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省政协“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月协商座谈会记述

2015-01-03 06:27王行宾
协商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群众服务

◎本刊记者 王行宾

“到2020 年实现小康社会,而文化在此体系中所占权重不会比其他方面低。”10 月16 日,在省政协“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月协商座谈会上,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如是说,并用一句“穷得只剩钱,是精神空虚”强调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省上下要切实占领文化阵地,填补这种“精神空虚”。此次座谈会,梳理出了目前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持续有效取得新业绩

公共文化事关人心向背。近年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是群众强烈的心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渠道。通过公共文化服务陶冶情操、增进和谐,已成为各界共识。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文化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2007年,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方针。2012年文化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也提出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则是这一方针政策的拓展和深化。

近年来,我省也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新局面。近期,省委常委会议原则通过了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工作作出了详细部署。全省目前共有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204个,公共图书馆157个,公共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05个,公共美术馆6个,乡镇文化站(含街道文化中心)2322个。一批高标准的公共文化设施按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以省、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为龙头、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为骨干、以农村文化大院和城市社区文化室及城乡文化广场为枢纽的省、市、县(区)、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初步完成了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实现了省、市图书馆的互联互通,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基础上,持续深化公共文化体制改革,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及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积极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向户户通深化,截至目前共完成46893个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解决了530.3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21%和98.26%。电影公共服务加快升级,目前全省农村数字电影行政村覆盖率已达到100%,全省共有县级城市数字影院276家,银幕1307块,座位167878个。另外,农家书屋监管得到加强,全民阅读蓬勃开展。

财政支持方面,2012~2014年,全省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达到69.63亿元、80.78亿元和91.16亿元,年均增长14.42%。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文化事业,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

创新机制手段 开拓新路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公共文化发展动力之所在。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当前,伴随着文化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人民群众的文化接受习惯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品的供给剧目陈旧,精品力作匮乏,多样化文化供给不足,缺乏吸引力;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台下观(听)众没有台上演员(服务人员)多的现象。加之基层公共文化活动数量稀少、内容单一,相当一部分文化活动仍停留在“跳方拔河扭秧歌,龙灯旱船放烟火”上,与群众期待的文化需求存在差距。虽然各级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采取“送”文化的形式,提升了送戏下乡、送科技下乡的力度,但这种送“水过地皮干”。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错位,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日渐淡漠,部分群众甚而滋生了浓厚的文化虚无主义和泛娱乐化,情趣低下的陈规陋习、封建迷信等大有抬头之势。

“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在清醒了解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创新供给手段,夯实公共文化服务贴近群众需求的‘适用性’,切实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中的主观倾向和陈旧思维。”省文化馆研究员、省群艺馆原副馆长李道畅为此建议,一是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超市化设置、订单式采购、网络化定制、自助式配送、互助式运营、群众受益”的机制,从以政府计划为导向的“自上而下”产品定销,转变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自下而上”以需定产;形成文化项目“群众点单、政府端菜”的局面。二是不仅要送文化,更注重“种”文化。在农村“种”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种子,培育农村文化人才,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三是打造全省公共文化品牌,如品牌文化广场、示范性文艺团队、特色文化村等,进而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与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目标、需求结构不对称现象,最大限度地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末梢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实际、文化需求意愿紧密相连。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完成的,但政府是有限的,财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也无法满足体量日趋庞大的多元文化需求,必需撬动社会力量来生产和供给,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实践证明,哪里有一支阵容宏大、业务过硬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哪里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做得好。”李道畅说,“必须创新投入机制,以调动各阶层人士、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他同时建议,要积极改进财政投入方式方法,打破体制界限,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对社会文化、民办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志愿者的支持力度,在广场文化活动、特色文化活动、资金扶持、队伍培训、民间文化能人培育等各方面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努力形成多元互补、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格局。

省政协常委、市级政协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新增也强调要用创新思维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他说,首先,要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广泛开展送图书、送戏曲、送电影、送书画、送科普、送展演等服务项目到村入户活动。以城乡图书馆建设和农家书屋建设为例,可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通过整合城乡图书资源,全面提升农家书屋水平。其次,要构建公共文化的城乡帮扶机制。通过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的形式来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并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帮扶常态化。

李新增说:“从调研情况看,资金问题、人才问题、场地问题是当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市县反映的一个共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方面找出路,完善投融资及人才培养、选配机制。”他进一步指出,解决“钱”的问题要放宽“准入门槛”,明确民间文化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捐赠激励机制、税收优惠政策、公共服务基金体系,通过减免税、财政补贴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方式,鼓励民间文化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解决“人”的问题,要坚持培训、使用并重,通过培训、招聘、下派、兼职、志愿者等广开聚人渠道,特别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解决场地问题,要多措并举,通过专建、购买、租赁、共建、借用等为群众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

