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伟东 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070)
近代企业制度研究包括三个视角:第一,着眼宏观,着重探讨整个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制度的变迁问题,是一种整体性考察;第二,相对中观,更多地侧重对近代企业发展中某种具体企业制度形态加以考察。第三,侧重微观,结合具体企业成长案例,对企业实践中的微观制度安排加以说明,往往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第一种视角较为系统地阐释我国近代企业制度“是什么”及其演进路径,第二种视角将具体企业制度类型作为考察对象,刻画我国近代企业制度不同形态的历史事实,第三种视角将企业制度细节和企业实践杂糅考量,表现为对近代企业活动的一种历史叙述。本文梳理近年来有关近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的著作,对该领域加以简单回顾。
企业史学者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发展历史对企业制度加以思考。沈祖炜认为企业制度包括企业资产的生成,企业权益的组织和企业的经营三个层面,其中企业资产的生成即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资金的筹措方式,这往往成为企业制度的基础。企业权益的组织是指权力和利益的分割区处关系,这是企业运作的基本格局。企业的经营既是技术层面的微观经济运行方式,也是文化层面的企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所体现的企业精神(沈祖炜,1999)。王处辉(2001)提出“企业制度的普遍性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它是一种法人制度。第二,它是一种资本社会化的制度。第三,它通过多企业联合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组织方式,以实现代替市场的一种更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第四,它有通过内部分工及内部专业化构成的科学管理。”其在对近代企业组织形态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加以论述过程中,提出制度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载体问题,他认为“这个载体就是经济组织,是经济组织作为制度与市场的媒介或作为制度的载体,使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功能”。其利用制度分析了近代企业组织的形态问题。
对于企业制度的演进,沈祖炜(1999)认为近代中国企业制度演变不是沿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制的轨道按部就班的进行,而是三轨并进。第一,传统商业和手工业组织继续存在,其组织形式由传统的业主制、合伙制向股份制演进;第二,近代中国也存在直接引进西方股份制企业制度,并且发展出了企业公司和企业集团等企业组织形式;第三,从洋务运动到民国政府主导的企业组织形式,甚至发展出国家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形态。
朱荫贵(2006)通过具体分析近代中国企业的“官利”制度及其独特的融资方式,提出中国近代在从西方引进股份制等先进企业制度的同时,也继承中国社会固有的有形和无形的经济制度,近代中国企业制度是一种中西结合的企业制度形式,而且这种企业制度形式一直贯穿近代企业发展始终。这种制度特点是中国近代传统的市场环境和不良的制度法律环境造成的,也是一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被动适应。
稽尚洲(2010)试图系统概括近代企业制度的演进脉络,认为中国近代由于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分化,既有直接来自海外的公司制度形式,也有传统的独资制和合伙制企业,但大部分的公司制企业实际上是西方企业制度与中国政府本位或家族本位思想相结合的混合体。
施正康(2006)从近代时人对公司制度的认识角度说明,西方公司制度输入中国,逐渐被时人接纳并得以推广,并非全盘接受,而是对这一企业制度加入中国传统经济因素的一种特有形式,强调了中国传统经济的力量。
王玉茹(2006)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通过比较的方法指出中日两国企业制度的异同,并给出这种异同存在的市场环境因素,其中突出的制度因素是私有制和私有产权的属性,以及认定其确立的界标是关键。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近代中国企业制度具有特殊性,学者们已经达成共识,这种特殊性表现为由引进的西方企业制度与本土商业传统和特殊制度环境相结合而生成的中国近代企业制度。作为后发国家,我国比较容易接收西方先进的制度形态,同时我国传统的制度形态与制度环境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就形成了西方企业制度与中国传统企业制度的互动、杂糅,生成近代中国特殊的制度形式这一历史特点。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开埠之初,随着外国在华企业的进入,公司制度也很早就被引入我国,但是其发展受到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本土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对于近代公司制度总体情况研究最见功力的应属张忠民先生,其代表作《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一书完整考察了公司企业制度的演进过程,对近代公司的形态和类型有详细的划分和阐述,兼及公司治理的有关内容。该书指出,近代公司制度的演进以及演进内容同世界各国公司制度发展演变的进程基本一致。由于公司制度不是前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在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外来传入而形成的,因此近代中国公司制度具有外生性和内延性的双重特征。
李玉教授的两部著作非常有力地阐述近代公司制度的发展脉络,其中《晚清公司制度建设研究》着重考察晚清的企业制度特点,集中讨论洋务企业采取的各种企业制度形式,重点研究了洋务公司的情况,避免了传统研究较多的遵循官办、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等对晚清企业研究的传统思路。
1.股份公司制度研究。股份公司制度是公司制度的重要类型,被公认为最典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近代的股份公司制度研究自然吸引了很多学者,朱荫贵先生在《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一书中指出了近代我国股份制企业在类型、资金运行、经营管理、外部关系的一系列特殊性,对研究近代我国企业生存的特殊国情,以及造成的诸多特殊制度细节都有很大帮助。
1996年《旧中国的股份制(1868-1949)》出版,将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的一些有关近代中国股份公司的历史资料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方便,内容包括了近代代表性股份公司形成过程及其细节,也包括国家对股份公司鼓励与管制的政策内容。王处辉也从企业组织形态变迁的角度对中国近代股份公司制度进行了考察。邹进文(2004)和王玉茹(2010)还注意到近代股份公司制度背后的中国特点,他们认为这个特点集中体现在家族因素,认为这种外观具备股份公司特征的企业背后具有相当浓厚的家族控制和治理的特征。
