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石化的前身
——抚顺炭矿制油工场

2015-01-03 02:24
石油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油厂满铁工场

谈 谈

抚顺石化的前身
——抚顺炭矿制油工场

谈 谈

民国早期抚顺炭矿古城子采炭所(露天堀)明信片

提起抚顺,有人称她为英雄之城,因为她是五十年代的全民偶像雷锋诞生的地方;有人称她为煤都,因为这里煤炭资源丰富且开发历史悠久;有人称她是清朝的发祥地,因为1616年努尔哈赤在抚顺境内的赫图阿拉称汗,拉开了大清王朝的序幕。这里还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炼油工业的奇迹——中国第一套热裂化装置、第一套常减压蒸馏装置以及第一套延迟焦化装置等关键技术都诞生于抚顺石化,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一次南极科学考察、国庆五十年大阅兵都曾使用抚顺石化的产品,因此,这里又被称为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

“抚顺”这一名字最早见于1384年,当时的明朝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建砖城一座,取名抚顺城,意为“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但是,这片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土地,在伪满统治期间,并没有因为发现丰富的页岩油资源而得到安宁,反而深陷于战火与压迫之中。可以说,日本侵略者从抚顺生产并掠走的每一滴人造石油,都是从抚顺采矿工人的血泪。

“满铁”及“抚顺炭矿”的真面目

历史耻辱柱上的河本大作

抚顺石化的前身,是“满铁抚顺炭矿制油工场”。

1904年2月,日俄战争在我国东北地区爆发。1905年3月,沙俄战败,日军从沙俄手中得到了我国东北南部的全部利益。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抚顺后,就组织了“抚顺采炭所”盗取千金寨等地的煤炭资源,史料记载,最高日产量达到1400吨。1906年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みなみまんしゅうてつどう,简称满铁),1907年4月1日正式运营,以经办铁路、开发煤矿、移民及发展畜牧业等为主要业务。“九·一八”事变后,“满铁”分别于1932、1938年将铁道附属地的行政权移交给伪满洲国,将昭和制钢所等重工业及化学工业转让给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开始集中全力开展铁路、煤矿及调查情报工作,并积极配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在此期间,作为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参与策划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的河本大作于1936年10月出任满洲炭矿理事长。他疯狂推行“人肉开采”政策,以中国人民的生命来换取日本国所急需的矿产资源,在东北大地上制造了许许多多掩埋中国劳工白骨的“万人坑”。

“满铁”名为铁路公司,实际是一个全能的殖民机构,它既兼营采矿、电力、水运、房地产,又行使行政管理和警察治安等特权,还广泛收集我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控制了我国东北三省大部分财政经济命脉,被称为“满铁王国”,是日本侵略者名符其实的一株摇钱树、一部榨油机。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总资产高达到42亿日元。日本投降之后,中国东北正式归还中国,其资产大多被苏联红军接收并拆运回国。其资产清算工作直至1957年才最后结束。

“满铁”正式开张营业的同一天,还成立了“满铁抚顺炭坑”,由日本工学博士松田武一郎任首任炭坑长,主要经营千金寨矿坑。1918年,“满铁抚顺炭坑”改称“满铁抚顺炭矿”。

抚顺炭坑事务所

《满铁附属地经营沿革全史》记载:“明治四十年(1908年)九月,关东部都督府令第六号令废除,同时,满铁有关居住者的规则发布,地方行政事务开始运行,抚顺县抚安以东的附属地区,其土木、教育、卫生和土地建筑等相关事物均由抚顺炭矿所负责……”抚顺炭矿的成立,在扩大了对抚顺煤炭资源强采的同时,也开始了对抚顺的油母页岩资源进行疯狂掠夺。

发现页岩油

抚顺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煤层的上部还伴生着丰富的油母页岩资源,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认识了油母页岩。煤和油母页岩都是人造石油工业的原料。油母页岩经干馏加工,可以生产页岩原油,再炼制成各种石油产品。

