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宏飞
筷子,在古代通称为“箸”。《说文解字》中说道:“箸,从竹者声。”1先秦时称“梜”、“箸”,两汉期间“箸”、“筯”、“櫡”三字通用。《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梜。”2顾名思义,梜是木制且可夹物的器具,即今之筷子。筷子出现以前,古代中国人都是用手抓饭吃的,后来为了防止手指取食物时被脏污,又或是避免被烫伤,开始借助工具。最早的工具可能是经过粗加工的天然树枝。后来人类发现竹材相比较木材、石材等材料更具有优越性。一是竹材易得,容易被加工;二是竹材本身有一定的韧性,且密度较轻。所有这些优点正是竹材被选为制作筷子主要原材料的重要理由。
先秦文献如《韩非子》的《喻老》、《说林》和《淮南子》的《说山》,都提到商纣使用象牙筷的传说,认为是亡国之征。《史记·龟策列传》还具体说商纣使用“犀玉之器,象箸而羹”。3这些反映汉代的人仍认为筷子主要适用于羹汤,不是以之吃饭。尤其是《礼记·曲礼》言“饭黍毋以箸”、“共饭不泽手,毋抟饭”,4明白指出用手指,不用筷子。因为黍,即小米,颗粒小,粘性不强,以筷子夹之,不容易,且会散落。从这里可知战国晚期,或甚至汉初的时候,吃饭尚用手,不以筷子。汉代以来,韩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现代社会他们用筷子夹菜,用匙送饭。
筷子后来成为吃饭的工具可能得益于餐具器皿的设计进化。商周以前的时代,食器都做得颇重且大,难于单手捧着。即使容量较小、浅盘的豆也是以盛大块的肉为主。《考工记·梓人》有“食一豆肉,饮一豆酒,中人之食也”。5豆有高足,显然不是为手捧而设计的(图1)。到西汉初期,出现了大量没有支脚的,或矮圈足的平底小平碗。这应是配合以筷子吃饭的新风气而设计的新形式。
图1:战国灰陶高足豆(图片来自网络)
人们每天都在使用筷子,利用筷子夹取食物已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以致觉得它们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使知道能熟练使用筷子是后天锻炼的结果。传统的筷子一端为四方的棱柱体,另一端为圆柱体。筷子的二分之一处为圆柱体和棱柱体的平滑过渡。棱柱的顶端为四棱锥状,但锥尖经过打磨后并不锐利(图2)。现代机器生产的筷子由两段直径不等的圆柱构成,用来取食的一端直径较小,另一端直径较大,两段均为圆形切面。对比传统与现代两种样式,可以发现是生产方式的革新导致了产品样式的改变。
筷子顶端锥形设计有其独特的设计意味,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功用:1、四棱锥的切面有利于夹取细小的物体,如同医护人员所使用的钢制夹子头部呈细小片状一样。如果是圆头,想夹取细小之物则爱莫能助了;2、四棱锥的锥顶在刺破较坚硬的食物时更为有力,同时也比较卫生;3、四棱锥状相比圆形切面在吃饭过程中不容易划伤旁人。因为竹尖本身比较锋利,没有经过打磨的竹片容易划伤手,或者细小的竹纤维容易插入毛孔,引起强烈的疼痛感;4、四棱锥状的顶端设计相比圆形的切面和半球形头部设计更具有形式美感。古埃及的方尖杯顶端同样为四棱锥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被发现,生产工艺也在不断的进步。因年代不同,筷箸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象牙箸、玉箸,秦汉有铜箸、铁箸。竹箸因其材料的易得、容易加工、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且成本低廉,因此得以在广大百姓中普及开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进食方式的变化,箸筷因生活中出现的新的需求而不断演进,最终形成了首方足圆的经典造型。筷子的制作工艺在师徒代代相传的过程中,由于徒弟学习师傅的技艺大多是依靠模仿,所以固定的形制在传承过程中往往容易演变成理所当然的东西,以致后来的手艺的继承人在新式语境中可能会忘记形制背后的技艺哲学。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的人们逐步习惯了机器生产的竹筷而忘却了手工竹筷的样式和设计意味。
现代机器生产的筷子相比较传统的筷子在样式上则少了许多元素和功能,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究其原因,一是为适应机械化批量生产,现代竹筷被设计成了圆柱状(图3)。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在不影响日常使用的情况下,减少一道工序也是很自然的事。现代生活中,工具非常丰富,且分工很细。传统的筷子不再需要具备一器多用的特点;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因现代生活的便利性而忘却了传统手工竹筷的锥头所具有的功能,以为只是一种装饰。毕竟在生活中使用现代竹筷的人们也并没有发现现代竹筷比传统竹筷逊色多少。即使遇到较为坚硬的食物,人们可以借助其他的餐具如钢叉、钢勺等现代餐具来解决。
图2:传统的手工竹筷式样(王宏飞 重新加工仿制、拍摄)
图3:现代工业中机器批量生产的筷子(图片来自网络)
图4:懒骨头系列遥控器(图片来自网络)
