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5-01-04 00:20牛文学蒋明华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北京100037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3106东莞市财政局广东东莞53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济体区域资源

■牛文学 袁 鍪 蒋明华(1、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 北京100037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广东东莞 53106 3、东莞市财政局 广东东莞 53000)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很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区域间和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产业发展不协调和区域经济体内产业雷同等问题。尤其是区域内经济体在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上,大都倾向于发展经济而把环境污染外部性转嫁给其它地区或其他经济体,或倾向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的外部化。

除了宏观政策导向因素外,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部因素直接和其发展模式有关。因此,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上是区域经济内部自身发展的问题,区域内各经济体间产业的协调性决定了区域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资源禀赋

在我国,发达经济区大都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与其生产成本有着直接关系。由于早期经济快速发展往往以土地的粗放式占用作为前提与代价,当土地资源供给瓶颈出现之后,区域经济间产业矛盾也就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内产业不协调随之涌现而出。这些区域经济体目前面临的情况都与早期产业规划的错位定位有着直接关系,未能有效的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来发展自身产业,也未考虑毗邻城市的资源特点,大都把目光转向以土地为主导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二)区域内经济体政策取向

地方政府政策取向直接决定了地方产业发展特点。长期以来,由于官员考评指标较多与执政区域GDP发展有关,(覃成林等,2011)导致地方政府更加重视有利地方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而对于那些对经济有着长期影响的措施往往被忽视,最终这种短期利益导向导致了区域经济体内都倾向发展“短—平—快”产业模式,这类产业往往以资源粗放式耗费为代价。

相对于对经济有着长远收益的投资行为往往被忽视,比如:环保、教育和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交通等方面。在利益驱动以及市场不成熟的环境下,地方政府则趋向于采取进取型行为,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表现为加大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这可以从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使用两个方面得到印证。(周绍杰等,2010)地方政府间政策导向的雷同必然会带来区域经济内部产业的重复建设,在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时,区域内产业间只能选择恶性竞争,产业生存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在面对产业转型与升级这一难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停滞,最终导致更多的经济、社会矛盾。

(三)区域内各经济体产业发展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指经济社会一旦选择了某个发展模式,由于规模经济、学习路径依赖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以及既得利益约束等因素的存在,并会逐步强化,导致该发展模式很难改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路径依赖表现为制度路径依赖、企业技术路径依赖和社会资源供给依赖等。对于制度依赖和企业行为以来的研究已经相对较多,本文就不再赘述。社会资源供给依赖主要体现为当某个产业初步形成后,人力资源、土地供给、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等都会沿着该产业的需求模式来培养和形成,社会资源供给的路径依赖为该区域产业的稳定提供了保证,同时是产业变迁的重要障碍。

(四)区域内各经济体市场化程度

众所周知,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由于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以及局部利益分配问题扭曲了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市场机制对要素配置功能受到限制,影响了市场机制资源配置效率。(周绍杰等,2010)市场机制有效调整资源的最终结果将是区域经济内各个经济体选择比较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多样化,产业间错位发展最终涌现出相互依赖和协调发展的区域产业结构。同时,区域经济内各经济体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的地方保护行为越能得到有效控制,增强资源有效流动,在开放、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市场充分竞争将不允许出现过多的产业雷同现象。

(五)区域内各经济体人文环境

由于不同教育文化背景下所带来人力资源差异最终将会出现不同的人文环境,这终将影响着人们消费、生活和生产的不同理念。比如在对低碳经济环保的认可和重视程度、消费的理性化及倾向、区域内企业家经营理念都与该地人文环境有着内在联系。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往往与当地的教育状况有着直接联系,京津唐地区依托北京教育文化资源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娱乐业等现代产业结构,长江三角洲依托上海在金融、教育科技方面发展而形成高新技术与新兴服务业等都能给予证明。随着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投入和人才吸引政策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了人口素质的逐步提升,产业选择和发展面临更大的环保和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压力,这样必然也给当地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在我国确实也存在这种现象,随着经济发达地区人文环境的改变,一些落后制造业不得不转向那些教育相对落后和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的地区,而自身只能选择和当地人文环境相适应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相同人文环境诉求下的产业协调更加可行与迫切。