1909年开发胜利矿西大井时,在煤层上发现了一种可燃的岩石。“满铁”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初步认为是油母页岩,经试验分析确认含油率只有1%,没有开采价值。

由于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海军急需石油,便于1920年再次派人到抚顺调查油母页岩资源情况,经过对西部露天煤矿煤层上的油母页岩进行系统研究,推断油母页岩层遍布全矿区,平均厚度约135米,埋藏量54亿吨,平均含油率为5.5%。

与当时其它国家开采的油母页岩相比,抚顺油母页岩的含油率并不高。但抚顺油母页岩覆盖在煤层之上,是露天采煤的剥离层,炼油后的废页岩又是井下填充的好材料,采、炼油母页岩的成本较低,因此,抚顺油母页岩虽为贫矿,但仍有工业开采价值。

1921、1924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先后将抚顺油母页岩送到瑞典、德国、苏格兰进行干馏试验,并得到了相应的收油率,这促使他们加快了掠夺抚顺油母页岩资源的步伐。1925年10月,在抚顺炭矿化学工业所(1952年改名为石油四厂)建成日处理油母页岩10吨的内热式干馏试验炉并投入运行,一年后停止;1926年9月,建成一台日处理油母页岩40吨的干馏试验炉并投入试运,取得良好效果。至此,抚顺炭矿的油母页岩炼制初步获得成功。

维护主权的抗议斗争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奉天民族资本家王承尧和候补知县翁寿禀请开掘千山台煤田(千金寨),不久后获准,王承尧引进俄国银行资本,组织抚顺华兴利煤矿总公司开始开采煤炭工作。抚顺煤矿被日本无理侵占后,矿主王承尧于1905年12月27日以“总办千金寨煤矿事宜”,禀呈清政府商部,阐明华兴利公司与抚顺煤矿公司不是一回事情,指出“职商虽有道胜之股,主权甚严,若违华兴公司章程,立即将股退出,实与合办大不相同”,“管理矿务一切事宜,均归华商主政,向不准该银行干预”。为收回矿权,王承尧四处奔走呼喊,向清政府接连上书10多次。由于清政府软弱无能,步步退让,于1909年9月4日与日方签定了《东北三省交涉五案条款》,将抚顺煤矿让给日本经营,对王承尧经营的煤矿,只赔款二十万五千两库平银了事。王承尧在长达六年之久的交涉斗争中,表现了不畏强暴、反帝爱国精神。

清末王承尧创办华兴利公司的执照

抚顺油母页岩的发现和页岩原油炼制的成功,使日本军国主义十分兴奋,日本田中内阁在给日本天皇的《对满蒙积极政策奏章》中说:“煤油一物是我国最缺乏的要品,是立国上最重之要品……每吨利益15元而论,此抚顺之油层得52.5亿元之利源,真可谓我工业的大革命。而有益于我国的国防,产业上极为重大。按满蒙之铁及煤油既可为我所有,则我国之海陆军等一进而为金城铁壁。”

国家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的大事,当时的国民政府却被蒙在鼓里。日本军国主义者置我国国家主权于不顾,肆无忌惮地开始在中国领土上开矿建厂,疯狂地进行采掘。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仍然有中国人民开始站出来说“不”。1930年5月,抚顺县县长张克湘于1930年2月以“日矿添设页岩油工厂制取石油越出协定”为题,向当时的辽宁省政府作了报告,他说:“日人建筑油页岩工厂,试验制取军舰燃料之石油,窃以似属越出中日抚顺烟台煤矿协定范围以外,未免侵害主权,应与日矿交涉。”

时任辽宁省政府委员兼农矿厅长的刘鹤令立即作出“议案”指出:“查日人在抚顺开采煤矿原定租用契约只有煤矿,现查由煤层上面发现页岩石油矿,设备工场采掘页岩石。该日炭坑本应先呈由领事照会交涉署请开采方合矿例,乃竞先行私自采掘。不特有损国权,亦非所以整饬矿政之计,应由交涉署提出抗议,用保国权。”

