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内容摘要:诗人林徽因,不仅用心捕捉、感悟生活中的美,更善于用诗歌表现美。对美的哲理性思考,使林徽因认识到美的短暂和脆弱,残酷的现实又令她在追求美和理想的道路上饱受艰辛。本文从具体的文本出发,结合林徽因的经历,分析探究林徽因作品中的美,去认识了解一个不为人们熟知的感伤孤独的林徽因。
关键词:林徽因 作品 美的特征
从大量的照片资料,我们可以肯定,林徽因绝对是个美女:细致秀气的面庞苗条而略显清瘦的身材,脱俗优雅的气质。许多见到过林徽因的人,都被她的美貌深深打动。文洁若回忆说:“林徽因是我平生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她美在神韵——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第一次见到林徽因的林洙,觉得林徽因美得找不出可以形容的字眼,“她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才貌双全的林徽因不仅自身美,更懂得美欣赏美热爱美,用毕生行动实践着对美的追求。
林徽因开始诗歌创作,与徐志摩对她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他主张的“美是艺术的核心”,“艺术家为美的原则而牺牲”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林徽因。“唯美主义把美作为最高理想,崇尚为艺术而艺术。”浪漫、率直的林徽因崇尚真美,对美怀有特殊的敏感和热爱。她用诗歌表达她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在诗《激昂》中,她表示,为了美,“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她的许多诗都写出了她眼中的美和对美的深刻感悟与体验。
在林徽因的笔下,大自然中平常的花草树木,天光云影,无不具有美的形态,美的情韵。如小院中静静绽放的紫藤花:“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楼不管,曲廊不作声,/蓝天里白云行去,/池子一脉静;/水面散着浮萍,/水底下挂着倒影。”(《藤花前》)轻香袭人,蓝天映着白云,浮萍连着倒影,诗人用简约的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紫藤花开图,营造出一种雅致闲适的格调氛围。又如《旅途中》的清净:“前面天空。/山中水那样清,/山前桥那么白净,———/我不知道造物者认不认得/自己图画;/乡下人的笠帽,草鞋,/乡下人的性情。”《对北门街园子》“你树梢盘着飞鸟,/每早云天吻你额前,每晚你留下对话/正是西山最好的夕阳。”诗人以敏锐的诗心抓住了一些常人难以体会的自然之美,且用独到的诗笔将它们描绘得淋漓尽致。《一首桃花》这样表现了诗人眼中的“桃花”:“桃花,/那一树的嫣红,/象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诗人选取春日里常见的意象“桃花”,用“一树的嫣红”、“朵朵露凝的娇艳”、“一瓣瓣的光致”写出了它高贵雅致的静态美,用“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绘出了它婀娜多姿的动态美。“桃花”被诗人着意刻画得如妩媚而多情,它的“一颤动”、“一瞥多情的痕迹”让我们想起了如三月桃花般娇嫩的少女和她那因春天而萌动的热情。
林徽因不仅善于以心去感悟美,去发现、捕捉“美”,而且还善于将生活中常见的美用优美、轻快而又独特的文笔表现出来。来看她的代表作《笑》:“笑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倒影,风的轻歌。/笑是她惺松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软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诗人以种种传神的比喻,用一些模糊的词语和深邃的意象出神入化地描摹了青春少女灿烂无比、甜蜜醉人的“笑”美。“笑”这一表情在生活中可谓是最常见的,就象同时代的人赞誉林徽因“美在神韵”一样,她抒写这种“笑”美,竟也是有别于世俗。她用她独特的心灵去感悟,把这流动性极强的笑美写得是如诗如画的美,是“神性”的美。这美是那样的清纯,那样的明净,神圣得不可亵玩,这美是生命力的象征,是人间美的象征。
