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造化的人间秘境
莽莽的高黎贡山,以丰美清冽的独龙江乳汁,哺育着一个古朴诚实的族群——独龙族。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云南贡山, 10月成立贡山县人民政府,标志着独龙族旧时代的结束。1952年,孔志清作为独龙族人民的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家民委扩大会议,当周恩来总理走到孔志清身边亲切询问时,孔回答:“总理,我是从云南最边远的独龙江来的。旧社会,汉人称我们是俅子、夷或俅人,傈僳族喊我们为俅帕。”总理又问:“那你们民族是怎样自称的?”孔连忙回答:“我们历来都自称是独龙人。”总理听了当场就表态说:“你们就按自己的称谓叫独龙族好了,再不能用其他民族的称谓了。”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贡山第一任县长孔志清为独龙族赢得表达自己民族意愿的族称——独龙族。
捕鱼和狩猎。多数人喜欢用“乞又”捕鱼,即两根长竹杆中间结上一张较大的方形或菱形的网,渔网过去用麻线,现在用尼龙线编织,捕捞者站于江边水流平稳处,两杆分别架在肩头,有绳索套在肩背上,双手各持一杆,每次下网尽量伸向水下,然后让两杆越过肩头并拢提网举杆出水,鱼若入网,则被夹出水面。竹篾编织的鱼篓是主要的捕鱼工具。“别尔”:是一种外型像大书包的敞口鱼篓,于江河水位的落差处横架木杆挂上“别尔”,让其底部进入水面,造成前后摇动状,鱼群到此有逆游上跃的习性,跃入鱼篓;“日桑”:两头大,外型像大葫芦,中间相连处有一窄孔,鱼窜入篓后不得游出。
上天梯,过溜索。遥远的独龙江,正是由于它的幽深、封闭才铸就了独龙族儿女淳朴的民风。独龙江一向被看成是个难以到达的地方,那群山叠嶂中贯穿南北的峡谷,因为居住着史书上称为“太古之民”的独龙族而闻名。20世纪60年代从贡山到独龙江有一条马帮道,有将近七八百匹国营马骡运送各种物资到河谷,以保证独龙江地区的基本供应。沿江两岸都有崎岖的山路,是上下游各地群众往来的重要通道,单程约100余公里。有些地段山岩突兀直立江边阻断去路,过去的行人靠搭“天梯”爬至山顶,再下到有路的地段前行。
纹面。独龙语称之为“巴克图”,是独龙族人民较为古老的风俗遗存。过去,独龙族少女到了十三四岁,都要进行纹面。它是按一定的图案花纹,用骨针在少女的面部刺纹,然后涂上从山上采来的植物汁液,结痂后,脸上便留下了一幅蓝色的图案。先辈们对纹面习俗的传说:一是可以消灾避邪;二是具有“及笄”成年礼含义;三是部落图腾的标志;四是美的象征。
剽牛祭天。时间在阳历12月到1月之间,以家族或村寨为单位举行剽牛祭天的仪式。剽牛仪式由“乌”主持,用于祭祀的牛由比较富裕人家无偿贡献。在过去,独龙族一年中杀得起牛的人家不多,人们认为牛是荣誉和财富的象征,能够弄来一头牛,让大家进行剽牛活动是件极其光彩体面的事情。独龙族的剽牛祭天仪式,有时往往与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卡雀哇”同时进行。因此,它既有文化娱乐的性质,又有原始的宗教色彩。
刀耕火种。过去,独龙族社会生产的特点是以原始粗放的刀耕火种农业为主,采集、渔猎仍占较大比重,生产工具,基本上还是用竹、木、石制成,还没有从锄耕过渡到犁耕,男女间只有自然分工,交换仍处于以物易物阶段。家庭成员通过共耕的形式从事集体耕作,收获物归集体所有。在生活管理和消费方式上,仍保有主妇管仓、各小火塘轮流煮饭和主妇分食等大家庭的浓厚特点。
独龙毯。是独龙族最具特色的工艺品,几乎成了独龙族的一种标志或符号。其制作先从纺线开始,于地上插若干小竹竿,将各色麻线或棉线分别绕在竹竿两端,有颜色的线多纺在经线上。原始的竹木纺织工具共有八九件,轻巧灵便可随身携带。
新中国最早为独龙族留下影像的先驱者:杨光海、刘达成、蔡家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