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下的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015-01-05 13:22金丽娇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导游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金丽娇,孙 斐,涂 玮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一、前 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同,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训练为主要内容,以技能为核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1]所以,如何培养能适应行业(企业)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为达此目标,我国高职教育采取了诸如“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途径。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每年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参加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及向别人学习的开放平台。[2]因此,职业技能大赛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高职院校已开始把技能大赛作为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正在逐步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

自2013年10月《旅游法》实施之后,行业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更好地培养出行业所需的导游人才,本文尝试从职业技能大赛入手,对高职导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加以探讨。

二、导游类职业技能大赛综合能力要求分析

(一)国内导游类职业技能大赛现状

目前具备一定规模的导游类职业技能大赛已形成了市、省、国家三级竞赛体系。以南京市为例,市级导游职业技能大赛由南京市旅委主办,面向行业从业者(多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由解说南京(景点讲解)、认知南京(知识竞赛)、才艺表演等环节组成。在2014年的市级导游职业技能大赛中,解说南京环节由以往的静态景点讲解变为车游、船游等线路讲解,对导游的应变能力及知识面提出了新的挑战。省赛由各省教育厅主办,面向中职院校及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具体的比赛环节各省略有不同,其中江苏省省赛由景点讲解、知识问答、即兴线路介绍、才艺表演等环节组成。

全国导游职业技能大赛分两类。一类为“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主办方为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自2009年以来已举办六届。大赛面向全国所有相关院校,分高等院校组(含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和中等学校组(含中专、中职、中技学校)及中英文两个赛项进行,主要由综合知识理论考核、景点讲解、现场知识问答、才艺展示等四部分组成。关于现场知识问答环节,在前五届比赛中均给出了相应的题库,而在2014年第六届大赛中取消了题库,要求学生回答一道导游服务规范题和一道导游带团应变题,这对学生平时的专业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类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主办方为国家教育部,自2013年以来至今已举办两届。大赛要求各省进行先期选拔,每省推荐5名选手参加大赛,分中英文两个赛项进行,因此该赛事竞争尤为激烈。大赛主要由文化知识测试、情景再现(通过录像资料,找出导游操作失误处)、景点讲解、现场知识问答、才艺展示等环节组成。2014年,大赛进行了改革,取消了情景再现题,在现场环节增设了即兴演讲,要求学生在2分钟之内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演讲,这对选手的课外知识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二)综合能力要求分析

综合我国导游类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可以把各个等级的赛事归结为三大环节:文化测试环节、实践操作环节和才艺展示环节。每个环节采取的表现形式要求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分析如表1:

表1 导游类职业技能大赛综合能力分析表

三、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架构

根据导游类职业技能大赛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及素质,本文把导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专业素养模块、基础理论模块、核心能力模块、职业拓展模块、行业对接模块。学生在基本素养养成之后,通过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基本达到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再通过后期行业对接模块课程的学习,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最终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专业素养模块:职业技能大赛的三个环节都要求选手具备相应的素质,且某些素质在几个环节都要求具备。这些素质是学生成为优秀导游员的基础。在这样一个素质平台的基础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因此,由这些素质要素形成的课程称为专业素养模块,具体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包括军训)、职业礼仪、形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基础理论模块:该模块的课程根据职业技能大赛文化测试环节及实践操作环节所要求的知识要素设计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包括: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法规知识、导游服务技能、现场急救、中国旅游地理、中国历史、旅游学概论等。其中,前三门课程也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考试科目。将这三门课程纳入课堂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核心能力模块:该模块的课程根据职业技能大赛文化测试环节及实践操作环节所要求的能力要素设计而成,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具体包括:普通话、导游英语、模拟导游、导游词创作与讲解、演讲与口才、沟通技巧、创造学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非常注重选手的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可以体现在选手撰写的导游词中,也可以体现在选手的才艺展示环节中。一篇视角新颖的导游词、一个别出心裁的才艺节目,都能让评委眼前一亮,从而赢得高分。创新的思维并非是不可学习的,它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所以可以引入创造学的课程,教给学生进行创新的一些基本方法。目前笔者所在的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已经实施了这一做法。

职业拓展模块:该模块的“拓展”包含了纵向拓展和横向拓展。纵向拓展课程主要根据现有职业技能大赛中所展现的艺术形式来设置,主要培养和拓展学生的艺术才能。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的才艺展示部分,在形式上要求能贴合导游工作实际,因此在课程选取上也要符合该要求。此外也可以增加一些虽不适合舞台表演,但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带团工作增色的课程。具体可以包括:舞蹈入门(可以是单练一种舞蹈,恰恰、探戈、民族舞等)、歌唱练习、茶艺表演、乐器入门(具体可以分为笛子、葫芦丝、口琴等便于携带的乐器)、武术表演、旅游摄影等。横向拓展课程可以设置一些既与导游专业相关,又有助于学生拓宽就业面的课程,如日语、韩语、粤语等小语种课程、旅行社计调等。该模块设置为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才艺基础等实际情况进行课程选择。