刀叉由燧石和树枝演化而来,汤匙由并手取物和贝壳的形状演变而来。这都是富有想象力的社会科学家所作出的合理推测,同时这也表明所有器具发明所遵循的共同原则:不断寻求改进,以合乎人类的生活所需——更方便、更经济。工具不断演进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还不够令人满意。但真正推动工业技术革新的核心力量是人的欲望而非需求。电视遥控器的发明和后期的改进是一个典型的设计。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电视逐渐在美国流行。那时,换台成了困扰不少人的麻烦事。每次换台时,人们都得离开椅子,走到电视前,用手转动旋钮或按按键。1950年,齐尼思公司推出一款名为“懒骨头”的产品(图4)。这款产品其实就是把一根绳子与电视旋钮连接起来,让人们不必起身就能换台。但是不少人用过后发现,电视上系一根绳子会造成安全隐患,使用时的姿势也颇为不雅。齐尼思公司创始人要求公司员工集思广益,制造出更好的产品。此时,波利设计的无线遥控装置应运而生。6可以看出,所有的器具都在不断改变,以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新的需求。一切的发明创新都不会背离这一原则。这也是推动发明家、革新者及工程师的动力。
有学者说,中西餐具的不同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工具上的反应。中国餐具的特点是一器多用,西方的餐具特点是专器专用。中国人注重改进生产工艺,讲究物尽其用,而西方人更注重开发新产品。古代中国的手艺人在生产实践中会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具。笔者见过一位不锈钢防盗网的安装师傅,他为了工作的方便将一个扳手嘴焊接在铁锤的尾部。铁锤经过他设计之后,更方便他的操作。敲打之后,将铁锤换个方向,工具就变成了扳手,可用来拧紧螺丝,使防盗窗的安装动作进一步简化(图5)。对西方而言,他们的革新比较彻底。打字机是另一个典型的设计,它的出现带来了人们书写方式的革命,键盘书写越来越成为主流。这种趋势可能会导致人们逐渐忘却以前的毛笔、圆珠笔、铅笔、墨水钢笔等书写工具。未来的孩子们看到毛笔,他们可能很难将毛笔的形制同文字联系起来。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被动的接受了键盘输入文本的概念,并认为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是文本输入的改进,也是工具的革命。
图5:防盗窗安装师傅自制工具示意图(王宏飞 设计与制作)
图6:现代工业材料带来的新形式家具(图片来自网络)
图8:Michael Graves,Kettle
中国传统的木制家具皆为榫卯结构,这与当时的生产方式紧密相关。在农耕时代,谁家要置办新家具,当家人上门去请木匠师傅,约好某月某日到家里来打制家具。即使是作坊式的生产销售,其市场也仅仅局限在同一座城镇及周围乡村。这样的上门定制、作坊加工、小范围销售的生产方式自然少了一个运输的过程。反观现代工业化生产家具,因是在工厂里批量生产,自然需要定制一套生产的标准;因为要远距离运输,拼装式家具自然成为最佳选择。于是工业时代的钢制螺丝、螺帽、铁栓取代了农业时代的木制榫卯。当然,新的生产工艺和新型工具的出现为现代板式家具安装提供了工具支持(图6)。总之,随着新事物的出现,人类会有新的需求,机器设备的复杂性导致安装工具的革命,新的工具会促使新的设计诞生,这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不断循环(图7)。
与古代的手艺人直接从事器具的设计与生产制造不同,现代工业分工中,设计者所扮演的实际上是“中介者”这一角色。因为设计者不从事产品的直接生产,也不是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器具的缺点迫使使用者思考方式的改变,他可以自己改进器具,又或者是把意见转达给设计者和生产者。设计者,同时也应是一名批评者,及时收集器具的缺点、使用者的新需求等相关信息,深入思考使用者和生产者的各种抱怨和意见,并进行改进。设计者更应该留心终端使用者对器具所做出的颇具智慧的改进方案,并利用设计去推广这种新的使用方式。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一些标价不菲的商品的创意很可能来自穷人朴实的智慧。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钢制品公司Alessi委托Michael Graves设计一套“美式系列”的水壶(图8),希望设计的水壶比市面销售的水壶烧水速度更快。最后这款水壶因为壶嘴的小雕像而显示出了特立独行的意味。Michael Graves在解释这一创意来源时说到:“很久以前,我在旧货市场上发现了一个水壶,壶口站着一只公鸡,做工其实很差,能看出是别人在家里自制的,但那时我觉得那想法很聪明,水开的时候让小鸟高声鸣叫,这样的设计给水壶注入了灵性,它会激发人们想要去拥有它的欲望。”7如此这样,一些具有持久生命力、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设计便会被传承下来。
[1] 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Amercian) Henry Petroski, H.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M].New York:Vintage Books Edition,A. Knopf,1992.
注释:
1词典网:清代陈昌治刻本“箸说文解字”[EB/OL].http://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zhu2771.htm
2(西汉)戴圣.曲礼篇[M].礼记.
3(西汉)司马迁.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M].史记,台湾:百衲本.
4(西汉)戴圣.曲礼篇[M].礼记.
5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83.
6荆晶.遥控器发明者96岁高龄去世[N].南方都市报,A27版,2012-5-24.
7BBC记录片,The Genius of Design设计天赋,第5集,欲望之物.