但民国政府有关部门照会日本总领事,要求停止开采时,日本军国主义者竟蛮横无理地辩驳说:“抚顺页岩油工业,系石炭上层覆盖之废物榨取石油,属废物利用”等等。对此,刘鹤令再次提出:“油母页岩系产在中国领土内,日人私自采炼,无条约之根据,事先又不征求我官府同意,实属违背条约,侵害主权。”

时值“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军国主义者正准备发动全面占领我国东北三省的战争,不仅对中国政府的一再抗议和交涉不予理睬,反而扩大了对抚顺油母页岩资源的掠夺。1914年至1945年的31年里,日本侵略者从西露天矿掠夺煤炭8651万吨、油母页岩7810万吨。他们前后共奴役矿工近百万人,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矿工死于各种恶性事故。仅1931年大山坑西二道煤炭发火事故就造成3000多名矿工遇难。“一把尸骨扔关外,悔不该来到千金寨”这句民谣,就深刻反映了当时矿工的悲惨生活。

当时的抚顺煤矿露天矿工作场面

抚顺炭矿明令片

在残酷的剥削和压榨面前,勇敢无畏的矿工们毫不畏惧地一次次奋起反抗。1917年,由于日军强迫古城子居民搬迁,700多名矿工持械与日军进行了浴血搏斗;1918年杨柏堡6000多名工人为增加工资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1920年,大山坑1000余名工人在强烈镇压下仍然坚持罢工至日军妥协;1923年,东乡采炭所1400余名工人进行罢工反对减少工资;抗日英雄杨靖宇、林仲丹也多次领导矿工进行斗争。这些英雄事迹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抵御外辱的精神。

西、东制油厂

1926年10月26日,日本政府批准建立“抚顺炭矿制油工场”(亦称抚顺炭矿制油厂),正式拉开了掠夺抚顺油母页岩资源的序幕。

1928年1月,决定建设干馏工厂,地点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七大的人工挖掘的西露天矿北侧。干馏工厂原名制油厂,1939年设东制油厂建设事务所后,改名为西制油厂,是石油一厂的前身。在日本军国主义统治时期,工业经济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西制油厂从油母页岩的干馏试验到工厂的建设和生产,都受到海军的支持,并直接为海军服务。西制油厂初建时,着重生产重柴油,以供作坦克和军舰的燃料。

西制油厂从1928年开始建设,1930年投产,1933年进行扩大处理能力的改造,1936年开始建设西部第二工场。共建成破碎工场、干馏工场、硫铵工场、柴油工场、石蜡工场、汽油工场、润滑油工场、硫酸工场、锅炉工场、机械工场等11个工场,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人造石油工厂。

随着工场规模的扩大,日本军国主义逐步增强了掠夺中国页岩油的能力,西制油厂1930年建成投产,当年生产页岩原油5.8万吨,1933年达到9.1万吨。单炉日处理能力由50吨扩大到100吨后,1937年页岩原油产量达到14.1万吨。西部第二干馏工场建成投产后,1941年页岩原油产量为22万吨,最高年产量是1942年,产量达到25.8万吨。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不断扩大侵略战争,急需大量的液体燃料,开始千方百计扩大石油产品生产。日本海军部指使“满铁”抚顺炭矿对抚顺煤层东部区域(即东露天矿)内油母页岩的储量进行勘察后,于1939年提出了开发东露天矿,建设东制油厂(石油二厂前身)的计划。1939年4月,东制油厂建设事务所成立。1939年底完成了页岩干馏和动力锅炉的设计,1942年完成了页岩破碎、蒸馏、石蜡、硫铵等装置的设计。在施工建设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对外继续扩大侵略战争,建厂资金和材料严重缺乏,工期一再拖延,只有部分装置进行了试运行。到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投降时,润滑油装置完成80%,蒸馏装置完成50%,其余的装置厂房、设备均残缺不全。

