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国际内陆港价值创新促进“一带一路”共享繁荣

2015-01-04 02:54杨明瑞
新西部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内陆地区陆港内陆

杨明瑞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前瞻谋划中国实施新一轮开放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作出的宏伟战略构想,这无疑为国际内陆港进一步开放开发开创了崭新的清朗境界、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之窗。“一带一路”建设,翻开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新篇章,彰显了新时期我国周边外交“亲、诚、惠、容”的新理念,为加强区域合作规制了新平台,也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国际内陆港正以前所未有的历史担当,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全新定位,科学审视,融入到“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中,呈现出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共谋发展的良好格局。那么,国际内陆港建设对于有效促进“一带一路”共享繁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国际内陆港目前的发展和建设的态势如何,西安国际内陆港作为陕西和西安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平台其核心要素如何体现,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在建设国际内陆港中的作用应如何定位等?这些已成为目前国际内陆港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紧迫课题。

模块一、建设国际内陆港的重要意义

国际内陆港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新欧亚大陆桥为骨,以沿桥各国间国际商贸、产业合作行为为血脉的新型国际经济体,它强调经济带不同区间之间的多点合作。而贸易合作,就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经济带要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贸易、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

要实现经济大发展、贸易大合作,就需要拓展大市场,大市场需要大流通,大流通需要大枢纽、大平台、大通道,而国际内陆港就是大枢纽、大平台、大通道的承载者。新欧亚大陆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脊梁和大动脉,打通这条物流通道,布点物流集散枢纽,建立起以铁路、公路、航运无缝对接的多式联运为依托,形成以信息化支撑和系统化服务为支撑的集疏运现代交通物流体系,才能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搭建强有力的经贸合作“生命线”。

国际内陆港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只有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之后,才能形成“内陆港的网络联系”,内陆港之间才能相互支撑起来。构建起沿新欧亚大陆桥的“国际内陆港网络”,能够为建设丝路经济带奠定坚强的平台基础。

国际内陆港是联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平台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条主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构建开放格局,实现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的宏观视野下,形成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两翼”。

必须认识到,“一带一路”并非两个孤立的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与周边和亚欧各国合作共赢、造福各国人民的经济发展一体化战略。“路”和“带”只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一致目标在于推动亚洲经济振兴的步伐,向世界宣告中国和平崛起的态度,形成新的世界经济版图。

将“一带一路”有效连接起来,贯通我国双向开放的大通道,将对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而国际内陆港,就是连接“一带一路”,推动我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平台。

国际内陆港是连接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的桥梁,是对外贸易的窗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引擎,是物流系统整合优化的枢纽,是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的平台,更是国家和地方政策实施的载体,也是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抓手。以国际内陆港为依托,连接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能够让内陆城市成为主动策划、组织和参与国际经贸活动、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的基地与腹地,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流汇聚的中心,更将使内陆地区成为推动国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的主力军。

国际内陆港是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新引擎

加快内陆地区对外开发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内陆地区通过建设国际内陆港,搭建起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平台。在条件较好的内陆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内陆港,能够有效整合各类运输资源,实现公路、铁路、航空的无缝对接,形成便捷高效的立体化、综合性快速交通网络,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全国交通运输大通道的重要枢纽作用。同时,有助于促进要素聚集,促进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的互动,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聚集和扩散,助推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建设国际内陆港,有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国际内陆港的建设,可以为包括商贸、物流、信息服务、国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式发展提供平台,从而促进内陆地区服务业的突破式发展,有利于提高内陆地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国际内陆港可以有效整合优化物流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物流网络,有条件形成区域性大型批发贸易中心、采购中心、特色高端零售业中心;同时可以激活商务服务、会展经济,培育壮大报关报检、货物代理、离岸金融等新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完善产业功能和类型,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同时,建设国际内陆港,能够提升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硬”环境,使内陆地区可以比肩沿海地区,更好地吸引国内外大公司投资落户,更多地承接产业转移类项目。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国内外产业向内陆地区梯度转移趋势明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内陆地区的重要机遇和重大任务。国际内陆港借助完备的口岸服务功能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服务与配套环境,能够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内陆地区劳动成本低廉、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切实增强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能力。

模块二、国际内陆港的发展态势

国际内陆港正以燎原之势蓬勃发展

自西安首创“内陆港”概念,并建设国内第一座国际内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以来,向西开放逐渐成为各界共识,国际内陆港的重要作用也被逐渐认可。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内陆港的城市已经超过70个。

今年5月,“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中国陆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标志着陆港分会正式成立。研讨会以“建设中国内陆港,构建沿桥陆港网,共建丝路经济带”为主题,汇聚了全国70余家陆港产业(商贸)区、内陆港区、无水港区、公路港、物流园区,以及相关物流、港口、铁路、航运、货代企业,咨询机构、物流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相关大专院校的300多名政、企界人士和业内专家学者参加。

显而易见,国内已经掀起了国际内陆港的建设热潮,且正以燎原之势蓬勃发展。

国际内陆港建设情况参差不齐

国际内陆港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同于海港已有悠久的历史和国际间成熟的操作规范,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缺乏成体系的理论支撑和完善的行业规范,缺乏交流沟通的平台,都成为内陆港发展的掣肘。尤其是理论体系、行业规范,发展模式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各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虽然现在国际内陆港的建设方兴未艾,但建设情况和水平却是参差不齐。

我们认为,国际内陆港建设水平不一,主要是源于认识上的差异,有些地区对国际内陆港认识不够全面,没有充分的准备和科学的论证,不知道港口功能如何发挥,而是将内陆港仅作为物流平台建设。目前,国内一部分国际内陆港,如西安,内陆港物理形态与主要功能已基本具备,体系初步形成,软件仍需进一步的配套,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一部分地区正将理念规划变为现实,正在实施过程当中;还有一部分地区内陆港功能相对单一,仅是作为陆运物流的专业平台使用。