虽然林徽因对美有一种近乎理想化的追求,但具有哲学修养的她对生命本质已经了悟于心。她知道,生命无处不在却是短暂又极难把握的,与生命交互重叠的美也是短暂的,脆弱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美,逃不出威严的时间”(《题剔空菩提叶》),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都无法抗拒生命的消损这一事实。她在《“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中写道:“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年轻的徐志摩、方玮德的早逝,让林徽因感到生命的变幻无常与脆弱,美与青春的易逝。“黯淡是这人间/美丽不常走来/你知道。/歌声如果有,也只在/几个唇边旋转!/凄怆是各样的安排,/即使狂飙不起,狂飙不起,/这远近苍茫,/雾里狼烟,谁还看见花开!”在她的眼里,“那些儿馨芳,/那些个嘹亮”如此值得骄傲,只是“早早的让花开过了/那顶鲜妍的几朵”。美,像梦一样缥缈而又脆弱,就如空中飞动的风筝,更无力主宰自己:“它只是/轻的一片,/一点子美/像是希望,又像是梦,/一长根丝牵住/天穹,渺茫——/高高推着它舞去,/白云般飞动,/它也猜透了不是自己,/它知道,知道是风!”(《风筝》)林徽因对美的思考,同时也是她对艺术与生命的思考与认识,在她的笔下,生命和美往往是重叠的,交互的。对美的思考体现了她对生命之存在哲理性的思考。
林徽因用自己智慧的双眼看透了生命的终点是死和美的短暂性。她的小说《钟绿》正是以小说的方式诠释了林徽因对美和艺术的感悟和主张。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讲述了“我”见过的一个“真正的美人”——钟绿。她有着超凡脱俗的神韵,高贵典雅的气质,自然纯朴的性格,神秘浪漫的气息。在她身上,既有着古典的幽雅,又有着现代的丰采,几乎荟萃了东西方艺术一切美的精华。作者用几个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钟绿的美。第一幅画像是穿着中世纪的尼姑服装的钟绿:在一间为古装表演而专门设置的制衣室里,因为电灯坏了,屋子里“高高低低地点了好几根蜡烛;各处射着影子;当中一张桌子上面,默默地,立着那么一个钟绿——美到令人不敢相信的中世纪小尼姑,眼微微地垂下,手中高高擎起一支点亮的长烛。”在摇曳交错的光影中,面对钟绿的美,观者恍然回复到了中世纪的古典,空灵超脱的美感和肃穆静寂的神秘感油然而生,整个画面“直像一张宗教画”。第二幅画是暴风雨中的钟绿:在一个“天黑得可怕”的大雨天,钟绿突然间从楼下冲入了大雨之中,她“用了一块折成三角形的绸巾蒙在她头上,一只手在项下抓紧了那绸巾的前面两角,像个俄国村姑的打扮”,听到朋友叫喊时“她居然在雨里回过头来望一望,……仰着脸微微一笑,露出一排贝壳似的牙齿。”这个朋友一直忘不掉这桩事——“你真想不到世上真有她那样美的人!不管谁说什么,我总忘不了在那狂风暴雨中,她那样扭头一笑,村姑似的包着三角的头巾”。在雨中嫣然一笑的钟绿,“像顽皮的村姑”,又像“没有笼头的野马”,不带一丝矫揉的痕迹,不沾一毫凡尘的世俗,震颤着在场每个人的心魄。第三幅画是到井边汲水的钟绿:在宁静乡村的一个秋日,钟绿独自到屋后老井去汲水——“天呀,我的衣裙让风吹得松散,红叶在我头上飞旋,这是秋天,不瞎说,我到井边去汲水去。回来时你看着我把水罐子扛在肩上回来!”“既喜爱乡村简单的情绪和生活,又合意于妩媚的溪流与树荫”的钟绿有着乡下姑娘般的淳朴美。