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福岛核电站所爆发的核泄漏事故无疑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这场争论。事后我们看到各媒体都对此事给予了详尽的报道,主流媒体也加大力度,对一些谣言进行了回应,而在群众中却依然未能平复紧张情绪。
风险沟通专家Peter.Sandman 在上世纪80 年代末提出了“风险=危险+愤怒”的算式,用以评价公众对于风险的认知感受①范育茂.核与辐射风险的认知与沟通.核安全,2011(3):40.。因此,危险的大小是客观的,而愤怒感却因人而异,它主要取决于个人经历以及所接受的媒体信息。因此,面对风险问题,除了要进行客观的风险评估外,媒介为减少人们愤怒情绪所作出的努力与降低实际的危害所作出的努力一样重要。
媒体有必要建立起政府与群众关于风险沟通的桥梁,来引导社会舆论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保护群众健康与利益。
在福岛核事故期间,日本政府并未对事件动态及处理方式进行详尽的报道,只允许IAEA 组织介入调查。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核工业属科技机密,但不全面的报道则给了一些非主流媒体的谣言传播提供了机会,它们会大肆揣测事态发展的严重度,并引发群众的恐慌。事实上群众的恐慌并非只源于传言,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对某事物的不知情会增加愤怒与恐惧感。因此在不泄漏机密及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尽量详尽地报道事实,如救援工作已进展程度,或目前的难度等。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尽管政府及主流媒体出面辟谣,却依然不能阻止谣言的传播,有时甚至助长了群众对于谣言的相信程度。
信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群众一旦产生不信任情绪,则很难再相信相关报道。因此政府应当严格监管报道渠道及内容,对于相关部门发言人、责任人都要严格筛选把关,切不可让媒体成为只为政府和某些部门企业宣传的工具,而丧失新闻界最基本的操守。
现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超过了大众的认知速度,因此媒介在宣传与普及方面承担有相应的责任。一方面群众依然保有知情权,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便捷宣传途径增强群众对于科技的认识,例如在公交车数字传媒电视播放相关内容等,而不仅仅是插播广告以谋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要重视宣传的方式方法,好的宣传方法需要将抽象的专业方面概念与理论形象化,多用直观数字及对比来说明利害关系,或是用一些简单的比喻增强群众的感性认识,而非以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解释,更不可编造假信息愚弄群众。
宣传的目的是让没有专业背景的人理解正在发生的事,以消除由不了解引发的恐惧,如果人们发现通过阅读宣传资料反而更加深疑虑,那么必将对新产品与新技术产生更为强烈的恐惧心理。
此外,很多宣传工作不注重细化科技成果间的区别、澄清概念。概念上的混淆是人们错误认识事物的根源,这一点尤其在知识急速膨胀的今天尤为突出。
福岛核事故后,一些新闻引用国际辐射防护界做出随机效应线性无阈假设,即发生概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际、国内相关辐射安全标准反复强调,上述假设至今仍然没有获得可以明确证明该假设的生物学/流行病资料。由于小剂量照射下健康效应的这种不确定性,理论上的危险度和实际发生的危险度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片面的引用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数据、概念、结论都可能引起错误的理解,并引发群众的恐慌。
此外,网络成为事件的扬声器。诸如人人网、新浪微博、贴吧以及论坛等都会紧密关注突发事件动态,并对其进行快速评论,其中某些文章将被大量转载并引起社会舆论。群众对于事件真实性的考证需要时间,但很多中国民众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因此一些具有煽动性的文章足以引起社会不稳定,如抢盐风波。言论的自由是在理性与客观的基础上的,这种给人以错觉或不真实的宣传则应严格监管控制,由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对内容进行审核,通过后予以发表。因此宣传媒介需要更为健全的机制,网络监管不应只局限于政治上,在涉及科技领域同样需要把关。
总之,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的人民内部恐慌值得我们深思,在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的同时,怎样规避其危害,让群众可以放心的享受科技成果,是媒体需要考虑的。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降低群众的愤怒感与降低危害同样重要。
[1]陈晓进.全球核能何处去?[J].世界知识,20l l(8):50-51.
[2]周涛,李精精,侯周森.中国核电发展的安全性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l l(2):l-6.
[3]杨孟琢.深刻认识核与辐射安全规律努力提高核与辐射安全水平.核安全,2005(1):1-5,10.
[4]《环境保护》编辑部.日本核泄漏大事记(3月11日-3月21日)[J].环境保护,2011(6):1.
[5]张力.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安全科学的启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