行业对接模块:该模块的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正式走向岗位之前对行业当前的情况有一个总体把握,使自身的综合能力有一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具体课程包括:顶岗实习、行业专家讲座、毕业论文、就业指导。

具体的导游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图

(二)课程体系实施

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必须配以科学的实施方案才能使之发挥最大效用。因此,高职导游专业构建了上述课程体系之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排阶段学习任务,紧跟大赛步伐

高职院校基本是三年制,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最终要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由于职业技能大赛基本都在每年的上半年,也就是每学年的下学期举行,如国家级的导游大赛一般在5~6月份举行,因此,建议把和职业技能大赛紧密相关的课程,如专业素养模块中的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形体,基础理论模块中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法规知识、导游服务技能、旅游学概论,核心能力模块中的普通话、导游英语、导游词创作与讲解、模拟导游等都可以放入第一学年学习。这一学年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第二学年开学之初报名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除行业对接模块外的其余课程可以放在第二学年学习,其中的职业拓展模块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2~3门课程来学习。第二学年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从而为比赛及今后的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行业对接模块的课程可以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学生利用8~10个月的时间参加顶岗实习,剩余的时间可以用来进行毕业论文撰写、答辩,由行业专家开设系列讲座以及进行就业指导等。

2.搭建校内大赛平台,辐射普通学子

由于能被选拔参加省市级或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名额有限,所以绝大多数学生无法走上这类级别的大赛舞台,如果学校的工作仅限于选拔精英学生进行培训并参加大赛的话,那么能从这类级别的大赛中受益的仅仅是极小部分的学生,这就违背了教育部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为了能使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辐射至更多的学生,建议把与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环节相关的课程设置成定期的校内技能大赛。比如,以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法规知识及导游服务技能、现场急救等四门课程为主,可以举办“校内导游知识竞赛”;以普通话、导游英语、导游词创作与讲解、模拟导游、导游服务技能以及纵向拓展课程为主,可以举办“校内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中英文)”;以大学英语、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三门课程为主,可以举办“校内中英文演讲比赛”。

在校内搭建大赛平台,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一是通过学生在校内比赛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二是通过校内比赛,一些学生能脱颖而出,成为省市级或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的培养对象。

3.引用技能大赛标准,提高学生起点

当前,职业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往往是经过多方调研后制定的,不仅反映了院校专家的意见,也代表了行业专家的想法。此外,大赛评委组的成员同样由院校专家及行业专家共同组合而成。这种评判组合和评判标准下的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能照顾到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从行业的视角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所以,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建议以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来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4.建设立体实训基地,优化教学环境

近几年的职业技能大赛强调选手的现场感,弱化背诵式、朗诵式的导游讲解。现场感一方面源自导游词,另一方面源自选手的讲解以及配合使用的一系列肢体语言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现场感,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逼真的立体式实训基地。

这里的立体式实训基地是指校园室内实训室、校园室外实训室、校外全真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训环境。校园室内实训室可以引进神州视景公司的环幕3D景区软件,使学生置身在虚拟景区进行讲解;校园室外实训室可以指整个校园或者校园的一部分,它能让学生在校园内部进行实地讲解;校外全真实训基地主要是指和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现实景区,它能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景区环境中进行锻炼。因此,这也是一种在功能上层层递进式的实训基地。

5.组建梯级指导教师团队,确保师资力量

每个学校要能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不仅需要有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有教师的有力指导。一般而言,每次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有2~3名指导教师。由于职业技能大赛每年举行,因此学校需要组建一个指导教师团队。该团队中的教师可以由职业技能大赛主要相关课程的教师组成,每2~3名形成一个阶梯替补团队。下一年的指导教师辅助这一年的指导教师同时参与大赛的指导工作,如此以老带新,可以使更多的教师参与技能大赛,既为下一年的大赛提供了师资上的保障,同时也能让更多的教师将自己在大赛指导工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贯穿入课堂教学。

四、结 语

由于游客口味的不断变化,旅游行业对于导游人才的要求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反映行业需求趋势的职业技能大赛,其比赛环节和评判标准也因此在不断变革。所以,高职院校导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根据行业的变化及时作出适度调整,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1]郑燕华,龙京红.“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7-40.

[2]肖海慧,邓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154-155.

[3]俞海峰.“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在纺织类人才培养中的运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2,(4):89-91.

[4]张润花.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6):143-145.

猜你喜欢
导游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网约导游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