2.公司治理问题。杨在军《晚清公司与公司治理》一书将清末公司划分为特许公司和准则公司两种类型,给出了晚清公司制度演进的真实过程,并说明公司制度发展成为准则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且通过比较两种类型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治理实践,认为准则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现代性和优越性。
张忠民也对近代公司治理结构演进进行了研究。他对近代公司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阶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加以考察。张忠民将《公司律》颁布之后的公司治理结构分为股东与股东会制度、董事会与董事会制度、委托代理制下职业经理阶层三个方面单独进行研究,对三者在公司治理中地位的演变作了描述,并且将公司治理定义为上述三种主体间委托、代理和契约关系,到目前为止张忠民对近代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较为深入。
高新伟(2009)主要对近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运行情况加以研究,并对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情况之间的差异加以说明。认为近代公司引入现代治理的成果有限,最后作者将这种结果归因为近代中国普遍的社会资本缺失,认为是中国文化传统导致普遍信任的价值观没有形成,因此国家治理模式和泛家族主义的企业治理成为典型治理模式。
耶鲁大学格兹曼的《中国公司治理的历史:国家资助、公司法律和控制问题》考察了清末到20世纪早期的中国公司发展历程以及所有权与控制权关系。认为这一时期企业所处特殊的政治和法律背景下,中国公司企业权益的控制与多数股份之间的出现背离,反而与管理层控制密切相关,而且公司法的效果也并不显著,作者将这一现象一方面归因为一种文化上的原因,即关系网络和信任在中国公司企业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是股份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因,而是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公司努力的结果。
陈凌等(2011)在系统考察中国家族企业过程中对近代家族企业加以分析,将近代家族企业纳入到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整个脉络中加以考察。并且以荣家为案例分析了家族企业治理和家族企业传承等家族企业制度的重要问题。
潘必胜(2009)利用整理的近代家族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数据,考察了近代家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所有权结构及控制权的关系。说明了近代民营企业,为了保护所有权,而通过家族制强化对企业的控制,说明中国家族企业难以摆脱私人保护所有权与吸收外部资本的困境。同时该书的另一贡献在于强调了家庭伦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比如企业规模、控制权争夺与家族成员的关系问题;家族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数量空间分布与家庭成员矛盾的关系,中国文化中的分家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都为近代家族企业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杨在军(2011)首先对家族企业系统的、整体的研究弥补了此前家族企业史研究普遍断代、零散的问题;其次,从家族制度与家族企业互动关系的视角,将家族制度与家族企业理解为动态的概念,值得学界借鉴;再次,从理论与实践出发,验证了家族企业的长期普遍性,这有助于减少对家族企业历史地位的争议,加强了理论界对家族企业的重视;最后,通过对大量的近代家族企业案例的历史考察,消除了家族企业传承理论与现实的错位。
以往近代企业制度的考察较少引入家族视角,因为近代企业中私人资本企业发展的历程较短,并未涉及家族企业代际更替等重要的家族企业研究的理论领域,加之近代企业发展中,国家力量主导的企业和外国在华企业的广泛存在,降低了私人资本企业的地位,所以家族视角的企业史研究仍比较薄弱。但家族企业特征的企业制度和具体实践却广泛地被采用,涌现出著名的近代家族企业,因此家族视角的近代企业研究也是需要大力发掘的一个重要领域。
1.晚清国家主导的企业制度。兴办近代企业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洋务企业的出现是富国强民的一种国家层面上的努力,为我国现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学者们已经达成共识。海外学者费维恺认为“官督商办体制实质上是对传统的制度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妥协。”“官督商办工业……预示了一种工业组织的模式”,费维恺还将其与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官僚资本主义”建立起联系。另一位海外学者陈锦江也指出官督商办模式在官商博弈的过程中,商办退出,最终变成官办的结局。比较系统地对官督商办企业制度形式进行研究的是罗肇前的《晚清官督商办研究》,这部著作提出了官督商办企业的“李鸿章模式”(商股商办加上官督)和“张之洞模式”(加入官股已落实对商办的官督权)。
早期国内学者对官督商办公司制度较多地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近年来,学者们从实证的角度对官督商办制度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对官督商办制度的认识趋向于利弊共生,认识到其对早期公司产生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官督商办是早期中国公司的必然选择,它是对西方典型股份公司形式的一种不彻底的模仿,但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是符合近代企业发展实际的。这一个阶段的企业制度是在晚清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国家力量结合传统经济管制模式,与现代西方企业制度结合的产物,晚清企业制度的本土特征强烈,既受西方影响也有传统经济烙印。
2.民国时期的国有大公司。国有经济力量在抗战过程中及抗战结束后迅速壮大,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模式快速形成。根据卞历南的分析,从19世纪60-90年代到20世纪30-40年代,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清政府到国民党政府受战争影响而形成的经济思想模型,也就是国营企业政策。他认为到国民党时期的国营企业已“官僚治理结构,具有鲜明特征的管理与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提供社会服务与福利”(卞历南,2011)。这些特征成为中国国营企业制度的典型特点,而相应的这种政策对中国后来经济影响深远,在其著作中对国营企业的治理和激励,企业社会服务功能等加以详尽的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张忠民和朱婷(2007)比较系统地考察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有企业,张忠民还引进了国有股减持概念,对战后南京政府国家举办企业政策进行了专题研究,讨论了国民政府时期国有经济政策的调整,认为这种调整不彻底,且受环境不稳定因素影响而被迫中断,其还对近代公司发展过程中国有公司及国有控股、参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描述。
