏,对推进完善制度建设、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规范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形象,减少或遏制推诿扯皮,全面有效夯实基础工作,促进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防污染形势稳定,提升船舶建造质量,保障海事船检工作稳步提高,起着坚强的支撑作用。本文拟结合工作实践,对体系运行成效进行分析。

1 体系对健全工作制度与措施的支持性分析

引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实施日常监控、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等措施,推动各单位从领导层、中层到基层等各环节,责任能得到链式落实;管理岗位能从粗犷分类,实现相互之间职责清晰明了的系统化分配;各序列管理规范,能从制度、程序、具体要求到监督标准等方面给予明确。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既利于操作执行,又方便督查考核,更加有利于结合船舶检验管理环节多、程序性强、规范标准高的特点,推动海事船检管理工作全面提升。

1.1 目标充分彰显职能

从部门目标到单位质量总目标,从控制日常工作一般差错率到杜绝重大差错发生,以及诸如许可保证率、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实船安检保证率、船舶检验项目完成率、船员考试项目完成率等的明确,将职能通过质量目标予以明晰。

1.2 职责分配明确

运行体系前,部门职责、岗位人员职责表述均为粗线条、原则性,职责界定较为模糊,存在交叉,使推诿、工作遗漏现象难以控制。

运行体系后,内部、外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等监控、分析措施的实施,能逐步厘清职责并不断改进需求。部门、岗位职责从总要求、年度要求到日常要求的确定,既便于岗位执行,又方便考核与监督。部门、岗位职能线条与节点越清晰,涉及的具体事项,包含资源分配与管理、发生交叉或遗漏情况越能得到有效控制,责任制落实更为明了,对应海事船检工作责任更能够得到落实。

1.3 制度程序逐步健全

海事船检工作涉及项目繁多,除内部管理外,包括水上交通安全、船舶检验、船员管理事项等就有十几大类、百余小项。对于这些项目的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都以原则为多,每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操作程序、处置方法等一般无具体规定。

各责任海事船检机构,结合辖区的工作实际情况和人员配置情况,在建立安全监督检查等制度基础上,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能够逐步将海事、船检业务及内部管理,如辖区的划分、监管的确定,干线航道的管理、支线航道的管理、旅游水域的管理、水上水下活动的安排、船员考试的组织等各类业务,乃至全部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程序、作业细则等都给予明晰,使各项工作有章可查,各项活动开展有据可依。

1.4 内外部审核与监控助推持续改进机制完善

制度、程序、作业细则建立后,面对国家及上级要求、社会需求、管辖区域发展变化,与之相对应的人员素质、管理硬件变化,辖区水域航行停泊作业条件变化,以及修定制度时未兼顾到的因素,都存在潜在调整需求。

运行体系后,建立阶段性或特殊情况对制度、程序、措施实施适用性、合理性评价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其变化需求;内部、外部审核及监督评价等活动机制的实施,对制度、程序或措施层面的缺陷,在审核、监督、评价过程相互作用下,通过对轨迹往复梳理,也能及时发现,使其科学性、覆盖性、适应性、合理性等得到及时改进和提升。

1.5 构建资源保障机制从而助推管理效能提升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无论是管理环境,包括装备与设备提供与保障,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培训、技能提升等提供与保障,从需求提出、核准,到实现的过程,程序性强,规范程度高,计划性、超前性、创新性、适应性都得到提升,克服了因人而异的传统操作机制,超前思维、系统思考、快速反应,适应了“安全管理,人命关天”的监督管理与应急管理现实需求。

2 体系对安全管理履职到位的支持性分析

体系文件从职责划定、职能分配予以明确,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质量目标分解,管理标准、部门及岗位工作纲领和应达目标得以明确;制度、程序、措施、作业细则得到执行,管理事项、管理路径、事务管理、链式保障、实施与监督、动态与问题处置得到明确,支撑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2.1 日常监控与内外部审核是全面履职的强力保障

日常监控种类的规范、时间节点及要求的明确,从部门对所属人员岗位工作有效性监督、考核管理,单位职能部门专项监督及领导层面核查,档案台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跟踪检查,管理服务对象走访、服务对象工作座谈会、服务质量调查、各类联系及投诉信息渠道完善、联络员制度等机制建立与保持,对服务与管理日常工作,能及时全面掌握规范是否有效开展。

通过内部审核,对各部门及各岗位职责履行、责任落实、工作措施与作业细则执行、程序规定运行符合性、安全隐患及缺陷发现与整改等全面核实,能及时找出调整和提高的需求;借助外部审核,用第三种眼光,在内审基础上,以更加专业与挑剔的标准来核查体系文件的适应性、符合性、覆盖性,核查体系文件运行的有效性,再结合季度、半年度、年度考核工作的开展,形成监督保障综合体系,确认是否规范有序开展工作,确认是否全面有效履职。

2.2 监管工作按序开展以稳定辖区管理形势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在落实制度、程序、措施、责任基础上,可促使监管工作有效开展以及对每一段通航航道、每一片有船水域、每一个可能影响水上交通安全与畅通节点制度、措施等得到贯彻。

(1)科学建立巡航监管模式。干线航道每日海巡艇巡航,支线航道每周或每月一定次数巡航,巡航要素规范明确,不同时节实施重点要素巡查,辅以电子视频全天候全时段巡航,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使航行、停泊、作业秩序井然。