国际内陆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今年7月,中国港口协会组织陆港相关会员单位和专家赴义乌、临沂、郑州三地进行陆港发展的调研和交流。调研结果显示,包括西安在内的这几个城市的国际内陆港共同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地对国际内陆港的定义、功能理解不同,国家缺乏统一标准;二是国际陆港功能发展瓶颈主要体现于跨关区大通关机制问题;三是缺乏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指导意见;四是与海港口岸功能相同的通关、检验检疫、外汇结算、多式联运等方面的运作模式模糊;五是希望国家制定出台类似海港的法律法规,将国际陆港运输方式列入国际贸易方式;六是国际陆港涉及的行政体制尚不明确等。

模块三、西安国际内陆港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基本情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创新举措,是陕西省西安市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重点打造的开放型经济支撑平台和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是陕西和西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平台。

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发展六年来,借鉴沿海现代港口的“港城融合”发展经验,遵循“先建内陆港、再建开发区、后建城市新区”的发展理念,以“三六九”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港聚业、以港兴城、港城融合”之梦,正逐渐成为现实,陕西西安从此步入了“有港口服务功能的时代”,用汪洋总理的话说,建成了“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成为陕西、西安的核心战略资源。

“三”是指西安国际港务区拥有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三大支撑平台,三者的功能叠加,实现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大通关模式;“六”是指以六大产业组团为蓝图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包括国际贸易组团、国内贸易组团、临港产业组团、生产服务业组团、生活服务业组团、信息产业组团;“九”是指西安国家港务区与沿海港口及口岸建立起的广泛合作关系,依托内陆港口功能优势,先后与天津港、上海港、青岛港、连云港港等沿海港口以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沿边口岸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内涵与功能

西安国际内陆港是以西安国际内陆中转枢纽港为载体,以海关特殊监管区为支撑,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以海铁、公铁、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依托,以打造立体式丝绸之路为核心,以服务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目标,立足西部开发开放,形成与国际贸易、国际运输规则相衔接,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配置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国际化、区域综合性的高端要素集聚区和西部开发开放政策的孵化试验区。

西安国际内陆港的主体功能,是在保持传统港口装卸运输业、物流服务的同时,重点建设国际内陆港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国际内陆港建设的政策环境,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成为货物、企业、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高端要素与资源的聚集区;形成有利于西部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创新试验区;形成西部内陆地区资源配置能力,参与地区与全球物流资源配置,最终成为国内西部物流中心、国际物流重要枢纽节点和全球运输网络节点。

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基础功能,是实现以中转业务为主的枢纽型内陆港口功能;以高端业态为目标的产业平台功能;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港功能;以创新试点为手段的政策聚集区功能。

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建设构想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西安国际内陆港位于丝路的起点,是西部内陆的交通枢纽,其交通枢纽优势和区位优势为把西安国际内陆港建成中转枢纽港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建成,为建设国际中转枢纽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政策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将是建设国际内陆中转枢纽港的关键。

围绕港口服务功能,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围绕现代港口服务功能,形成以现代商贸物流业为基础,以金融服务业为支撑,以临港商务服务业、服务外包产业、创意研发、教育培训、中介保险、咨询会展业为主要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创造引领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体系模式和产业支持政策。

推动西安综合保税区向更高层次转型发展。以西安国际内陆港为依托,探索西安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的新突破。探索适应西部内陆地区开发开放、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打造与国际惯例最为相近的便利化环境,实现产业、贸易与金融、物流的融合发展。

模块四、发挥分会作用,建好国际内陆港

国际内陆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业态,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行业规范需要继续完善,规划、建设、运营需要政府的指导、扶持、规范和行业的自律。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的成立,必将致力于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并经过共同努力,使陆港分会不仅成为内陆港行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更成为广大内陆港和内陆港人的温馨家园和坚强后盾,成为内陆港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推手。

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沟通,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组织行业的交流是分会的基本职能,各会员单位之间要互通信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定期组织调研、走访活动,定期召开内陆港发展研讨会,共同探讨和推动内陆港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促进内陆港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在招商引资、通关机制等方面进行务实合作,促进各陆港企业的横向经济联系,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不断壮大内陆港实力。

做好内陆港发展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国际内陆港还是一个新兴事物,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缺乏成熟的可借鉴的先例,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为内陆港提供切实的咨询帮助,从实际层面上解决内陆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是陆港分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各会员单位把各自的个性问题汇集起来,经过分析就会可能成为行业将要研究解决的共性问题,通过汇集行业的力量,发出行业普遍呼声,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陆港建设的愿望与诉求,在顶层设计层面上加以解决,就会给全行业创造一种有利的政策环境。

发挥好智库作用,为内陆港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当前内陆港事业发展,最现实的困难就是人才短缺,尤其是缺少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具备国际经验的高端商务管理人才。陆港分会要充分发挥出行业协会的“智库”作用,积极发现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策划,针对行业的共性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为解决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实操方法。同时,会员单位共同发声,呼吁国家及各地区相关部门将高层次国际商务人才纳入人才引进项目,给予其和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同样的待遇,为国际内陆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责任编辑/苏红义)

猜你喜欢
内陆地区陆港内陆
黑河中游内陆沼泽退化湿地芦苇栽培技术研究
发现、创新、引领、实干
中西部地区主要陆港协同发展分析
中部内陆地区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及信贷风险管控
内陆地区:创新链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
国外陆港发展对沈阳国际陆港建设的启示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论山东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培育开放型服务业发展新优势的重点领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