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古典诗词之美方法探究

2015-01-06 16:50韩学红
中国教师 2014年24期
关键词:古典意境意象

韩学红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多年来一直鼓励学生每天识记一首古诗词,这些诗词既包含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也有学生自选的诗词。如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我就让学生再寻找李白的其他诗歌,很快学生背会了《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赠汪伦》《山中与幽人对酌》《将进酒》等。像这样一日一首的长期积累,好多中学生才学习的经典名篇,都成了学生的吟诵之作。当他们吟唱这些诗词佳句时,洋溢于神情之间的是“我寻找,我快乐;我背诵,我成功!”的自豪感。

诵读成咏,体会音韵形式之美

诗是凝固的音乐,原本就可以歌唱,因此古典诗词声调和谐、音节流畅,都是音乐美的表现。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叠字运用,讲究唇齿音的交错,平仄相对、错落有致,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余音袅袅的音乐美,让人回味无穷。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还体现在节奏的停顿、韵律的悠扬等方面,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唱起来和谐悦耳。

古典诗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体式。从外部形式上看,诗词的发展趋势是由短到长,每行增加相同的字数,由四言发展到五言、七言,形成整齐划一的句式。尤其是律诗的对仗要求,都体现了它的整齐的形式美感。如五言绝句二十个字,七言绝句二十八个字,词中的小令也是二三十个字的居多,古体诗和排律比较长,但上百句的也很少。因此在诗词的结构形式上,其分行排列的整齐划一,阶梯式诗歌的错落有致,长篇叙事诗的铺排华丽,诗歌的回环美等都会产生迷人的魅力。

字斟句酌,体会语言形象之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形象之美,表现在对物象的描写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境地,简单一两个词,就可以描绘出非同寻常的景象。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作者以“别”“惊”二字,将两种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并融为一体,注入了无穷的情趣。同时对色彩的描写,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作者用“黄、翠、白、青”四种色调编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景。

古典诗词的语言形象之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字字珠玑、内蕴丰富。如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再如张先《天仙子》写夜景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王国维称赞道:“这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其妙处在于词人抓住大自然一瞬间的现象,把春意和花写得像有知觉似的,意在突显一种事物的精神状态,诗人的情绪也深嵌其中。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精彩传神之处,指导学生赏析,使学生顿觉“全诗生辉”“境界全出”。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表现出曲折多变的景色,既写出疑无路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又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哲理。这些绮丽的诗句都须字斟句酌,才能进一步感悟语言形象之美。

迁想妙得,体会意象意境之美

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就像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寥寥四句,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平凡朴实的农村生活,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有机交融,创造出一种平淡自然、深邃、完整的意境。这些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很抽象,因此如何启发学生感悟呢?在教学中我通过迁想妙得再现意象意境之美。

首先,找准迁想妙得的观察点。位置不同,视野、视线角度就会有所区别,所见景物的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在教学中,我将此作为启发学生迁想妙得的观察点,通过说话、想象等方式教会学生感悟诗人描绘的意象意境之美。

其次,要对凝练的词语作重点分析。古诗词中凝练的词语,是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华,是对景物最生动地描写和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对这些凝练词语的鉴赏,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作者王安石曾多易诗稿,用“到”“过”“入”“满”等字,均觉平淡而弃,最后经冥思苦想终得一个“绿”字,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先说说这些词语所表现的内容,再讨论它们的运用有什么特点。学生理解了这些词语,欣赏它们所展现的画面也就显而易见了。

再次,学习古诗词,欣赏它们的意境美,要抓好对提挈全文的词、语、句的理解,因为这些是全篇意境美最好的浓缩。

最后,图文并茂,反复吟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从来都是诗词塑造的意境之美,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环境中去形象地领略文中的意象意境之美。

品味感悟,体会思想情感之美

古典诗词之所以长期深入人心,就在于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发挥了“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尽管古典诗词抒发的是古人的情志,但仍与当今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着相通或相似之处。例如,对家国情怀的关注,对喜怒哀乐的诉求等。因而,通过品味感悟,这些作品具有了常新的、永恒的生命。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作者以“丝”谐音“思”来比喻思念,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寥寥几句表现出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成为亡国奴、阶下囚,阅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后,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缱绻难忘,也让我们反复回味。

含英咀华,体会哲理意蕴之美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长廊中的精华,许多诗篇不仅体现出诗人的挚爱、依恋与深思,也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细细品味,定能对人生有所启发。如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将学习喻为池塘,说明了为学之道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将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用具体形象加以描绘,寓理于情景之中。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学生学习背诵的古典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他们已经能够逐渐感悟到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对学习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诵读成咏,体会音韵形式之美,到字斟句酌,体会语言形象之美,从迁想妙得,体会意象意境之美,到品味感悟,体会思想情感之美,最终,学生会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上含英咀华,体会哲理意蕴之美。学生一旦克服学习古典诗词的畏难情绪,就会变得乐于识记古典诗词,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探索。这时,教师就可以把主题性积累与自主性积累集合起来,让学生在更多的空间中浏览、搜寻、识记古典诗词,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

(责任编辑:史雅宁)

猜你喜欢
古典意境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春色满园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一朵花的意境
轻古典风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