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平
早在1994年6月,李孝俊就将十余年的诗作整理结集为《在这片星光下》,由成都出版社出版。诗歌评论家杨远宏先生在为诗集所作的序中称他“或许还是羌民族第一位诗人”,这当然不尽准确,但是,这部诗集确实是迄今所见到的第一部当代羌族作者的个人诗集,因而在羌族诗歌史上亦应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和当代其他羌族诗人一样,李孝俊也是恢复高考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新一代羌人,其思维活跃,观念新颖,视野广阔,常以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从事创作。其作品不仅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更着重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的思考,力图演绎古老羌族拼搏奋进的坎坷历程,表现其独特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进而抒写新时代背景下深刻的反思与企求,对文明进步美好未来的憧憬,其逐渐成熟的创作风格也已经受到诗歌界的广泛关注。
言为心声,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没有由生活感受而发自内心的丰富强烈的感情,便谈不上写出诗,更谈不上写出动人的好诗。对于这一普遍诗律,李孝俊有着清醒的认识。其诗作给人的一个深刻印象便是纯朴和真诚。如同羌山的白石、红叶,羌寨的邛笼、秋月,质朴无华,清新如水,娓娓地诉说岷山深处那个民族古老而新鲜的故事,淡淡地倾吐对亲人和故乡执着而深沉的感情,诗行间飘荡着黑土与山桃、石榴花混和的特殊气息,清幽而芬芳。
多年以后,很多人都因各种原因离开了诗歌和文学,但李孝俊一直十分勤奋、笔耕不辍,为着自己的信念,为着中国文学和民族文学振兴的梦。2013年7月,他出版了经十多年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岁月无痕》,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我应邀去理县参加首发式,又一次切身感受到孝俊与家乡父老那种深厚的情感,乡亲们如同参加盛大节日般的道喜与祝贺,充分体现出他们对文化的渴求和对知识的尊重,纯朴的羌山民风民俗令人感动不已。
2013年年底,李孝俊将其诗作精选为《羊角花开》分为平常生活、浅吟岁月、情真意切、身在他乡、为你而歌、走进故土六卷,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共同组织的“四川当代作家文库”系列出版,作品充分展示出诗人对祖国、对民族、对故土的满怀热忱和在生活道路上曲折行进的心迹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新一代羌族诗人珍视历史、热爱故乡而又思索命运、向往山外广阔天空的真实性灵与精神,意欲将人们带入那特定历史文化与民族心理素质积淀下的丰富内心世界,唤起心与心的碰撞与沟通。
作品中,李孝俊真实地抒发了对恋人、家人婉转深切的娟娟柔情,表达了对生命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恋情的执着坚韧。犹存先辈的火热炽烈,亦有古老情歌的泼辣外露,但又融入了更多的含蓄与温存,细腻与缠绵,引入当代文化特质与现实背景因素,显出现代观念与文学思潮的冲刷洗礼,由此即迥然有别于其本民族的传统情歌而具现代抒情诗特色。如那首《情书》:
从初春开始的日子
就把你
等候在黑色笔尖
汇成一行行草
让一张白纸
生长木棉
根在土里相吻
熟悉的行草
在日记中聆听那涛声
怎样播撒
那水灵灵的心弦
痴迷的情思化作可感的形象,似乎明白,却又不那么清晰,奇特的寓意,传达出微妙的心音,令人咀嚼不已,明显地带有新一辈羌人(有文化和现代意识的羌族青年)的生活印痕与心态特征。纯真的恋情斑斓多彩,绮丽的诗行满是梦幻,其中有伊人厮守的甜蜜温馨,也有月夜细雨织就的迷离扑朔,还有离别相思、寻觅等候中的淡淡忧伤和苦涩,都在李孝俊笔下轻轻流泻。
