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话痖弦

2015-01-04 19:14韩秀
书屋 2014年12期
关键词:编者台北形式

韩秀

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几位热爱文学创作的朋友聚在一道,天南地北地聊着,话题忽然在创作与沟通的问题上停住了脚。写作是一件各自为战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一位写手都能够在一边书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与文学编辑通消息,甚至从编者那里获得鼓舞与鞭策。我的手里捧着一杯热茶,茶是滚烫的,思绪也是滚烫的,连眼圈都有些红了。自觉非常的幸运,刚刚起步,遇到的老编辑竟然是台北的“副刊王”痖弦先生。痖公不但是著名的诗人,四十年里更是在编辑台上培养出无数的写作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写一本东西写到肝肠寸断、精疲力竭,不知今生今世能否写完,写信到台北求助。痖公的来信像电报一样短,又像进军的号角一样嘹亮:“把她完成!”我把这一封信贴在书桌前,每天鼓足勇气码字不止。终于,将稿纸装在匣中寄往台北。痖公在一个刮大风的日子,把这些写满了字、被泪痕沾湿变得皱巴巴的纸张带到了编辑部。许多许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有着几位不通伊媚儿只通书信的师长与朋友,痖公是其中的一位,从他那里得到的爱护与鼓励也从来没有间断过。

我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朋友们愣在那里,甚么是“记哈客”?如果没有读这本书,我也绝对想不到“记哈客”是一种树,生长在台湾花莲东华大学的附近。从编辑岗位上退休之后,痖公曾经在东华大学担任驻校作家一年,教课之余,端着酒盅,坐在“记哈客”树下浮想联翩。诗人陈义芝便在《联合报·副刊》为痖公设计了这样一个“记哈客诗想”的专栏,专栏果真是亲切而必要的,痖公重新回到创作的岗位。编者吴婉茹耐心催稿,于是,“逼稿成书”,我们的手里便有了这样的一集美文。

对于每一位华文读者而言,这本书绝对好看,痖公驾驭文字的能力非常人可比,上下古今的文坛轶事到了他的笔下,无不虎虎有生气。再说,何为品味,何为优雅,何为潇洒,这本“诗想”便是最为精彩的诠释。

对于热爱文学创作的人们来说,“诗想”不但是诗人的美学经验与观念,更是一位热情编者的肺腑之言,字字句句无不在告诉我们创作与沟通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朋友们聚精会神,我便跟大家说,各位在书写中的疑惑、焦虑、手足无措,在这本“诗想”中都可以获得清晰的解答。各位想知道一位卓越的编者是怎样评介文学作品怎样看待握管人的吗?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对于人们讨论得沸沸扬扬的“写甚么”与“怎么写”孰轻孰重的问题,虽然大家已经知道形式与技巧绝对重要,但是“文以载道”毕竟深入骨髓,决难割舍。痖公引用诗人白荻的话,“艺术的伟大是因为技巧的伟大”来说明形式的魅力。更进一步解释,“形式与内容,是器皿与液体,外壳与内核的关系。而形式是最易磨损的,失去了形式,任你多么博大的内容也等于子虚乌有”。更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文学除了文学本身的判断没有第二个判断”。那是在为“从形式出发,五花八门,异彩纷争,看似乌合之众、一盘散沙的自由写作”鸣锣开道了。读到这样旗帜鲜明的书写,我总会觉得,在文学创作的荆棘路上,痖公是一位真正奋不顾身的战士。而“自由写作”正是文学诞生的首要条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使用何种语言。

痖公自己对形式与技巧的要求更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半点的犹疑与彷徨,整个“诗想”便是一次具体的实践。何谓诗人?人们常说诗人就是那不断恋爱的人,只是诗人热恋的对象不止是俊男美女,可能他们拥抱的只是一座钟楼、一只云雀、一个桥墩、某一天的落日,或者一串红玉米。痖公却说,诗人是“天上的云、园中的树、远处的山色、屋角的虫鸣”,非关国计民生。但是,如果世界没有了诗歌,这个世界还能够居住吗?这也就是为甚么,无论世事怎样地千变万化,无论人们怎样地为文学忧心,感觉着科技的无限蓬勃将会令文学窒息。诗歌与文学就像野火燎原之后从那焦黑之中蔓延开来的丛丛藜芦一般奼紫嫣红起来。

话是不错,文学是不死的,有人存在,就有歌声,就有诗,就有故事,就有文学。而且,诗歌是本来就在那里的啊,诗人要做的,只是去发现她啊!但是,但是,要“发现诗歌”凭借的却不是灵感、不是运气,甚至,也不是思想。诗歌的珠玉是一个一个的词,“诗是被咬嚼出来的”,痖公一再跟大家说。散文亦然,我们举一反三。

素材遍地都是,文学却是辛勤劳作的结晶。

然而,世界上还有着许多的怪手、许多的黑影憧憧,许多刻意的湮灭。

今天,生活在华语世界的人们,阅读华语诗歌的人们,有多少人知道李金发这位诗人,有多少人会去关心他的生活,有多少人会到处打听他的下落,会写信寄往一个万里之外可能完全不可靠的住址,去寻找这位被某种力量刻意遗忘掉的诗人,一位写出“险怪”诗句的歌手?

痖公,这位诗人,这位文学的编者与评论者,就做了这样的事。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不但排除万难找到了晚年的李金发,而且说服他接受书面的访谈。这个访谈的全部内容也收录在这本诗想之中,这样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格外深厚的关怀,不仅是针对诗歌,不仅是针对文学与历史,更是针对人们常常视而不见的人间世。痖公在1976年冬甚至从台北奔到美国新泽西去看望李金发,却缘悭一面。无论如何,我们对中国现代诗坛的这一位诗人,将不再陌生,因为痖公为我们搭起了这样一座珍惜与理解的桥梁。

“要相信编者。”一位资深老编朋友跟我们大家说,因为编者正是那沟通的桥梁,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在文学与世界之间,甚至,在握管人与其创作之间。endprint

猜你喜欢
编者台北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编者语
拾味夜台北
台北Z House
编者语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