第四幅画是现实中的雕刻般美丽的钟绿:在一个夜晚,她到“我”的房间借宿,“她里面本来穿的是一件古铜色衣裳,腰里一根很宽的铜质软带,一边臂上似乎套着两三副细窄的铜镯子,在那红色浴衣掩映之中,黑色古锦之前,我只觉到她由脸至踵有种神韵,一种名贵的气息和光彩,超出寻常所谓美貌或是漂亮。她的脸稍带椭圆,眉目清扬,有点南欧曼达娜的味道;眼睛清棕色,虽然甚大,却微微有点羞涩。她的头、脸、耳、鼻、口唇、前颈和两只手,则都像雕刻过的型体!每一面和另一面交接得那样清晰,又那样柔和,让光和影在上面活动着”,“她的两唇微微地一抿,像两朵花,由含苞到开放,毫无痕迹地轻轻地张开,露出那一排贝壳般的牙齿。”“她的所有举动,整个体态,都是那样的有个性,奏着韵律。”钟绿不单有着迷人的外表和形体,连声音也很好听:“在黑夜里,她的声音像银铃样,轻轻地摇着,末后宽柔温好,带点回响。”这时的钟绿简直就是一座神圣的希腊女神雕像。林徽因笔下的钟绿不单是具有美的外在,更深蕴着美的内涵。她多才多艺,会好几国语言,性格开朗乐观,气质浪漫,热爱生活,更钟爱艺术。她不愿亵渎艺术的神圣,辞去了在工厂绘制玫瑰花这种“逼迫人家眼睛堕落的差事”;为追求自由和真挚的爱情,她宁愿与母亲决绝,自己独立出来艰苦的半工半读,多处流落;她历经坎坷,却从不抱怨,而是说:“幸福和辛苦都那样均匀地放在天平的两头”。正如一位唯美主义的大师所说:“悲哀和美在其意义和表现方面可以变得完全统一”,这人生的挫折和不幸赋予了这位美丽女性更丰厚的人生底蕴,她面对挫折时的坚强和包容更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美好品质。总之,钟绿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既有东方的含蓄,又有西方的浪漫。她集天下所有美质于一身。但是,这样的一个绝代佳人,却是“红颜薄命”,最终逃不掉命运的摆弄,“钟绿的爱人竟在结婚的前一星期死去”,而两年多后,“钟绿竟死在一条帆船上”。尽管相信钟绿披上婚纱会是“一个奇美的新娘”,也“很觉到钟绿幸福”,但是,想象到这样美丽高贵的钟绿“慢慢地变成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渐渐离开她现在的样子,变老,变丑,到了我们从她脸上,身上再也看不到她现在的雕刻般的奇迹来”,“我不时叹息”。林徽因大概也不情愿让钟绿,这个自己心目中女性美的典范,被平庸现实的世俗婚姻生活所吞噬。为了理想中的美,为了比生命还要珍贵的美,她就让“事情偏不这样的经过”,钟绿不自觉的躲过现实的婚姻,却难以逃脱另外一个更为严厉的敌人——时间。青春究竟是短暂的,“美,逃不出时间的威严。”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就会被时间的利刃划出一道道难以入目的伤痕,失去她原来的光华。钟绿的死去,不仅是生命的悲剧,也是美的悲剧,是林徽因对人生悲剧性认识的集中体现。
林徽因毕生都在追求理想,追求艺术和事业的完美。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坎坷和磨难,让她深刻体会生命中的种种艰难和不易。她追求事业,不甘平淡的生活,却又不得不为家庭所累,在给好友费慰梅的信中,她谈到自己的苦恼:“当我在做那些家务琐事的时候,总是觉得很悲哀,因为我冷落了某个地方某些虽然我不认识,对于我却更有意义和重要的人们。这样我总是匆匆干完手头的活,以便回去同别人‘谈话,并经常因为手上的活老干不完,或老是不断增加而变得很不耐烦。”v这段话说出了她因家务干扰事业而产生的焦躁感。她用笔诉说着生的不易与艰难:“肩头先是挑起两担云彩,/带着光辉要在从容天空里安排;/如今黑压压沉下现实的真相,灵魂同饥饿的脊梁将一起压断!我不敢问生命现在人该当如何/喘气!经验已如旧鞋底的穿破,/这纷岐道路上,石子和泥土模糊,/还是赤脚方便,去认取新的辛苦。”(《小诗》)“即使自己感觉/内心流血,又怎样个说话?/谁能问这美丽的后面/是什么?赌博时,眼发亮,/从不悔那猛上孤注的力量;/都说任何苦痛去换任何一分,/一毫,一个纤微的理想!”