再如:“还是那片充满峡谷的阳光/沿途/挥撒我青春的笑靥/雪白的梨花在身后凋落/回首远方/终是无言”(《别》)特殊的体验和着纯净的意象,绘出幽美的境界,令人神往。而那首清幽隽永的《山桃花》更让人回味:“花期早已过去/我却在苦苦寻觅/枝头的相思是你吗?一缕风带我远去//花瓣飘落/一片片任水破译/小溪散发的温馨和湖中的倩影”。是情诗,还是别有寓意?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和意境,却又是自身的感受和全新的表述,真情与素养自然交融,色彩浪漫。或许诗人的阅历有限,情感之路相对单纯,故而其描绘与抒发多偏于美丽奇妙,“爱人甜蜜的鼾声/在努力寻回/最真诚的呓语”(《梦幻》)这似乎可构成其基调。他眼中的山女,也同样是那样的温柔多情,“趁雪花飞扬/更爬上那山/喊一沟温馨/流于男人的门槛/瞧他们毛茸茸的胸膛/在白茫茫的冰丫中/把自己醉成迟到的风光”(《山女》)。这些都可以见出李孝俊对生活真实的体察和对自然之美的发现。
另一首《梦幻》同样给人以无限韵味:
在雾丝蒙蒙的山顶
大潮奔涌的夜
我听一支奏不完的春曲
迎来粉红色的黎明……
这“粉红色的黎明”不妨可当作诗人献给天下有情人真挚美好的祝愿。而《在这片星光下》,则抒写了其经历感性体验达到理性思考后的认识与总结,富于哲理。对于多数生活于现代社会的读者不无启迪意义。诗歌写道:“在这片星光下/只要有你/与我同行/我不会感到孤独//山有多高/水有多远/我只需与你一同走去/听牧笛悠悠传来/便是你我共有的风景//在这片星光下/在这样的夜晚/相互搀扶便是一种安慰/此生/我只愿与你结伴/只要你无怨无悔。”一种对婚姻爱情的至高人生体验:相濡以沫,平安相伴,无怨无悔地走完生命的旅程。看似平淡无味,却需要纯洁的真情、坚韧的毅力。
与许多羌族作者一样,李孝俊是带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进行创作的,这就是对本民族的热爱、对本民族历史与现状的认识和了解。诗人不畏艰辛,何妨稚嫩,纵力挥洒一腔真情。写故乡的山水、故园的乡亲,写民族的历史与传说、羌寨的变迁与远景。
仅仅写水,李孝俊就写出风情万种,多姿多态:“那湾不规的春水/好比梳妆台上的小镜。”“当雪花塑造完最后的形象/绿偷偷凝视/水润山岚。”“水/流成一种风景/羊涉过人迹罕至的季节/断裂阳光。”甚至,在诗人的潜意识中还赋予故乡江河以个性和性别,“对面/是男性的岷江/流洗远方。”可见其用情专注,体察入微。endprint
带着无限的深情,李孝俊反复倾诉对故乡的眷恋,写下《梦回故乡路》、《故乡的红叶》、《九月的乡情》等一首首饱含挚情的诗歌。甚至故乡那土气十足的《尖勾子背篓》,也成为他咏吟的诗材,激起丰富的联想,也折射出羌人漫长单调的历史岁月:
绿豆藤一根根编织羌人从小到大的圆
底是尖的绳是细的小孩背成了老汉
小的换成大的大的又背烂
岁岁年年我在里面长
阿妈送走太阳又装一背星光
相比之下,更富于羌族特征的邛笼与羊皮鼓,自然成为李孝俊叙述与反思历史文化、寄托其民族情感的载体。《走进邛笼》一诗,便可看成一个历尽艰辛的民族的历史与希冀。诗是这样来描绘羌族先辈的身影与性格的:“在历史的轱辘中把泥石折叠成/远古的部落/站立成父亲额上的太阳/一天天晒熟故乡后/皱纹深处升起的独桅船/就飘在坚硬的制高点/高耸一个民族不灭的脊梁//是一枚待发的箭在垂钓阳光/射向天宇的嘴在咀嚼历史的烽烟之后/有一种眼睛盛开成阳光下的企盼/把喉管塞满枯枝兽皮尸骨或灾难/瞧野草长出蚂蚁爬过的痕迹/有椒林刺痛山们的悲爿士/那是邛笼的影子么/为何一个民族的雄风总在这儿重现/我仰望/那弓早已拉开一个民族/石器时代就拥有的漫长/于是/这个民族的强悍/便生长在险路高山//还是这远古的部落/在放飞一个美丽的传说后/听女人心中关于男人的夜晚/把一个部落延续的象征/鸟瞰成/《山乡巨变》。作者运用拟人与象征的手法,将邛笼写成一位饱经千古沧桑的历史老人,他目睹着历史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厮杀争战、人兽相斗的史剧。时空变换,场景未改,邛笼无言,默默地将岁月的酷烈惨悲凝固成记忆,在衰老中祈祷、期待着羌人美好的明天,这全是诗中传达给读者的鲜明意象。