另外,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利用抚顺油母页岩生产页岩原油的同时,还以抚顺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原料搞煤炼油工业。1936年6月,日本德山海军燃料厂、日本海军和“满铁”共同制定了石炭液化厂的建厂计划。同年8月4日在抚顺炭矿设立石炭液化工厂建设事务所,当时称为石炭液化场(也称人造石油工场,即石油三厂前身),计划年产轻油(高级的军用航空汽油)2万吨。技术上采用德国柏臼斯煤高压加氢液化法,将经过粉碎的煤粉与煤焦油混合成糊状,在反应器内与氢气混合,利用铁催化剂,在1961.33万帕斯卡及400~500℃温度条件下,煤和焦油液相加氢而生成与天然石油相当的人造石油。到1938年底,大部分建设项目基本完成。1939年5月开始投料试运,到7月得到液相生成油(即一段加氢生成油),生产出了相当于天然原油的人造石油。1943年11月1日,石炭液化厂与抚顺炭矿分离,合并于“四平满洲石油株式会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无条件投降,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抚顺并接管了抚顺炭矿。1946年3 月,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的战略决策,有计划地撤离抚顺。4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抚顺炭矿及所属厂矿企业,并将抚顺炭矿改名为抚顺矿务局。人造石油厂改名为抚顺化工总厂二化分厂(又称第二化学厂)。

1948年10月31日抚顺解放,解放军重新接管矿务局,至此,石油一、二、三厂才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抚顺石化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工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950年4月,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石油工业会议上,确定了“石油工业要天然油与人造油并重”的建设方针,并对石油一、二、三厂恢复生产,从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极大支持。5月,第二化学厂改名为抚顺人造石油厂。

1952年9月27日,西制油厂、东制油厂、人造石油厂隶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石油工业管理局,并将西制油厂改名为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石油管理局第一厂、东制油厂改名为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石油管理局第二厂、人造石油厂改名为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石油管理局第三厂。

此后,石油一、二、三厂先后划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石油工业部等部门管理,为新中国的石油炼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1年开始,大庆原油加工正式纳入国家计划,从此抚顺石油工业由炼制页岩原油进入加工天然原油的新时期。

1963年9月,在石油三厂建设的我国第一套半工业化铂重整——芳烃抽提联合装置建成投产;11月5日,我国第一套年处理能力60万吨的Ⅳ型催化裂化装置在石油二厂开工建设;12月6日,我国第一套年处理能力30万吨的延迟焦化装置(南焦化装置)在石油二厂动工兴建;1965年5月5日,我国第一套年处理能力60万吨的Ⅳ型催化裂化装置在石油二厂建成,一次投产成功……

1982年3月17日,抚顺石油工业总公司成立,统一管理抚顺石油一、二、三厂。1983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抚顺石油工业总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由辽宁省移交给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4年1月1日,抚顺石油工业总公司改名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工公司,各厂厂名也同时改为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石油一、二、三厂和抚顺石油化工公司化学纤维厂,至此,中国抚顺石化以全新的面貌开始了征程。

参考资料:《满铁附属地经营沿革全史》《抚顺石油一厂志》《抚顺石油工业志》《中国煤炭志辽宁卷》《抚顺石油三厂志》《石油三厂科技志》《抚顺七千年》《抚顺碳矿的早期历程》《抚顺古露天矿志》《抚顺市制油厂的成长》等。

猜你喜欢
油厂满铁工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铁研究述评
豆粕备货力度或将大打折扣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手艺网+手艺工场
做企业的“技术合伙人”——访联创工场CEO及创始人刘猷韬
联想打印工场体验分享
国内花生市场行情稳中趋涨
国产大豆难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