近代企业制度是近代企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学者10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涉及近代企业制度的各个领域,客观描述近代企业制度,解释了近代企业制度的历史真实面貌。张忠民(2002)认为:“近代中国企业制度研究出现了理论研究的力求规范化,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具体化、特色化和现实化,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视角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第一,以往的近代企业制度研究以局部的研究为主,体现在对某种企业制度形式的研究,比如对公司制度、工厂制度的研究;某个地域企业的研究,比如对上海地区企业制度的研究;某个时段企业制度状况的研究,比如晚清企业制度情况的研究等;某个企业的制度研究,比如招商局企业制度的研究等。我们发现由于没有更有效的理论线索和逻辑联系来贯穿近代企业制度演化的脉络,近代企业制度的研究缺乏一种总体的概括和阐释,因此以后的研究应该着眼弥补这个缺憾展开研究设计。
第二,以往的近代企业制度研究,侧重在制度的发掘、刻画、梳理上,主要成果利用充分的史料对制度进行了较为清晰的阐释,历史叙述详尽完整。但是利用制度分析方法的理论分析还存欠缺,大都以企业制度研究视为一种历史叙事,而不是分析框架,要求以后的研究在阐述制度现象的同时,通过制度分析工具考察背后的原因,通过多因素博弈分析,考察近代企业演化的动态过程。
第三,以往制度角度研究企业史的一个缺陷,就是对制度的表层含义的关注超出了制度内在含义的关注,对于正式制度的关注大于非正式制度的关注。而事实上,近代运用非正式制度(传统的制度规范)的企业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或者说在影响着企业的现代转型;另外,对制度的绩效考察比较薄弱,近代企业制度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企业从制度的创新上又带来了多大的好处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近代的企业制度的引进成功还是失败值得探讨。
概括地说以往的研究存在这样的一些特点:准确性强,概括性差;史料分散、时段割裂、个案为主,系统性薄弱。本文作者认同张忠民先生对未来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研究趋势的判断,即需要“对概念和范畴的理论界定;制度演进和变迁的不同阶段、不同内涵的比较研究;在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形成、演进过程中,客观看待西方引进制度于中国本土传统商业制度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学者们的努力,加强企业发展研究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进一步重视企业史对企业理论的验证作用。
1.沈祖炜.近代中国企业:制度和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王处辉.中国近代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朱荫贵.论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中制度的中西结合[J].张忠民,陆兴龙.企业发展中的制度变迁.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6
4.嵇尚洲.中国企业制度变迁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5.施正康.近代中国对公司制度的认知及实践结果[J].张忠民,陆兴龙.企业发展中的制度变迁.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6
6.王玉茹.中日近代股份公司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比较[A].张忠民,陆兴龙.企业发展中的制度变迁.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6
7.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8.邹进文.论中国近代民营股份企业的家族特色[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9.王玉茹,赵劲松.亲族关系与近代企业组织形式— 交易费用解释框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3)
10.高新伟.中国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 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1.(加)莫克.公司治理的历史 从家族企业集团到职业经理人[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1
12.陈凌,李新春,储小平.中国家族企业的社会角色:过去,现在和未来[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3.潘必胜.中国的家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1895-195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4.杨在军.论家族制度与家族企业的互动关系[M].人民出版社,2011
15.费维恺,虞和平译.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和官督商办企业(1844-1916)[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6.陈锦江,王笛,张箭译.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7.罗肇前.晚清官督商办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18.卞历南.制度变迁的逻辑:中国现代国营企业制度之形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9.张忠民,朱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有企业(1927-1949)[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0.张忠民.略论战后南京政府国有企业的国有股份减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4)
21.张忠民.关注前沿,回应挑战,在比较中迈向经济史研究的国际化[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