如同不少羌族作者都曾对那段有关古老羌族文字失传的著名故事十分熟悉,念叨不已,李孝俊也以其富于想象力的笔,再次作了新的解读,融进一些新的意蕴。读罢《再听鼓声》,似可闻到那内涵丰富,“咚咚”不息的鼓点与呐喊,感受其深沉而特殊的羌族文化氛围:“是偷吃竹经的羊在述说哀怨/是远古失传的羌文化在发出呐喊//千年的羊皮绷成昨日的鼓/在吻别千次鼓槌之后/不用敲击/大山之间邛笼之旁溪水之源桦林之边/就有不灭不古不古不灭的鸣响//寻觅/十月初一的边关/羌人的生命经绿色的清澈流向/枫叶把大山点燃/就杀鸡或羊滴血于石木间生长/祈祷千年的鼓榭从释比口中诵读失传的经典/敲出咂酒坛子中五谷于竹管/吸出金木水火土的汩汩回响/看独木桥独木梯独木窗/在石槽石缸石柜石磨石碗石墙中/醉成不灭不古不古不灭的鼓点//大山之间邛笼之旁桦林之边溪水依然流淌/偷吃竹经的羊/以一种声音忏悔/羌人远古的牧鞭同山鹰/盘旋/于是/不等敲击/嫦娥就领着吴刚/练一阵血雨腥风的铠甲/跳一曲欢庆喜悦的莎朗//鼓槌落下/每个声音都在表白/千年的羊皮裹着今夜的星光/挂于邛笼之巅/耐心期待大山之间桦林之边溪水流向/枫叶又把山林点燃/听一个民族的灵魂/又一次发出不灭不古不古不灭的呐喊/呐喊一个民族//一个文字失传的民蒯历史怎样把历史遗忘”。重新审视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并非空自怀古,留恋昨天,而是意在总结成败得失,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与特性,争取新的灿烂辉煌。“今夜的星光”寓意深长,形象地喻示着诗人的深邃思索和企盼,古老的羌族应如何面对新的时代,敞开胸怀,沐浴外来的风,与整个中华民族一道,重获振兴的历史。
与诗歌主题相呼应,《再听鼓声》的语言形式亦颇具特色,羌文化的辞语融入中华文化之中,“释比”、“咂酒”、“莎”与“嫦娥”“吴刚”一同醉舞,再以反复、重叠描摹那急促的鼓点,更强烈地渲染出羌人走向新生的迫切心境。同时也看出其努力于继承与创新,民族诗歌传统与现代化诗艺相结合的意图和构想。
如一株并不灿烂的树,从石缝中长出,虽然艰难,但却已立足于天地之间。回首成长的路,诗人万分感慨。他难忘孕育其成长的贫瘠而慷慨的热土,并尽力予以回报。对于那“流着血、滴着汗、构筑无数不知名的丰腴身躯的熟透花枝的土地”,对以深邃的乳汁把他喂养的满头银丝的慈母,还有那长期躬耕留下沉默背影的父亲,以及曾给予他关怀教育的所有人,道出满心的感激之情。《石磨》同样将丰富的寓意浓缩:
石磨
在你手里转动
把苦荞和比苦荞更苦的山岚
磨成白面
喂养我时
如雪的山脊有声音拔节
爆出红的蓝的花蕊
石磨老了
好比母亲
嚼不烂苦荞
也嚼不断阳光
只悄悄巡视着家园
正如杨远宏先生特意点评,“收得拢,打得开,诗意集中,而又在诗末,诗境豁然而自然辽阔,是一首较优秀的小诗。”
诗人艾青在他的《诗论》中曾说过这样的话:“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艾青又明确宣称:“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这两段话充分地揭示了诗的积极主题与美的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强调了诗的特性,为我们评价和认识诗歌提供了基本标尺。
李孝俊执着于现代诗歌创作,但又不刻意地搬弄技巧,老老实实地体察人生,抒写真情,寻求一种与心灵对话、与世界沟通的方式。而就在这种不经意间,显现出自然朴实的美的形态和风格。就外在形式而言,其诗作不拘一格,十分自由。有的四行一段,相对整齐,有的则单行成段与多行划段相映衬,错落有致。句式长短则由一字到十八字不等,参差顿挫皆因内容所需,绝非艾青所批评的那种把无聊的句子分解成行的所谓写诗。
诗歌以情动人,离不开真实生活的感性体验,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理性的思维,对生活作深层次的剖析,发掘其规律与本质,再加以具象性的描绘和揭示。这也是我们读李孝俊诗选《羊角花开》的一个印象,其诗在摹写生活景物或社会现实时,常以寓含哲理的警示语简炼地概括其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促人深省,有的甚至可视作生活格言。如《茶余饭后》中的诗句:“捏着粑的/松手还是好汉”,“六面都装好/镜子问能看见什么”,“早熟苹果/未必都酸”,“不怕鞋小/就怕脚小”等,都见出作者独特的思维视角与深度。endprint
