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2015-01-03 14:29呼倩如陆燕燕葛旺耿冯潇冉
北方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犯罪儿童农村

呼倩如,陆燕燕,葛旺耿,高 风,冯潇冉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

论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呼倩如,陆燕燕,葛旺耿,高 风,冯潇冉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

当今进城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日益的增加,留守儿童犯罪的现象开始浮出水面,面对这一日渐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应从法律和教育的角度出发,从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和受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监测和预防犯罪。

留守儿童;犯罪;法律

近年来,由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成了缺乏父母关爱和照顾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学业、生活、心理、亲情、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加之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从而比一般的儿童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社会对此尚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面对众多因素对留守儿童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明确分析、积极引导,无疑是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及其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城市儿童亦可称为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调查显示(同下),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报告指出,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发展的极端,有的孩子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也有的孩子变得异常坚强和勇敢。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二、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中的因素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是留守儿童犯罪的首要因素。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均在外地工作,不能亲子教育抚养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少了父母的言传身授,孩子品行的培养变得困难,加之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亲友在照看留守儿童时,往往采取宠溺、打骂等错误方式,溺爱会造成留守儿童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甚至不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很容易行为失控;打骂则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感染和坏人的引诱,走上叛逆违法犯罪的歧路。现在又很多家长在假期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但是由于自己的工作问题,还是没有时间教育孩子。而且,隔代教育也带来了重重问题。一方面,老人年老体弱,往往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而忽视了关心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有的老人对留守儿童过分溺爱,甚至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这就导致孩子的教育方面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老人同留守儿童在观念上有巨大的差距,不能与孩子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更难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什么问题。另一方面,老人的文化程度大多较低,不能帮助儿童合理地安排学习计划,不能辅导他们的功课,而且缺少有效的监督,使得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大多都不太理想。

(二)学校教育中的因素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以分数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机制,把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使得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又经常违纪的学生,更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管。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推进,学校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各学校、基层教育部门制订的考核细则中不难发现,无论从多少个指标中来考核教师,最终拉开教师之间分数的还是班级学生们的考分。

不合适的言辞教育,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好坏或听不听话,是直接影响教师学生观的主导因素。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对成绩差的学生常常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或者是给予很少的机会。而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他们难以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信任,于是就会抑郁悲观,往往以叛逆、扰乱规矩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弃,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有的教师甚至采取挖苦讽刺的方式,给这部分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教师落后的教学观,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主权,授课大多为优秀的学生所主导,在与优秀的学生存在差别待遇的情况下,差生更容易自卑或以其他方式吸引他人注意力。

三、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

(一)法律的角度

1.健全法制。目前,《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中国的儿童权益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使得这些法律的滞后性一览无遗,对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立法需先行。

2.加强法制宣传。一直以来,法制宣传的力度和广度都不够,普法教育没有很好地覆盖到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严厉打击教唆、胁迫、引诱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违法行为。对拐卖儿童犯罪活动突出的地区,要建立和完善被拐卖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及时发现和打击拐卖留守儿童犯罪活动。对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特别是对利用留守儿童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司法机关要依法从重从严惩治。

3.完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缺陷问题,导致存在城乡差距,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也都存在壁垒,近日(具体时间),《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经中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意见指出,我国将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这项方案有利于留守儿童解决上学的问题,但也有待于其具体落实。

(二)教育的角度

1.健全学校监测和预防机制。建立学校长期的监测和预防制度,以实现整体的、动态的情况反馈机制,这是解决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有效方法。具体来说,一是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统计,并了解最新留守儿童人员增减变化,与留守儿童保持紧密联系,以形成一定的网络,确保协调对留守儿童展开的工作;二是要合理配置资源、达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形成监测与管理相协同的工作机制;三是要加强监测网络和信息传递制度建设,建立起快捷、畅通的信息渠道,保证信息有效。

2.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在学校开通亲子沟通的项目,让外出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老师与家长的沟通项目,让外出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秘密活动,不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差别待遇,在保护他们自尊心的同时给予他们需要的关怀。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引进受过专业社会心理辅导训练的老师,开展针对留守学生的个案性的、精神性的心理辅导服务和心理咨询小组,解决留守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防止他们因不健康的心理得不到及时排遣而走上犯罪道路。

3.加强素质教育建设。尽量扭转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不同兴趣,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在一起开展各项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其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弥补父母那里的感情缺失,增强其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形成对学校的依恋情结。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生理、行为、法制等方面的指导教育。学校要开设法制课程增强学生法制意识,要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加强心理行为教育课程,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农村中小学校大部分的住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宿舍只是单纯的提供吃住,没有文化活动来引导孩子人格的健康形成。这使得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学校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4.留守儿童要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表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留守儿童犯罪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留守儿童内因起根本作用。留守儿童提高自我完善意识也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方式,这当然也要通过教育来完成。

[1]赵胜营.农村留守学生犯罪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论坛,2006(2).

[责任编辑:方 晓]

C916

A

1005-913X(2015)05-0128-02

2015-03-03

哈尔滨商业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201410240035)

呼倩如(199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犯罪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公园里的犯罪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犯罪”种种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