(六)区域内各经济体财富分配状况

根据“国民收入有效增长—消费升级—产业升级—收入再增长—消费再升级—产业协调可持续升级”内在的基本经济逻辑,区域产业间协调发展必然建立在区域产业财富分配制度的合理性,既包括区域内经济体之间财富分配模式,还包括区域内某一经济体内部的二次财富分配结构。

在区域经济体内,各个经济体财富构成及其财富分配结构直接影响到该地区消费层次,消费层次改变又直接关系到其产业健康发展。比如:在区域经济体建设低碳环保经济社会中,既要做到环保生产,更应重视环保消费,并且生产环节的环保行为最终还需要消费的认可才能实际有效。若财富分配导致消费者收入没有得到实质改变,那么必然导致消费停滞不前,这也必然导致产业长期滞留和落后,由于低级落后产业的准入门槛一般较低,势必造成市场供给过剩,恶性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失灵现象更为突出。区域经济产业协调,必然要保证产业定位在同一发展理念下,比如低碳环保产业间协调,不是某产业或产业链条上某环节做到低碳环保,而是区域内从生产到消费,各个产业都围绕低碳环保来规划和设计,蔚蓝天空、清澈河水需要区域内所有产业共同塑造。

促进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的措施

(一)增强区域内资源流动的市场化程度

区域内资源流动的市场化是区域内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区域内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有效措施主要体现在:减少区域内经济体地方保护与限制影响、开放投融资市场、完善人口流动政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等。

减少区域内经济体地方保护与限制,要明确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法规。开放投融资市场旨在盘活区域内资本,将存量资金转变为流量资本,更好通过资本流动带动产业间市场联系,发挥金融服务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人口流动政策,在区域内一定程度改革和完善人口户籍制度和人才引进政策等,使得区域内各自产业能获得相应人才资源。减少人口流动间接成本,建立有效人才交流平台,为人才供求市场化提供保障。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减少区域内经济资源流动成本,实现交通一体化、合理设置交通枢纽点并减少交通收费、增强交通枢纽辐射效应。比如在珠三角经济区,深圳拥有港口、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等交通资源优势,可发挥其交通枢纽作用建立物流辐射中心,把珠三角从制造业为主逐步协调进入结构合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以产业改造升级为依托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各个经济体应该根据当前自身产业组成及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以目前自身产业积累作为支撑,以相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作为契机,通过对现有产业改造升级来完成与域内核心城市的产业协调。比如:核心城市调整产业发展重点为现代服务业时,周边卫星城市应该为接纳核心城市未来所提供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规划的前提,并且产业设计要能为满足核心城市巨大的社会需求提供资源供给,比如:要满足核心城市环保需求、旅游需求、高质量生活用品需求以及接纳核心城市核心技术延展和投资需求等。

(三)建立有效的区域内生态产业链模式

以循环经济基本理念来设计和规划区域产业链,建立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主的物质流动经济模式,使整个区域经济变成一个区域生态园,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生态平衡发展。

根据市场失灵理论,当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时,市场机制将无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解决方法便是运用政府宏观政策来纠正外部性。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行为具有正外部效应,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行为具有负的外部效应。建立有效的区域生态产业链将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生态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都要为享有生态环境或者给生态环境造成伤害付出代价,那些为改进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将会获得收益,有机生态产业链才能协调整个区域产业布局。

(四)加强宏观政策调控的协调性

区域经济体内各政府政策协调是产业得以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当前,地方政府政策不协调现象较为普遍,比如:同一经济区内出现多个机场、多个海港,城市定位雷同等问题。政府间宏观政策协调归根结底要实现政府间利益协调,比如:在交通枢纽选择问题上,要设计有效交通枢纽点和辐射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分享机制,产业间财富分配的合理性以及二次分配的协调性,只有财富在区域经济体内尽量做到公平,社会进步才真正有效,经济质的改变才有基础保证。要让区域内经济体以整个区域经济利益为导向,必然要求政府管理者晋升体系要合理化,改变以往唯GDP是瞻的错误导向,建立以经济、社会、人文和环境等因素指标的官员绩效综合测评体系。

结论

区域经济内产业协调发展往往与区域内各经济的自然禀赋状况、市场化程度、政府政策取向、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程度、人文环境差异和财富分配状况等因素有关,并给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例如:增强区域内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建设生态产业链的理念来规划区域产业布局和增进政府间政策协调性措施。其实,在区域产业协调中,企业家作用也十分重要,由于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和性格特点都会影响其企业选择,这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猜你喜欢
经济体区域资源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