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军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宜兴 214200)
·临床报道·
针刺治疗腹部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任建军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宜兴 214200)
针刺疗法;电针;肠梗阻,麻痹性
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腹部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 25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25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均在手术后2 d出现腹胀、腹痛、肠鸣音消失等麻痹性肠梗阻症状。采用查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中男 14例, 女1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平均(53±15) 岁;胃癌术后3例,结肠癌术后4例,阑尾炎根除术后6例,胆囊切除术7例,子宫肌瘤术后5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平均(53 ±15)岁;胃癌术后4例,结肠癌术后3例,阑尾炎根除术后7例,胆囊切除术6例,子宫肌瘤术后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阵发性腹痛;②高位梗阻呕吐较频繁,低位梗阻呕吐次数较少,呕吐物带有粪臭;③低位梗阻全腹膨胀,常伴肠型,高位梗阻腹胀不明显;④排气与排便停止;⑤膨胀的肠管有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⑥腹部 X线检查示肠管充气扩张,排除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及嵌顿疝等所致肠梗阻。
所有患者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外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感染等治疗。
2.1 治疗组
取双侧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0.35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进针后行大幅度捻转,得气后连接G-6805电针仪,采用连续波,留针30 min。每日2次,治疗3 d后统计疗效。
2.2 对照组
采用生理盐水600 mL通过肛门注入肠内,每日1 次,治疗3 d后统计疗效。
3.1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后分别统计患者肠麻痹症状消除时间、肠麻痹指征消除时间和综合疗效。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并排气排便,X线检查或钡餐造影无异常发现,肠内无积气、积液。
显效:自觉腹痛腹胀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大便变稀并有多量气体同时排出,腹部 X线平片液面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缓解,X线检查肠内有气液平面。
无效:临床症状不见减轻或有所加重,或出现腹膜刺激征,X线检查较治疗前无变化。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在数据统计之前,先对两组数据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当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时,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后肠麻痹症状消除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后肠麻痹症状消除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肠麻痹症状消除时间比较 (±s,h)
表1 两组治疗后肠麻痹症状消除时间比较 (±s,h)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组别 n 腹胀消失时间 呕吐消失时间 腹痛消失时间治疗组 25 3.65±0.301) 2.10±0.251) 3.00±0.401)对照组 25 34.50±2.85 29.00±1.50 26.00±2.50
3.4.2 两组治疗后肠麻痹指征消除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麻痹指征消除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大便时间)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3.4.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88.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48.0%和76.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后肠麻痹指征消除时间比较 (±s,h)
表2 两组治疗后肠麻痹指征消除时间比较 (±s,h)
组别 n 肠鸣音出现时间 肠鸣音复常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排大便时间治疗组 25 2.00±0.201) 4.30±0.201) 6.30±0.151) 8.50±0.301)对照组 25 27.30±1.50 36.00±2.50 44.00±4.50 60.00±4.50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麻醉和手术操作势必对腹腔脏器造成直接损伤及生理干扰,使肠道处于麻痹状态[2-5]。而患者畏惧刀口疼痛未早期下床活动,也可导致胃肠功能恢复慢。腹部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属中医学“肠结”、“关格”范畴。其病机为术后正气受损,腑气失和,导致传化失司,气机壅滞[6-10]。中医学认为,肠为传化之腑,其特点为“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肠腑之气机运行降而不升,动而不静,以通为用。治宜遵循“六腑以通为用”之原则。足三里、阴陵泉为胃经和脾经合穴,“合治内府”,“肚腹三里留”,“心胸痞满阴陵泉”,故为治疗腹胀、腹痛的首选[11-14]。三阴交是三阴经交会穴,能畅达三焦气机[15-16]。三穴合用则腑气通降,气机条畅,气聚之症自愈。现代医学认为针刺上述穴位可加强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肠蠕动,解除腹胀、腹痛,促进肛门排气排便,解除肠梗阻之症[17]。本法操作简单,无副反应,经济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57-358.
[2]Okada K, Kawai M, Uesaka K, et al. Effect of Daikenchuto (TJ-100) on postoperative bowel motility and on prevention of paralytic ileus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 trial (the JAPAN-PD study)[J]. Jpn J Clin Oncol, 2013,43(4):436-438.
[3]Mak G, Ward R, Shehabi Y, et al. Use of neostigmine in capecitabine-I nduced paralytic ileus[J]. Tumori, 2013, 99(5):225-228.
[4]Ramirez JA, McIntosh AG, Strehlow R, et al. Definition,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paralytic ileus following radical cystectomy: a systematic review[J]. Eur Urol, 2013, 64(4):588-597.
[5]Hilton WM, Lotan Y, Parekh DJ, et al. Alvimopan for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paralytic ileus in radical cystectomy patients: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J]. BJU Int, 2013, 111(7):1054-1060.
[6]刘瑜,符思,张喆,等.化浊理气法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3,6(10):755-756.
[7]梁尚恩,杨小艳.清胰汤辅治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观察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9):17-18.
[8]李宏升,张艳,金钟太,等.理气通腑汤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737-739.
[9]罗学森.黄龙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0):122-123.
[10]胡静.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颅脑损伤并发麻痹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甘肃高师学报,2013,18(2):54-55.
[11]杨甲三.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3-185.
[12]张继红,范卫.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7):676-679.
[13]尚玉清,程勇.腹腔镜术后腹胀实施足三里注射的临床干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0):38-39.
[14]谭旭东,张波,张彬,等.足三里注射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7):972-974.
[15]夏颖,章茶琴.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6):518-519.
[16]徐玲,李由,秦卓,等.电针三阴交对自然更年期大鼠焦虑行为学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4,9(5):627-629.
[17]常小荣,严洁,易受乡,等.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4,22(2):220,240.
R246.2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03.0249
1005-0957(2015)03-0249-02
2014-10-03
任建军(1971 - ),男,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