(《红叶里的信念》)在现实的世界里,人生就是一场赌博,一场生与死、超越与沉沦的激烈较量,因而美丽理想的实现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各种矛盾让林徽因经常受到苦楚情绪的煎熬,“只感到一种悲哀,失望,对自己对生活全都失望无兴趣”,甚至“觉得像我这样的人应该死去,减少自己及别人的痛苦”。热情坦率的林徽因喜欢与朋友在一起交谈,她的生命中离不开朋友,但是徐志摩、方玮德的逝世让她感到知音难求的孤独:“明天再明天,/此后寂寞的平凡中/都让谁来支持?/一星星理想,难道/从此都空挂到天上?”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她听着远远传来的钟声,“象哭泣,/象哀恸,/将这僵黑的/中夜/葬入/那永不见曙星的/空洞——/轻——重,……/——重——轻……/这摇曳的一声声,/又凭谁的主意/把那余剩的忧惶/随着风冷——/纷纷/掷给还不成梦的/人。”(《中夜钟声》)独自一人品味着排遣不尽的孤独。在偏僻的李庄,卧病在床的林徽因望着“十一月的小村”,怀着乡愁,感到孤单和说不出的寂寞,忧郁侵蚀着她的心灵:“忧郁自然不是你的朋友/,但也不是你的敌人……他是你强硬的债主,你呢?是/把自己灵魂押给他的赌徒。/你曾那样拿理想赌博,不幸/你输了;放下精神最后保留的田产/,最有价值的衣裳,然后一切你都/赔上,连自己的情绪和信仰……你的债权人他是,那么,别尽问他脸貌/到底怎样!呀天,你如果一定要看清/今晚这里有盏小灯,灯下你无妨同他/面对面,你是这样的绝望,他是这样无情!”和忧郁的对抗中,她“放下精神最后保留的田产”,输掉一切,“连自己的情绪和信仰”。眼见着青春一点点逝去,疾病缠身,病痛难耐,而理想难以实现,林徽因的心绪更为恶劣,焦躁,在《写给我的大姊》这首诗里她想到了死亡这一永恒主题:“当我去了,还有没说完的话,/好象客人去后杯里留下的茶;/说的时候,同喝的机会,都已错过,/主客黯然,可不必再去惋惜它。……但原谅吧,我的话语永远不能完全,/亘古到今情感的矛盾做成了嘶哑”。完成这首诗,她完成着诀别;在对人生浓浓的依恋里,怅惘更为沉重。空虚的薄暮下,伴着仿佛有的光、褪败的夕阳、旋落的树叶,生命力显得分外萧索,“用什么来陪伴/六点钟在下午?/六点钟在下午/陪伴着你在暮色里闲坐,/等光走了,影子变换,/一支烟,为小雨点/继续着,无所盼望。”(《六点钟在下午》)“用什么来陪伴/六点钟在下午?”她自己问着,并且无从回答,也无所动作。在疏淡而又静穆下,这人生的各项烦恼纷纷退后,在生命疲惫感的背后,感伤达到了极至。
林徽因是一个聪慧敏锐,见识过人的才女,有着深厚渊博的知识素养,很多方面都显露了卓越的才识,正如梁思成评价的那样,“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是在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林徽因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是个有着极强韧性的独立自强的新女性,她的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理想,追求真善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身边亲友的生命的凋零,多年的病痛折磨,都使她清醒的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遥远的距离。她将内心的情感付诸笔端,用文学创作表达她对美对生命的体悟,抒写她的孤独寂寞,使作品弥漫着浓浓的悲剧意蕴。
参考文献
⑴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刘小沁编选《窗子内外忆徽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⑵林洙:《碑树国土上 美留人心中——我认识的林徽因》,《人物》,1990年第5期
⑶徐志摩:《海滩上种花》,《徐志摩文集》(第二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73页。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