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
2006年卫生部颁布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在两个规范基础上,本血站逐步完善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建立了符合本血站工作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检验科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开展了对检验人员培训、积极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省血液质量控制中心等的室间质评工作,使实验室检测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在实验室能力建设过程中,本血站也建立和实施了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实验室室内质控数据分析是检测者在常规的血液检测过程中认识、分析、改进的重要手段,通过持续关注质控图,根据预先制定的质控策略和质控图的提示,决定是否对实验过程进行干预。本研究选取2006~2012年海西州中心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数据的变异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质控血清 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含量分别为:HBsAg 0.2 IU/mL,抗-HCV 1 NCU/mL,抗-HIV 0.5 NCU/mL,TP 1 NCU/mL。
1.2 试剂 HBsAg、抗-HCV,抗-HIV,TP检测试剂盒初检为北京万泰,复检为厦门新创。均为ELISA试剂盒,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每批试剂有厂家完整的批批检报告单,且经血站质管科抽检符合,2℃~8℃储存,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仪器 MultiskanMK 3酶标仪(芬兰雷勃分析仪器公司,芬兰)、瑞士Tecansunrise酶标仪(帝肯公司,瑞士)、Tecan hydro flex洗板机(瑞士帝肯公司,瑞士)。
1.4 方法
1.4.1 开始检测前,操作人员应当有充分的时间熟悉试剂或仪器的操作说明,实验原理,规格,实验步骤,局限性,质量控制和健康安全信息,检测人员应完全掌握试验操作、确定关键的操作步骤步骤并正确操作。质控血清与待检标本在本血站ELISA试验室相同条件下进行检测,每项检测均带一孔质控血清,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监控ELISA实验过程稳定性。即在实验室常规检测条件下,连续测定同一批号的弱阳性质控品10~20 d,收集至少20个质控数据,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 s以外的数据,计算标准差、均值、变异系数值后作Levey-Jennings质控框架图,从21次起以后的检测数据代入Levey-Jennings质控框架图,按照室内质控的基本方法进行室内质控。在试验过程中,如果更换新批号试剂,鉴于ELISA实验的特性和试剂批间的不稳定性,重新建立Levey-Jennings质控图框架。如果更换新批号质控品,在试剂批号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将新批号质控品和旧批号质控品同时检测的方式,以确保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结束前,获得计算新批号质控品均值和标准差的数据,建立Levey-Jennings质控图框架。如果质控图使用过程中,出现均值的偏移和标准差变化,需分析并消除产生偏差的原因,重新调整Levey-Jennings质控图框架,并分析出相应的变异系数。
1.4.2 室内质控数据的汇总和统计 每种试剂或质控品批号更换后,对该检测项目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V)统计、分析、汇总整理并存档。
1.4.3 本资料所用CV值为2006~2013年每个检测项目初检、复检的原始质控数据CV的累积变异系数。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简明统计软件Concise Statistics,CS 10.34,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年间各项目ELISA实验室内质控变异系数(CV)比较见表1。
表1 7年间各项目ELISA实验室内质控变异系数(CV)比较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工作质量采取的必要的检查和控制手段。室内质控能确保实验室血液检测结果的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从而保证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精密度和准确度,使检测数据在规定的置信概率内,保证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并能及时发现、分析出检测过程产生误差诸因素中(包括方法、标准物、仪器设备、试剂、操作者水平等)是那个因素起着较大作用,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室内质控通常采用试剂盒阴阳性对照、弱阳性质控品实时监控实验的有效性,同时采用弱阳性质控品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监控实验的稳定性。
表1显示,通过对2006~2012年变异系数的对比分析,海西州中心血站随着实验室设备、环境硬件能力提高、检测人员水平持续改进,实验室检测能力逐年提高。海西州中心血站ELISA实验室一直使用半自动化检测血液样品,在此过程中卫生部2006年《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12年《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出台,海西州中心血站ELISA实验室也依据两个规范建立了《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并结合血站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和换版,逐步完善实验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确保了血液检测的准确性;运行了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唐山现代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5.0》;更新了检测设备酶标仪,由国产设备更换为进口设备;加强了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这些措施的开展,血站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逐年提高,各项检测项目内质控变异逐年降低充分说明基层血站实验室建立和开展完善的血站实验室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
通过对表1数据分析,在2012年本站因升级换代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和更换了酶标仪、洗板机等部分检测设备,CV值略有增大,这与实验工作人员对新的软硬件设备的操作熟练度有一定的关联,这将在今后工作中持续关注并改进。
基层中心血站实验室检测硬件与人员素质等方面相对薄弱,通过本站ELISA实验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分析,ELISA试验过程影响因素较多[1],要建立能确保临床用血检测安全的实验室,就要持续改进和完善实验室工作人员、仪器设备、质量控制等软硬件的建设和管理:(1)加强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人员[2]来本站进行技术指导与业务帮扶,加强本站检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检验人员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规范操作[3],明确职责,强化考核,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实验偏差;(2)加强并完善实验室硬件建设,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校准,尽可能消除操作环节中的误差,保证加样量的准确,确保检测结果稳定。本站实验室先后更新了酶标仪、洗板机等设备并定期校准,升级了血站信息管理系统;逐步使实验室的软件硬进一步满足实验要求,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和稳定;(3)持续改进和完善实验室环境,保证稳定的温湿度等试验条件,确保实验检测结果准确、稳定;(4)建立实施符合本实验室的内质控方法,完善质控框架。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附录D要求,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采用弱阳性质控品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监控实验的稳定性;(5)降低试剂批间变异[4-5],根据实验室使用试剂的频次,科学合理定购试剂数量,尽量增大同一批号的试剂和质控品的库存量,并严格按规定的条件贮存和使用[6],工作人员还要注意试剂或质控品更换时按要求及时做好质控图框架的构建[7],确保实验的稳定,最大限度降低试剂批间差造成的系统误差;(6)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青海省临床检验中心血的室间质评,重视外部审核,认真听取审核员的意见和建议,改变惯性思维,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不足[7],以确保室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做为基层血站ELISA实验室必须按照《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等相关规范,按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求进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体系,深入开展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间质评活动[8],才能提高ELISA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水平,保证血液检测质量,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1] 李红宇,陶艳兵,汪安武,等.HIV初筛检测的室内质控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5):363-366.
[2] 刑文革,马嵘,郑怀竞.国内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的状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3):188.
[3] 王克成.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4):372.
[4] 秦龑丽,韩军民,谢云,等.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室内质控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88.
[5] 夏卫,奚华新,钱惠忠.无锡地区实验室2010年室内质控情况回顾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1):44.
[6] 周静宇,朱红芹.采供血机构全面质量管理[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25(8):530.
[7] 程玉根,梁启忠,贾红志.盐城地区血站实验室ELISA试验室内质控回顾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4,27(1):69-71.
[8] 张玲,杨茂,毛建军,等.2000~2006年乐山市中心血站ELISA实验室内质控的回顾性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2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