(2)规范实施船舶安检。对船舶实施到港安全检查,以及危险化学品船舶到港必查,待闸船舶一定数量安全抽查,对客汽渡船、水上旅游船舶定期不定期跟踪检查的制度,确保船舶安检工作规范有序。

(3)有效跟踪监管重点船舶。对危险化学品船舶、船队、特种船舶、大型船舶等安全高风险运输船舶,实施动态报告与跟踪管理,并区别日常、汛期、大风、雾霾、枯水等不同时段,规范有效监管。

(4)规范化管理风景旅游水域。规范并明确风景旅游水域主体责任落实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构建联席管理机制,明确监管部门安全监督检查形式与节奏。

(5)有序开展水上水下活动管理。对活动准备、进入、过程、结束等实施规范化全程监管,从方案制定、安全互动会议、安全教育、联络联动、前期安全检查、过程安全检查、隐患发现与消除、活动结束的安全评判等规范开展,保障水上水下活动安全有序。

2.3 规范海事船检许可是稳定安全的基础工作

船员考试,按照受理、审核、准考、理论与实践考试、审查、审批发证;船舶检验,按照受理、审核、各阶段检验、各阶段问题整改、系泊及航行试验、资料齐备、审批发证;船舶图纸审查,按照受理、审查、问题反馈与纠正、再核准、审批、下达意见书;水上水下活动,按照受理、审核、现场勘察、必要的安全评估报告评审、调整整改、核准审批、许可;船舶签证,按照船舶证书、人员资质审核,所载货物及航区核对,必要的实船核查,签发许可。

2.4 应急搜救工作快速有效且事件处置成效明显

有效的搜救、应急训练与演练,规范设置应急点位,合理配置应急力量、装备,规范维护管理,推进联动机制建设,强化社会单位协作与资源统筹,规范及时接警,快速有序出、处警,实时有效的交通管控,合理的应急力量与装备调度,针对性救助和应急处置,适时有效的训练与演练评估、搜救与应急处置后评估,助推搜救与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2.5 内部管理规范有序以保证整体工作有条不紊

办公楼、办公设施、安全设施,趸船、海巡艇,海事执法与公务车等安全检查规范开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整改。部门会议、专项安全会议、安委会例会等适时召开,安全教育活动有序开展,推进了意识提升,更能及时掌握和分析安全动态,保障安全设备设施得到及时有效维护,推动部门、岗位人员由被动适应,逐步转向主动依规作为,做到凡事有人管,做事不推诿,运作环环相扣,结果有人追踪。

3 体系运行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从前面分析可清晰看到体系运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工作轨迹清晰便于追溯

无论海事、船检工作,还是内部管理,工作过程尤其是事后难以复原的过程,体系都要求予以准确记录,运行轨迹清晰,便于追溯,便于检查与核查。

3.2 监督及时有效使工作质量可控

对各项事务尤其是水上交通安全与船检工作,有效的监控、审核能做到及时发现不足或缺陷,利于提出针对性纠正意见和防范措施。

3.3 凡事都有据可依

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框架内,任何事项的实施都依规而行,克服了因人而异的不足,且统一了监督核查标准。

3.4 档案资料及时并收集完善

强有力的内控程序,保证了档案资料收集与台账记录的及时性,利于档案与台账的完善。

3.5 实现了工作的闭环管理

程序化、规范化的运行,使过程环环相扣,推进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船舶检验管理及各项工作的闭环管理,也更符合作风建设和廉政工作要求。

4 结语

本文仅以作者所在镇江市地方海事局(船舶检验局)为例,运行体系近十年来,职责职能分配清晰有序,目标明确,程序规范,凡事有人管,凡事有人跟踪督查。内外部管理工作逐年推进提升,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越来越稳定。在水上运输量逐年递增,最高年份达到约1.5亿船舶吨的背景下,未发生一起大事故与船舶污染水域事故,其他水上交通事故也逐年明显下降,未发生一起航道堵塞事件,辖区航道安全通畅,旅游水域水上交通安全文明规范,有力助推了水上交通运输业和水上旅游业安全健康发展;在检验船舶总吨位与总功率中,2014年比较2005年分别增长96%与91%,接近翻倍的工作量的境况下,船舶检验质量稳定,无差错发生,推动了船舶修造厂船舶建造质量稳定提升,造船业稳步健康发展;在当年考试发证船员数与在册持证船员数,2014年比较2005年分别增长130%与105%双翻倍的情形下,未发生一例由本局发证船员导致的大事故,船员素质明显提升;涉水活动安全管理规范有序,在京沪高铁、城际高铁跨运河特大桥及苏南运河升级改造等20余项涉水国家大型重点建设工程的重压之下,切实有效地维护了施工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畅通,保障了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工程按时保质完工交付的基础;水上应急搜救成功率始终保持100%,海事船检服务社会满意度得到保证,连年列省市主管部门考核前茅,获得并保持省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又被授予省文明单位标兵,可谓成效显著。

总而言之,运行标准质量体系,对推进工作致密,防止疏漏发生起到极大保障。作者意在通过分析运行成效,引导提升标准质量意识,助推海事船检工作适应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的现实要求。

[1] 桓兆平.船舶法定检验管理质量体系研究与开发[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猜你喜欢
海事船舶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水上消防(2021年5期)2022-01-18 05:33:42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2021年4期)2021-09-07 17:32:22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 03:12:22
来稿规范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水上消防(2020年5期)2020-12-14 07:16:30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水上消防(2020年3期)2020-07-25 02:36:32
船舶!请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