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邸”的含义,现代汉语权威工具书给出的界定是:由公家提供的高级官员的住所,以区别私邸。
中国古代的官邸,通常属于官署的一部分。据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官署为官员提供居所已经成为惯例。在官署当中,郡县主官享有单独的院落。“官寺舍”院内有“庭”、“堂”、“内”等区分,高等级官员的院落甚至还有“园”。这样的院落显然是独立的,而且由特定的官员及其亲属使用。西汉时期,地方官署为郡县主官,包括县丞、县尉等佐贰官(辅助主官的副官),根据他们的职官与等级提供相应的居住场所,通常享有单独的院落。中央官署也有此类官邸。地方官员同中央高级官员,均可以携带家属居住于各自的官署之中。两汉时期,官府也为小吏提供吏舍。在《论衡·诘术篇》中,王充提到“府廷之内,吏舍比属”,可见规模之大。不过,这些吏舍并非独立的居住空间,而是类似于现在的集体宿舍。在后世历朝当中,多有为小吏提供吏舍的例子,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总之,从两汉开始,“官寺舍”成为一种惯例。
在唐代,官吏通过申请可以获得官宅的使用权。这些官宅构成官邸的一部分。据唐玄宗所谕《答张九龄让赐宅批》,“比来官宅,随事借人”。而一旦属于赐宅,则“已有处分,不烦让也”, 即不属于官邸的范围。唐代的官宅并不为官员所有,只是“借”给官员使用。如果脱离官邸范畴,则所有者可以自行处分,或者使用者应当予以归还。官宅通常也位于官署当中。不过,自汉晋以来,官员数量大增,导致官府全面提供官邸发生困难:一是官邸不敷使用,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和不少中央政府的官员借住或租赁宅院、房屋。当时,长安城中出现大量供出租的中小宅院,而官员是其中最重要的消费群体;二是官宅与官署的分离,即官舍并不必然在官署当中。如元稹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所居官宅便不在官署当中,而是位于江边。
中央官员赁屋居住渐成主流以后,朝廷虽然提供官邸,但必须缴纳租金。为此,两宋朝廷专门成立管理官邸的机构——楼店务,专司“官屋及邸店”的出租与修造事宜。到了南宋,该机构进一步向地方延伸,但带来诸多不便。“每遇出省,或有中批外奏急速文字,则省吏遍持于私第呈押”,“既稽缓,又多漏泄”。于是,宋神宗为中央两府主要官吏专门修建官邸,而绝大多数中下级官员仍然赁屋而居。地方政府的情况相对好些。两浙路杭、苏、睦、台,以及江南东路江宁府五处州府衙署,整体上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以便厅为界,便厅为设庭(正庭),是办公地方,之后则为地方官员的居所,即官邸;官邸有厅堂、宅室、楼阁亭榭、水池等。个别官邸甚至还有花圃。
明清两代的地方官署结构基本相同,以正厅为核心,包括正堂、左右厢与后堂等一系列建筑,所谓“凡治必有公署,以崇陛辨其分也;以退食节其劳也,举天下郡县皆然”。《大明律》明确规定,官员必须居住在官邸之中。主官的官邸(或称后衙、内衙、大衙)基本上集中在官署的后部,而吏舍则分布在左右两旁。知县、县丞、主簿与典史等主要官员,也均住独宅。具体来说,明清时代的地方官邸由主官及其家人、各色勤杂人等居住,非经许可,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如果主官不出官邸,办事人员需经过门子等中介转呈,才能提交主官办理事务。这一结构在明嘉靖年间形成,一直延续到清代。有学者称之为“嘉靖定制”。一般来说,官职越高,此种官邸的规模越大。不过,清代一些地方(尤其是县)依政务的繁简,增减佐贰官,其官邸也有相应增减。
明清时期的中央官员居住情况延续唐宋以来的走势,还有某些特殊发展。普通京官俸禄微薄。但是,赁房而居成为常态,租金支出成为日常生活的大宗开销。实际上,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命工部建造京官房舍百余所,加上原本为京官提供的房舍,随后被一些人把持,“私相授受,有顶首,有租赁”。与汉唐相比,明清的官民杂居现象明显。京官成为京城房屋租赁的主力军。明万历年间,官员多有挂冠而去者,结果北京城内“比屋皆贴空房,赁住纸签不可计数”。到了清代,因为满汉分居,导致地价与房价的高昂。京官不得不租赁民居。道光二十一年,就连七品京官曾国藩,全年的房屋租金占去合法收入亦逾六成。
纵观中国古代历朝官邸制度的变迁,可以看出两条线索:一是地方政府的官邸制度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地方官员的官邸绝大部分位于官署当中,至少也与官署比邻,供地方主官居住使用,便于地方官员及时处理政务。这类官邸通常有独立的空间,配备相应的服务,规模大小视官职高低和资金多少而定。二是中央政府的官邸制度经历较大的转变。从两汉时期由朝廷提供官邸,到唐宋时期逐渐多样化,转向以有偿提供公屋或者邸舍为主。直至明清,特别是清代,京官居住自有房屋或者租赁民居。可以说,京官在房屋居住方面的福利不断减小,最终几近取消。微薄的收入给京官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
(摘自《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汪玉凯 胡庆平 翟羽佳/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