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瞿学江 宋克强
他们和土地一起被留下
□ 瞿学江 宋克强
我们在西吉县白崖乡库房村见到马庭栋老人时,他正在自家门口的田垄上拔芨芨草。老人弯下腰,一束一束使劲往外拽,不一会儿,身旁就堆积了一小捆芨芨草。“这几天下了点雨,芨芨草长高了,正好地里的土豆还不到收的时候,趁着有闲工夫,拔一些给家里扎几把笤帚。”看到我们到来,老人停下了手头的活儿,卷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马庭栋今年67岁,妻子马秀花63岁。和村里的很多老人一样,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们依旧需要下田劳作。家里的8亩地今年种了7亩玉米、l亩土豆,再过半个月就要收获了。让马庭栋发愁的是,小儿子夫妻俩因忙工作今年还是回不来,老伴因眼睛患有白内障而无法下地,所有农活只能靠他一个人完成。
“您这么大岁数了,这些活还干得动吗?”我们问。“干不动也得干啊,一天一天慢慢熬呗,总不能眼看着让庄稼倒在地里没人管,家里就靠这些过日子呢。”马庭栋说。老人除了地里的收成和每年2000多元的退耕还林补助款,政府每月还给每人发55元的养老金,加上儿子们给的一些零花钱,勉强能够维持生活,但依然需要精打细算,平时在吃穿方面根本舍不得花钱,买药看病是主要开销。老人告诉我们,常年累月过度的体力劳作让他俩落下一身的毛病,自己患有前列腺炎和胃病,老伴除了白内障,还有胃溃疡和腿疼,每月光买药就得四五百元,这对他们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
为了补贴家用,老两口利用房子临街的优势开了一间小卖铺,里面摆了数量有限的生活用品和儿童小食品,尽管这是村里唯一的小卖铺,但生意依然惨淡,用马秀花的话说“最多的时候能卖十几元钱,有时候甚至一天卖不出去一分钱的货”。“原先村里有30多户人家,这两年陆续有搬走的,加上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几乎都是老人,没人来买东西。”马秀花说。
相比于生活的艰辛,在老人看来,儿孙常年不在身边的寂寞更让他们难过。马秀花说,每年春节儿子从外地回家那几天,她和老伴特别高兴,平时一身病,此时也显得特别精神,全然不知道累。当儿子离去时,她和老伴总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汽车在山沟里消失,才转身慢慢向家里走,每当这时,她的眼泪就忍不住直往下流……
两间土坯房已经年久失修,一下雨屋顶就漏个不停,同样用土坯砌成的院墙用几根木头支撑着,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要倒下去。我们走进西吉县偏城乡北庄村马正兵家时,他正斜靠在土炕上休息,炕头柜子上摆满了各种药品,浓浓的中药味弥漫在昏暗的小屋里,由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老人无法下地走动。
今年75岁的马正兵有5个儿子,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外面工作,家里长时间就剩下他们夫妻俩。不幸的是,去年7月老伴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老人原本和小儿子在一起生活,现在因小儿子在内蒙古一处煤矿打工,无法长期在他身边服侍,便由在村里的四儿媳负责一日三餐。平常除了村里的几个老伙伴偶尔来串串门陪着聊聊天外,大多数时间里,老人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待在家里。一台仅有的老式彩色电视机因部件损坏早已成了摆设,陪伴他的只有一台更加老式的收音机,请人帮着调好收音机频率后,老人每天早晚都会打开听一听新闻,除此以外,再无任何“娱乐”活动。有时实在心里发慌,他会主动给儿子们打个电话,为了节省话费,常常将时间控制在一分钟以内。
“白天还好过,晚上可就难熬了。”马正兵老人说。由于无事可干,他常常一吃完饭就上床休息。他每年最盼的是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几个节日,儿子、孙子都会回来看望他,一大家人其乐融融,最怕的是过完节亲人们一个个走了,家里又回到长久的冷清。
收完田里的3亩小麦后,西吉县白崖乡库房村的马庆贤迎来了难得的一段空闲时间,他走到后院开始整理一大堆废旧饮料瓶,这是他花了近一年时间走乡串村收来的“战果”,交给废品收购站估计能挣l000多元。这边老伴马桂莲也没闲着,烧了一大盆热水,用搓衣板洗脏衣服。可能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每洗一件都十分费劲,等洗完晾晒好7件衣服后,老人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两位老人今年都年满70岁,儿子儿媳都去外地打工,一年回来不了几次,家里只剩下老两口和上小学五年级的孙子。前几年新盖了几间房子,不过这些房子平时大部分都锁着,只留着老两口的卧室和厨房。他们种着7亩地,养了3头牛、7只羊。
“现在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一干活就腰酸背痛,农忙时,特别想让儿子回来帮一把。”马庆贤老人说,“但是回来就没人挣钱,家里那几亩田也刨不出几个钱来,只要孩子们以后过得好,我就觉得有了盼头。”放下手里的活,马庆贤忙着到水窖里打水喂牛。老人身体还比较硬朗,田间地头的活也能干一些。他说:“最怕的是生病,病了既没有那么多钱治,更没有人照料。我们不想让孩子担心,只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孙子,孩子们就不用担心了。”
“天一黑就躺下了,看电视也就是坐着,里面演啥也不知道。”马桂莲老人说。村里没组织啥老年人的活动,家里没有说话的人,闷得慌了,他们就到村里走走转转,遇到人就说上几句。与他们相邻的都是些老人,每次聊的话题也是围着儿女转。要是谁的儿子女儿来电话说哪天要回来,周围的老人都很高兴和羡慕,大家就掐着手指头倒计时。
干枯的双手,深深的皱纹,西吉县偏城乡北庄村85岁的马德花和大多数农村老人一样,质朴、勤奋、耐劳。由于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儿媳、孙子常年在外打工,老人很早就加入了“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行列,不过最近她暂时不再“留守”。
儿子和儿媳在银川一家工地打工,半个月前儿媳突然被检查出阑尾炎,需要动手术。考虑到在县城医院住院费报销比例高,他们回到县城动了手术,一周前刚刚出院,现在在家休养。我们在马德花家看到,老人正在厨房忙着给儿媳做饭,为了增加营养,她特意从集市上花100多元买了5斤牛肉。而在平时,老人很少舍得花钱买肉。
马德花的儿子马学礼说,让老人一个人待在家里,他们也很担心发生意外,但实属无奈。2009年给儿子看病时欠下10万元的债务,为了尽快偿债,妻子也只好外出打工。母亲耳朵有点背,接电话不方便,他每隔两三天就给邻居家打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
走进马德花住的卧室,光线昏暗,屋里陈设简陋,但整洁地堆放着一些木质家具和杂物,小炕桌上摆放着两小包西药,偶尔听到老人几声咳嗽,体弱多病的她身体一直不是很好。
对于日常的生活,老人说:“年纪大了,休息也不是很好,晚睡早起。幸好有村里的姐妹照顾我,平时还能一块儿看电视,聊聊天说说话,不至于很孤单。儿子虽然不经常回来,但我能理解,还是挣钱生活要紧。”
(摘自《读者·乡土人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