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慧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大数据就是对传统数据库进行处理的数据,使其把数据变得更广泛、更详细、更能满足人们对数据的需求量的信息资产。其特点是,数据体量大、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目前IT架构受大数据的特点和理念影响将发生重大改变,与大数据分析在数据对象、运用技术、价值去向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图书馆必将在这一大时代产生巨大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也面临诸多的挑战。所有信息资源都是通过硬件的系统来完成对信息数据的存储和运算的功能性,所以,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把原有的硬件系统更新为最新的系统,这样可以满足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更好的实现信息服务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者除了能在学校、家庭中获得知识,还可以在各个图书馆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大数据时代不仅仅可以对图书馆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收集并总结,还可以对学习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合,分析出用户的信息和阅读的频率,来确定哪些资料被用户认可,这样就可以建立起数据库,以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分析与整合。
在大数据的时代下,图书馆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图书馆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的同时在服务上也应该改革与创新,以此来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
图书馆大量不同来源、相异结构的信息资源和建立在不同平台之上的信息服务,使得读者获取信息极为不便,致使更多的读者转而使用搜索引擎解决自己的需求,因而构建一个能为读者提供实时、动态、便捷、高效的网络信息资源智能化服务系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主要包括用户行为的智能化分析、智能化的网站、智能化信息采集及推送。
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应向数据分析、挖掘和共享方面发展,利用云存储、云服务实现图书馆数据服务及存储模式的延伸。图书馆不仅资源较多,数据类型更多,一方面应该关注非结构性数据的深度分析,另一方面更应该利用好现有的海量结构化数据,进行进一步的信息挖掘、信息扩充、信息服务,形成图书信息行业独特的大数据服务。图书馆借助如淘宝、微博、微信等有可能产生读者用户信息的网络设计工具,通过这些网络工具实现数据的挖掘共享,进而分析数据规律挖掘出数据的潜在价值,以便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开放和数据共享给读者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图书馆的数据安全带来了挑战。图书馆大数据中包含的大量用户隐私、商业情报,一旦遭到攻击或破坏,不仅会给图书馆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一方面,图书馆作为数据的守护者,要保护用户个人数据和其他信息数据安全。另一方面,要引进或研发大数据安全技术,防范他人恶意入侵盗取或破坏数据,规范数据开放流程和接口,保障图书馆大数据资源的有序、安全和开放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图书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要探索新的服务体系,转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一方面改变传统图书馆用户主动寻求服务的模式,增强图书馆馆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的理念,减少读者对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种种限制。所以,要加强和完善图书馆的组织管理机制,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及服务体系的建设。让馆员与读者都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图书馆服务所带来的众多方便以及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并最终能实现传统图书馆向数据化图书馆的职能转变。
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队伍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大数据的处理水平,而且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地学习与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图书馆馆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既要了解所服务的用户学科背景,还要了解图书馆的相关服务知识,更要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各个层面,能够为用户提供与大数据时代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创新性、个性化、移动化、智能化的服务。这都需要对图书馆馆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馆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当前图书馆所面对的大多数读者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一种或多种的信息检索方法,并且大多数人有一种以上的数字资源获取渠道。因此必须通过创新服务,利用大数据体系内诸如知识图谱、知识地图、知识可视化、知识推送等新技术、新服务,来满足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