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卫生经济问题研究

2015-01-03 02:58栗婀娣
北方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卫生医疗

栗婀娣

(河南省内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内黄 456300)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前进,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卫生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自然受制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了要继续推进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因此新时期卫生经济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为我国医疗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了动力。

一、新时期卫生经济理论基础及政策

(一)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卫生经济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在三大产业划分中,卫生事业归属于第三产业,主要提供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属于准公共品,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但是随着卫生服务的市场化,公立医院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要,私立医院发展有着强劲的势头,卫生经济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关注经济效益。

伴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指导方针,具体应加强对农村医疗的支持,依靠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鼓励全民参与医疗服务建设,积极为社会主义卫生经济作贡献。基于指导方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为卫生经济事业发展谋福利。比如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设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等。

(二)卫生经济政策

1.深化医疗改革

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起至今已经历经六年,卫生经济所取得的成果我们有目共睹。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将其提上了议程,足以说明政府的重视度与关心度。新医改的成果将使全民收益,它将基本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推向广大群体,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新时期医改注重对人的关怀,始终以人为本,坚持将人们的生命健康摆在医疗服务的第一位,给予人们基本的健康权益足够的重视。新时期医改的基础依然必须立足当下的国情,保证其社会主义特殊性质,既注重对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也积极应对突出现象,真正做到了统筹兼顾,互不干涉,互不耽误。卫生经济政策的导向坚持公平公正性,同时实现了广覆盖性。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旨在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增强全面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为我国卫生经济的发展披荆斩棘。

2.财政补助与补偿政策

卫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政府也有相应的义务提供卫生服务所需的资金,保障卫生事业沿着正轨发展,维护人们的健康权益。卫生事业一般分为农村卫生和城市卫生,两者在卫生事业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政府的工作中都必不可少。目前现阶段我国对城市卫生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社区卫生事业上,相比城市的卫生支持项目,农村的项目较为繁杂,种类更多。具体细分来说,政府对卫生事业的补助与补偿主要体现在:一是卫生相关的行政以及执法部门的费用开支;二是政府对于城乡与卫生事业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资的资助,涉及到各种医疗设备以及基础建设项目等;三是政府对城乡公立的医疗机构的无偿补助,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经常性的补助项目;四是对流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所对应的开支的拨付。另外,由于城乡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需要政府适当加大的农村卫生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这方面主要是鉴于公平效率的分配原则的要求以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财政的转移支付主要以专项基金的形式拨付给农村,主要分为:农村卫生服务基础建设以及专业的医疗机械设施的购置与维护;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与引进;“老少边穷”地区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及农村卫生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3.分类管理政策

新时期下,国家对卫生经济的管理在注重效益的同时,也关注公平原则。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卫生服务机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类,营利性机构占据了大部分,而非营利性机构只包含乡镇的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针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卫生服务机构,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当然两者在收费标准上区别较大。国家对非营利性卫生服务机构给予了充分的优惠,这也相当于一个政策的引导,非营利性的卫生服务机构只要是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收入均享有免税的优惠,并且国家还有相应的政策补贴。然而,对于营利性的卫生服务机构,国家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措施,也就意味着,非营利的无法享有政策补助以及免税的优惠,实行的是自负盈亏。此外,近年来兴起的医疗保健服务,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属性,大部分是需要付费消费的,但为了保证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国家也在不断尝试利用财政资金购买相应的保健服务无偿提供给公众,满足公众的需求。

二、新时期卫生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卫生资源分配欠合理

不容否认,农村卫生经济发展状况明显有所改善,人们对于卫生服务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农村卫生资源却显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不到30%,却占据了8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反,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几的农村人口却只享受到了全国卫生资源的20%左右,这巨大的反差,体现了卫生资源在城乡分配的极不合理,分配效率极其低下,而且绝大部分高优质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且,农村卫生资源的稀缺不仅是体现在数量上,更是在于质量的差距。在卫生设施上,村级卫生设施远不及城市的水平,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设施陈旧,不能满足当地卫生服务需求的状况。在卫生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及专业性方面,城市卫生人员的教育水平以及专业知识的储备都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这些现象的存在,很容易导致农村卫生功能的急剧下降,也将制约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卫生事业的筹资补偿机制失规范

相比以前看病难的现象,我国卫生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相比与日俱增的卫生服务需求,财政资金显得捉襟见肘,这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卫生事业、卫生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卫生事业带有极大的公益性质,政府严格规定了其低收费的标准,但是这无法体现医务人员在社会价值上的要求,并且现存的补偿机制并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卫生经济的发展。因此,“想要马儿跑,必须让马儿吃好草”。更有甚者,据调查显示,每年乱收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卫生事业未能规范发展。此外,各级卫生机构明确了医疗、保健以及预防的各自清晰的界限,这并不能发挥预防、保健和医疗协同作战的优势,不能形成系统的卫生服务体系,行医不规范直接造成了卫生服务的负面效应。加之农村卫生补偿机制的不合理以及补偿渠道的不畅通,直接造成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混乱,冲击农村卫生经济的发展。

(三)尚未建立完善的卫生事业目标体系

尽管卫生事业建立相应的指导方针,在某种程度上,这有利于卫生经济的有序发展。但是现存的目标模式过于宽泛,实际操作性较差。虽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下,卫生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缺乏可持续的能力维持卫生事业的持续运转,亟需创立较为科学完善的目标模式加以引导。比如:某县在卫生事业的管理上,过分注重医疗的投入,而相对忽视了保健和预防的作用,使保健和预防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名存实亡。因此,各地区有必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所侧重,但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实施,只有在多管齐下的情况下,卫生事业才能持续的发展。卫生事业是一项综合的工程,需要各环节有效的配合,各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须有着完整的保障体系,才能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否则必将大打折扣。

三、展望

新时期,卫生经济的稳步发展需要卫生经济政策的有效运用以及构建适用的目标模式。

政策的实施需要充足财政资金作为后盾以及合理的城乡卫生资源分配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卫生经济质量增长的同时,实行社会和谐发展。

[1]李方臣.论当前卫生经济研究的政策和理论导向[J].临床医药文献,2015(2).

[2]徐 玲,孙晓杰,李 慧.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1(9).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卫生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保护环境卫生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