河南日报文体新闻部主任张鲜明则建议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以市场机制和手段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的主要实现方式。而近年来在一些图书馆、文化馆出现的‘服务外包’就属此类。”张鲜明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末端,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的形式建设并稳定这支队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省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秘书长朱彤晖则建议扩大群众参与度,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中,应该发挥群众的作用,动员他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具体工作中,应更多与群众进行互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效果,避免高姿态、硬态度的强势行为。”朱彤晖说,“同时,创新方式,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如将传统的政府部门提供,适度转换为政府向文化团体采购,然后向基层免费提供。甚至是本地采购,本地供给,激发农村公共文化供需双方的活力,提供更加符合农民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

接入“互联网+”增添新活力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互联网+”如空气般浸入各行各业,也为其注入了发展的动力。在省政协常委、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看来,引入“互联网+”,可以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他认为,“互联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修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的根本性保障。建设“文化河南”云平台,推进数字化建设,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内容数字化滞后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通过培育“互联网+”公共文化创客人才,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问题。

“在未来的文化竞争中,数字化平台建设是制胜关键。”李庚香建议,要加快“文化河南”云平台建设,坚持宽带通路,统一平台,各自终端,通过集中构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数据服务平台和信息惠民服务平台,形成开放共享的全省数据平台体系,将全省各种文化资源打包上“云”,打造网上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超市,推动形成资源配置优化、百姓点单选菜、供需无缝对接、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加快建设数字农家书屋以及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科技馆等,让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产品数字化,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产品数据库,支持和推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在乡镇、村的推广和使用,让群众在“云端”上尽享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筑牢硬件,创新和完善软件。”李庚香说,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不断优化“互联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制度环境,抓好社会参与机制建设;要把公共文化服务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纳入《河南省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并建立网上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抓好评价工作机制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李庚香认为,培育“互联网+”公共文化创客人才,激活“互联网+”公共文化众创空间,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质量的关键之举。他建议,要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营造良好的创客人才的教育、涌现环境,创新和完善支持机制,大力打造以郑州为核心,辐射全省其他区域,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赋予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产品新生命,使公共文化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更能深入人心,使河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出彩。

张鲜明发言时也指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是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手段的重要内容。他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具有数字资源提供能力和远程服务能力,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前,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化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如今,数字化服务环境改变了传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外在形象、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吸引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参与的重要手段。

因此,张鲜明认为,加强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协调发展,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整合分散在不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软硬件资源,建设区域性统一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工程的融合发展,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这是目前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建立考评机制 增强新动力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第三方评估是本届政府创新管理方式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外部监督,更好推动国务院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在当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不是应该不应该和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和如何进行评估的问题。在上海等一些省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第三方评估已经开展了多年,从实际效果看,确实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省社科院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绍先强烈建议我省也应及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第三方评估,尽快出台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办法。

他认为,可以委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依据国家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标准和建设意见,结合河南实际,按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从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等方面,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会同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适时对河南省各地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开展评估。也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公开招标,聘请有经验有实力的科研单位提供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模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依据。

鉴于我省目前尚无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公司这一特殊情况,卫绍先建议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发挥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凝聚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学者的智慧,及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第三方评估。

卫绍先特别指出,第三方评估结果不能仅供参考,更不能做做样子、束之高阁,而应加以合理运用。一是要运用到党委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规划、宏观决策和绩效管理之中,二要运用到市县区及乡镇干部绩效管理和考核之中,三要运用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督促检查和评优之中,四要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检查评比之中。

李新增也建议,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评机制,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分管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他说,对公共文化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数量和质量、群众满意度等定期进行考核,促进服务单位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要逐步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把群众满意度放在评估的重要位置,加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督力度。

李道畅说:“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创建高效的工作机制。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机制存在知行不一、区域壁垒、坐而论道、效能不高等问题,亟待优化。”他建议参照国家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标体系,以“利用率、参与率、满意率和导向性”为主要内容,制定以绩效为核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考核相符合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程序,把公共文化建设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统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评实施中,要突破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的文化工作理念,惩戒落后,奖励先进,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发展。

听取大家发言后,副省长张广智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在抓好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按照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强化保障措施,整合部门力量,提升服务效能,使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发展成果。

抓住新机遇 找准履职点

省政协副主席史济春在最后讲话时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今年,省政协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体现了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原则,符合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省委对文明河南建设的要求。

史济春要求,要提升认识,增强思想自觉性。从实现民族复兴上来讲,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关系到民族精神、国家长治久安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更离不开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促进民生改善上来讲,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通过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能够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扩大就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群众生活更加有质量、有品位,切实提高我国文化民生水平。从推动经济发展上来讲,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因此,要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发挥优势,履职尽责。

史济春要求,要明确方向,找准履职着力点。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自觉把助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认真思考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认真协商,通过多种履职形式建言献策、聚智出力。要围绕推进重点任务,提出有见地、有价值、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围绕完善工作机制开展调研、协商,促进形成上下纵横、协作配合、科学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围绕落实《实施意见》履职尽责,切实发挥好民主监督作用。围绕促进服务均等多办实事协助有关部门改善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群众服务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