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渤海,庞立习
(青岛市环境卫生科研所,山东 青岛 266071)
从资源化与减量化角度衡量,目前的处置方式在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①填埋仍为主要处置手段,资源化处置能力短缺严重;②土地资源紧张,新增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困难;③填埋场可持续性发展方案缺失,没有长期战略性规划;④设施建设投资不足;⑤区域发展不均衡。
青岛市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已经初步构筑起填埋、堆肥、焚烧的多元化垃圾处理体系,市内3区及崂山、城阳为综合处理体系,拥有焚烧、生化、填埋等处理设施;黄岛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形成独立的处理体系,拥有生化、填埋等处理设施;其余4市垃圾处理各自自成体系,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
全市共建成11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总处理能力达到6444 t/d,处理设施详见表1。
目前青岛市共有标准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7座,总设计填埋库容为2.4735×107m3,剩余库容为1.37585×107m3,主要为各区市建成区服务,详见表2。
表1 青岛市现状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表2 各填埋场库容及可用年限
青岛市区年产生生活垃圾2.2×105t,全域3.5×105t,利用目前所有的处理设施,如果仅处理市区垃圾,则原生垃圾填埋处理率为57.69%,有1.3×105t需要直接进入填埋处理设施,如果全域垃圾统一收运处理,则原生垃圾填埋处理率将增至72.88%,有2.5×105t垃圾需要直接进入填埋处理设施。
填埋仍是青岛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原生生活垃圾填埋率居高不下,各县级市均采用填埋作为惟一处置模式,市区资源化处理手段虽然种类较多,但是规模不能满足全部垃圾进行处置的需求,这对本就有限的填埋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库容压力。
以目前的处置能力与设施假设:①假设仅将全市建成区内垃圾进行收运处理,农村垃圾保持原有收运处理模式,在不建设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之前,则全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资源可用至2019年,原生垃圾填埋处理比例从57.69%上升到71.53%。②假设将全市域城区农村垃圾统一进行收运处理,在不建设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之前,则全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资源可用至2017年,原生垃圾填埋处理比例从71.91%上升到76.87%。
由此可见,市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资源已经到了必须珍惜使用的时段,各种减量化、资源化设施应该及早规划建设并投入使用,让有限的填埋资源仅用于最末端的残渣飞灰等的填埋处置。
针对青岛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资源的现状,结合环卫专项规划,按照生活垃圾处理以资源化、减量化为奋斗目标,以无害化为基本要求,通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区域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化统筹的原则,对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统筹规划、分期实施,逐步降低原生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率,具备条件的填埋场倡导对陈腐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以有效回收填埋库容。按照以焚烧作为首选资源化处理手段的理念,对生活垃圾填埋资源进行了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为能够统筹考虑城乡垃圾的一体化收运处理,减少投资规模,分期分步骤达到全收运全处理的目标,使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模不至于超过垃圾产生量太多造成产能浪费,又能尽量延长现有的生活垃圾填埋设施的使用年限,针对青岛市及各区市现有的垃圾处理终端及垃圾产生预测情况,按照50 a的经济使用年限分析,对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设施(主要考虑焚烧设施)进行通盘平衡后,建议焚烧规模控制在近期6700 t,远期新增2750 t较为适宜,加上小涧西焚烧厂现有的生活垃圾1500 t规模,则全市在2015年焚烧处理规模为8200 t/d,2020年为10950 t/d,原生垃圾填埋处理规模变化见图1。
图1 原生垃圾填埋处理规模逐年变化
充分利用焚烧厂处理部分已填埋陈腐垃圾,尽可能回收填埋库容循环利用,并按照2种假设对填埋资源可用年限进行分析:①假设填埋库容不回收利用,将全市域城区农村垃圾统一进行收运处理,在2015年和2020年2次对焚烧设施扩容的基础上,则全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资源只可用至2020年,原生垃圾填埋处理比例从72.88%下降到5.21%。显然此假设情况如果实施对现状填埋资源的冲击是毁灭性不可逆的。②假设对填埋库容尽可能回收循环利用,2020年前仅将全市建成区内垃圾进行收运处理,农村垃圾保持原有收运处理模式,2020年后全域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则全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资源可用至2058年,原生垃圾填埋处理比例从36.97%下降到-7.5%,最后上升到2.4%(利用富余焚烧产能处理陈腐垃圾,可腾出填埋库容2.78×106m3进行循环利用)。此种情况下可有效延长填埋资源使用年限。
针对①利用现有处理终端处理全域垃圾②焚烧投产前后市区、农村垃圾分期收运处理③焚烧投产前后全域垃圾全部收运处理3种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见图2),可以明显看出如果不及时规划建设焚烧处理设施,填埋库容的需求将呈几何级增长态势,而后2种情况下,对填埋资源的需求趋于极为缓慢的增长态势,50 a之后,前一种处理方式所需填埋库容将是后者的10倍,达到1.7×107m3,是现存填埋库容的12.5倍,意味着如不建设焚烧设施,则需要建设12.5倍于现状填埋场规模的处理设施,这对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来说,难度是巨大的。
图2 3种情况下所需填埋库容示意
青岛市的填埋资源非常紧缺,为使宝贵的填埋资源使用更长久,建议大力发展焚烧等减量化效果显著的处理方式,努力降低原生垃圾填埋率,以此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