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40岁以上的人对粮票一定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要知道在当年,粮票可比钞票还威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食物供给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194万吨,比上年增长2.1%,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连增”。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一套保障粮食安全的组合拳,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但供求仍是“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随着城镇化推进、城镇人口增加,粮食消耗量将逐年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将超过1.44万亿斤,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缺口仍然逐年扩大。回顾过去几年,粮食连年增产,得益于中央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中央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恢复发展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小小的粮票,票面上标注的是粮食的分量,但它背后却代表着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反映着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的品质。我们能有今天的成果,说到底是得益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巨额投入和长期坚持。是连续多年关注“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是包括免除农业税、增加种粮补贴在内的“三农”政策,才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了中国粮食产量的十连增。显而易见,是因为有了粮食才没了粮票;是因为有了国家的好政策才有了百姓的好日子。(央 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