“诗言志”这是毋庸置疑的,对国家民族命运孝俊在不断思考与表达。如在《永远的雪山》中,他写道:“血/凝固为八角帽上闪闪的星/以深刻理解的手/搀扶草鞋蜿蜒/另一种形态的水飞落双肩//……象那些长势良好的石头和雪/尽管表情各异含义有别/但那条叫做红军的河硬是以长征为桨/在那中国汉子的带领下/把你划成风景/划成永远的悲壮”。在《永远的怀念》中,诗人饱含深情的表达“尽管三落三起/仍以长满沧桑的手/为伤痕遍体的共和国/拨转指针/以前无古人的勇气/接受了历史的选择//……历史选择了您/您便深爱自己的人民/以自己的理论/让吃怕了返销粮的人们/一夜间盼到希冀/于是/那个春天的人们/便以自己的实际/在责任田里种下欣慰”。“当祖先的脚步/由游牧走进农耕/烤香群山的猎物/和那煮沸江河的游鱼/不再是那孜孜以求的向往/于是/手握铁锤的人们/在明月的启示中侑了镰刀的模样/多少次锻打/是铁与铁的改变/多少次撞击/是铁锤与镰刀的交响”(《镰刀与铁锤的交响》),以及《所有的日子都为你歌唱》等。2008年的汶川地震,诗人在重灾区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七夕夜的牵挂》中写道“五月十二日/好似人间的幽灵/震垮这也震垮了那/却无法整垮人们/以真诚把天河飞架/让七月初七的夜晚/成为后辈儿孙/永远的牵挂”。
曾几何时,一些号称新生代的诗人发起颇为时髦的诗歌浪潮,割裂传统,否定现实、嘲笑抒情,但这些起劲叫嚷自己是先锋的人,转瞬之间即已被读者遗忘,终难成大器。归根到底这是因其错误地理解了先锋的真正含义,以频频变换的诗歌模式与面具来代替诗人所应具备的超前意识和革新精神,其写作不是出于生命激情的燃烧,而是过度的自恋情结导致脱离现实的自我标榜、浮躁地追逐,以怪诞而唤起轰动效应。近年来诗人与评论家们都更冷静地反思,开始出现新的走向,这正如有的评论家所察觉到的那样:“更多的诗人则立足于自己的存在,考虑如何面对传统、衔接传统,如何面对现实、处理现实,从而导致了诗歌向现实与传统的一定程度的回归。”
就此意义而言,不那么热衷于追赶潮流的李孝俊等羌族诗人反倒避开了虚浮,他们脚踏实地,甘于寂寞,坚持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抒写对现实与生活的真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借鉴新的方法,引进新的语言。这种沉稳的态度使之既不同于蜂拥变幻的先锋诗群,亦有别于某些少数民族诗人一味囿于民族特色而难与外界对话交融之片面性,在热闹与冷寂交替无常的诗坛中反倒保持其基本一贯的平实风格,殊为难能可贵。
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诗歌是在不断自我总结、自我审视中逐渐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有超越和创新精神,作为尚待进一步成熟发展的少数民族诗人,尤需艰苦不懈的努力。李孝俊的诗风或清幽纯净(虽然略嫌纤细),或壮阔宏大或质朴刚烈,而这恰恰都是那片星光下迁转牧羊的民族本自具有的特性。尽管在诗歌主题的深化发掘,韵律节奏的变化和句式的避免重复单调等方面均未臻完美,我们却满怀信心和期盼,这不仅仅是因为其爱好,更由于他的执着坚韧,永无止境的追求。正如李孝俊的诗所写的那样:“所有的痕迹/都证明是虔诚”。“在没有星光的日子里/虔诚有时也是斗争。”(《一种生活》)“跋涉的过程很累/可只有沿着那段艰辛/聆听黑土地上发出的第一声沉吟/方能活得/无憾/无愧/无悔。”(《三月梦》)有了这样的精神,他定然会在冷寂的山道一路攀升,迎来满天朝霞,实现三月的梦,定然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生活,也无愧于养育并关注他的父老乡亲!
本栏目责任编校:张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