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岚 刘芷君
做好油气勘探的“显微镜”
——记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地质研究院油田地质研究所
付晓岚 刘芷君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地质研究院油田地质研究所是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的科研团队,硕士以上学历占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龄31岁。这支队伍不断强化科研和生产技术能力,追求“团结向上、技术先进、市场广阔、产品优质”的油田地质研发团队目标。地质研究所主要从事油气藏地质研究工作。这项工作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所成员团结合作,用“显微镜”般的精细研究手段重构油气藏,通过对地层层组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储层数据的精准统计、沉积相背景精确分析、砂体展布规律精细认识、油气层分布特征准确总结,用三维地质建模等科技研究方法构建出精细立体的油气藏世界。在抓好科研生产的同时,积极配合地质研究院市场开发工作,严格把控质量,创造了令人满意的工作业绩,为长城公司国际化步伐走得更加坚实可靠做出了贡献。2014年,油田地质所先后获得了长城公司基层建设“标杆队”、院集团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地质研究院“先进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
油田地质所在各项科研及生产项目开展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技术难题,如研究区井控程度低、目的层埋藏深、构造较为复杂、砂体横向变化快、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油组内缺少区域性可追踪的标准层、油藏精细描述异常等,这些难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地质人员对油藏特征的深入认识。但这些科研难题从来没有难住过油田地质所,大家善于在较大的工作量中找到核心问题,将大量精力投入其中进行精细研究,对优质完成项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乍得GreatBaobab油田开发技术支持》项目开展过程中,地质所带领项目组成员在综合勘探、地质、开发、采油等专业开展了全方位立体研究,准确找到重点攻关的关键点:首先发现引起地震同相轴反射的地质原因,通过井震结合统一了两洼陷标准层,解决了P组顶界全区统一的难题;之后又将重点放在了沉积相的准确识别上,从沉积环境、岩性组合、沉积构造、粒度特征等角度统计描述,结合地震属性最终确定三个区块为重力流沉积体,再精细刻画层状边水构造岩性油藏。根据以上认识重新复算地质储量,较原方案储量增加16%,钻井证实油层钻遇率100%。该项目一次通过乍得项目公司验收,得到一致好评。
在开展大港风险合作区块的精细油藏描述工作时,针对不同区块、不同层位分别建立了不同的测井解释标准,有效识别了流体性质,提高了孔、渗、饱等地质参数的计算精度。高精度的参数在后期的地质工作中准确地控制了地质结果,最终在该区块优选并部署实施井位7口,其中板深16-42井压裂后自喷生产,最高达29t/ d,现累产油2420t;板深18-44井初期未压裂生产平均日产10t,是老井板深5-1井平均日产2t的5倍,压裂后更同比高出16t/d;板深20-46井压裂后日产28~34t,表现出更好的生产态势。
地质院扎实、精细的地质研究工作,为长城公司大港风险作业区块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提升各个项目质量及完成效率,油田地质所编制了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标准分级分解调查表,按专业特长合理配置各项目研究人员,将各项科研内容分解到人;制定了甘特图,严格控制各项科研内容的完成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在质量管理上,油田地质所加强过程控制,在每个人的工作过程中都要包含质量控制的内容,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从多角度检查工作结果,从最初的地层对比、构造特征、到后期沉积相及地质建模等阶段性任务,都会通过项目完成人PPT汇报、项目参加人旁听提议的形式,由项目负责人把控项目质量。
以上抓效率、控质量的管理理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保障了地质研究院整体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油田地质所工作成果也得到了骄人的成绩:乍得项目在2014年通过乍得项目公司验收,得到了“长城科研人员研究细致、业务精湛、积极创新,是一支值得信赖的团队”这样的评价,并获得与地质院继续签定2015年80万美元的技术支持合同;南苏丹GreaterMunga和Agordeeded两个油田的FFR项目地质模型均一次通过甲方验收;大港风险合作开发项目生产效果更是喜人,油田地质所2014年申报的科技成果《大港风险作业区塘36块、板深5-1块精细油藏描述及实施井位优选》获长城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
油田地质所重视人的发展,真心实意为员工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油田地质所结合所内项目及人员情况,划分为两个研究室,修订出了详细的油田地质研究所岗位职责,并将岗位职责与员工职业化培训结合,人才培养力争做到“教出能干的,培养全面的”。多次开展了地震解释、地质建模、开发方案编制、科技论文写作等培训、交流工作,仅2014年就组织所内专题技术交流8次,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油田地质所还积极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担当精神。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所形成了“崇尚先进,向典型看齐”的良好氛围。
地质所技术骨干张迪、于刚、程辉工作出色、外语交流能力强,承担了南苏丹GreaterMunga和Agordeed两个油田的开发方案项目。项目验收专家均是国际知名的技术专家,验收要求极高,而且全程汇报与讨论均用英语交流。他们凭借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勤奋工作,从项目里程碑检查到终期验收,准确、流利地解答评委提出的技术问题,与会专家对整个技术团队评价颇高,不断竖起了大拇指。
蔡雨、徐传龙在地质建模过程中注重与甲方的沟通,有时为了解决模拟过程中的一个参数,多次与甲方进行邮件沟通,并打电话咨询有南苏丹项目经验的专家,大大提升了模型的精度,模型一次通过验收。
年轻的朱小林在2015年春节前几天被安排参与南苏丹FNE项目的地质部分工作,由于项目要求时间紧迫,他默默退掉了提前两个月买好的回湖北老家的火车票。春节七天假期,他一直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由于春节放假,单位食堂与周围小饭店都不营业,他又是单身员工,就只能靠方便面、面包、速冻饺子等填饱肚子!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完成了该区块70余口井的地质分层工作,为下一步地震解释工作提供了时间保证。
2014年毕业的研究生滕先林也主动放弃了春节回家与父母团聚,毅然奔赴威远页岩气现场,开展水平井地质跟踪导向服务。由于初到四川,对气侯不太适应,他患上了严重的感冒。但他没有因此而耽误工作,每天早晨5点多就起床,登陆邮箱收集资料、加载数据、分析水平井钻进位置、编制跟踪图件、发送领导审核、提交页岩气项目部。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威204H2-1和威204H2-4井的优质页岩钻遇率达到100%。同时,他乐于付出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兢兢业业、勤奋刻苦、任劳任怨、勇于担当的优秀员工,才使油田地质所这支年轻的技术团队成为一支敢闯敢拼、战无不胜的地质先锋战队。
在长城公司实现国际化石油工程技术总承包商的进程中,油田地质研究所靠技术实力抢占市场、用优质服务稳定市场,凭借“显微镜”般的精细研究与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国内外石油开发的市场上冲锋陷阵。面对未来的市场需求,油田地质所全体职工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公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